分享

岳阳3名小伙集体辞职“玩飞机”年收入超700万

 本明书馆 2017-04-05

岳阳3名小伙集体辞职“玩飞机”年收入超700万

王旭与他研发的无人机

  口 文/图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勇 实习生 何锦

  帮农户喷洒农药,空中航拍照片,替电力工人完成架线……仅仅靠电力驱动,遥控指挥,一台无人机就可以完成数十人的工作量。而全省首家注册生产民用无人机的工厂,竟就藏身于岳阳市海陵工业园内。这家公司的创办者之一,就是本科毕业的80后小伙——王旭。

  黝黑的皮肤,穿着牛仔裤和瘦身羽绒棉袄,一双橙色休闲皮鞋,王旭看起来亲和近人。2月25日上午,八字门海陵工业园厂房式办公室中,他谈起了正在着手开展的一项计划:今年将研制更多无人植保机,向农户推广,提高本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人深圳旅游遇无人机航展 掏2万块买飞机回家捯饬

  小时候,每当飞机划过天空,王旭总会抬头仰望。和大多男孩儿一样,这个出生于岳阳农村的80后小伙儿,从小心里就有一个关于飞机的梦想。

  顺利考入湖南民院后,王旭认识了两位同学易尚、向文龙,凑巧的是,两人也是航空爱好者。

  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三人,毕业后分别进入了中心城区几家不同的职校,做起了教师行当。现实中,虽然没能从事与航空有关的行业,但平时王旭三人对飞机的爱好热度并没有消减。

  “其实,很多兴趣不是没有保持下来,而是被其他事情盖住了。”王旭认为,自己对飞机的兴趣之所以保持下来,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没人“扼杀”他的梦想。在这一点上,王旭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2008年的一天,三人相邀一起去深圳旅游,突遇当地正在举行无人机飞行表演,只要一个遥控器,充上电就能飞上天,还能做各种高难度动作,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些先进的飞行器,三人惊呆之余,更是爱不释手。

  “之前我们见到的无人机多数还是直升机,当时还没有旋翼飞机。”易尚说,尽管直升机技术相对简单,功能也相对单一,但他们仍十分痴迷。

  回来后,久久不能忘怀的王旭,拿出存了多年的小积蓄,花了近2万元从网上买了两台无人机,三人从此来回捯饬。

  “我一旦琢磨一件事,就不管其他事了,很少受到外界干扰,而且我接受能力稍微强一点,集中精神的能力也比其他人要强一些。”在王旭看来,专注地做一件事比起三心二意地彷徨来得有价值得多。

王旭正在检查无人机

   三人凑齐20万开公司 首次研发遇设计缺陷

  如此高大上的东西,光玩玩太可惜了,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派上用场?一直在业余时间钻研无人机的王旭,向两位伙伴大胆提出了一个想法:自行创业研制带功能的无人机。

  “带功能,就是指无人机在飞行的同时,还能加载一些实用功能,如航拍、洒农药等。”王旭翻遍了网络和各大无人机资料,发现目前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应用于航拍、农业和电力方面。

  三人说干就干,在争取家人支持后,2014年中旬,王旭和两位合伙人辞掉了教师工作,还将父母给自己准备的12万元结婚费用“截留”了几万元,凑齐了20元作为创业基金,注册成立我省首家民用无人机生产公司。

  “当时都不敢相信我们是省内第一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幸运。”王旭说,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紧张,他们向劳动部门申请帮助,最后劳动部门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在海陵工业园安家,以极低的租金,拿下了一个500平米的生产厂房。

  刚开始,虽然三人都对无人机有了一定了解,但真正上手研究,还是暴露了经验不足的弊端。

  一次,王旭团队设计了一款用于农药喷洒的植保无人机,不到4万元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低不少,因此很受市场欢迎,网上订单纷至沓来,不少外地种植大户争抢着购买。

  然而,短短两个多月后,公司连续接到了全国多个地方打来的电话,称机器用了没多久就出现了失灵的故障。“不同的用户,出现同一个问题,这就有可能是机器设 计缺陷。”王旭通过反复测试发现,原来是装载主机板的盒子密封性不到位,导致机器执飞进行农药喷洒时,农药水进入电路板,导致失灵。

  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王旭团队立即进行整改并升级,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王旭与合伙人易尚维修无人机

  无人机研发就像“斗地主” 抱着轻松心态才能成功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的无人机也越来越多,无人机飞控市场上也出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价格更低廉、水平性能相当的无人机。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旭团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打价格战,要么研发全新的植保和架线无人机。

  “航拍机做的企业比较多,我们只要研发全新的电力架线机和喷洒农药的植保机,可以有效避开价格战。”经过大量评估,王旭团队作出了新选择。

  “我们要设计一款续航能力更强,更容易操控的好飞机”。王旭认为,产品终端直接面对农户和电力工人,好用才是产品的第一要务。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三个专科生真的能造出这样实用的飞机吗?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对此,王旭心里很坦然。在他看来,无人机研发就像是玩一场“斗地主”。和朋友玩玩完全凭兴趣,状态十分轻松,输赢没什么关系,大不了再来一局。

  经过无数次实验,2015年第二季度,王旭团队终于研发出了第一台10公斤的无人植保机,这款无人机能携带10公斤左右的药液,每天能为600至700亩田地喷洒农药,而人工喷洒一天最多只能完成15亩左右,大大提高了王耕种效率。

  “做飞机或者做任何事情,每天都会有各种问题,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天去解决这些问题。”王旭说。

  令王旭自豪的是,去年,他所生产的无人机,在“东方之星”的搜救期间,经航模爱好者群相关人士的推荐,还参与了来自民间的蓝天救援队的搜救工作。

无人植保机正在田地喷洒农药

  年销出200台产值超700万 低空开放政策问题成“拦路虎”

  辛勤的付出,回报自然会有。公司运转一年多以来,王旭带领他的团队共生产了200多架无人机,产生经济效益700多万元。

  提到今年计划,王旭信心满满。“今年我们将目标放在本地市场,带着无人机走进农户家,让更多的本地农户能用上好产品,提高农作效率。”他告诉记者,目前岳阳的国家的创业政策很好,岳阳的创业氛围也很浓,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无人机领域既没有政策支持,也没有政策反对。

  王旭说,未来发展面临两个政策问题有待解决,一是低空开放的问题。比如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飞30米高,说违法算违法,说不违法又不算违法。二是无人机试航该谁管、审批的问题。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这个事。“政策推出的速度赶不上研发、需求、使用的情况。”

  王旭举例说,不久前他们团队飞机在试飞时经过一个村庄,可能飞得比较低,引起了一位老农的不满,说家里的一窝猪被吓得不吃食了,要求赔款。“这种情况的责 任如何认定,该如何赔付,并不清楚。希望政府能尽快在技术制造、行为规范、航空环保等方面有明确规定,让大家有个把握的尺度。”王旭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