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儿子 ---专访王志强 在自然界里,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总是向往自由的飞翔,还有那山沟里的河水,总是奔流大海。其实,有一种人也是闲不住的,因为他们心中有梦,并不断朝着梦想前行。 王志强就是这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个“白+黑”、“5+2”、一星期工作七天、不论白天和晚上都在岗的工作者。 26年前,从部队走入地方的王志强放弃了安逸的安置工作,从南方只身来到北京打拼,却是缘于他一次偶然的人生经历;26年后,由他创立的“金助友”已成为京城家政行业领域的一个品牌。 人生中偶然故事! 很多人的心中都存在这样的一个谜团,王志强从部队退伍怎会投身家政业?或许他自己也是始料不及的,一切是那样的偶然,又是那样的必然。这其中最大的原由在于心,在于他的那份地地道道的对老人的孝与爱。 那是在1990年,他在京城的人民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人时发现:在京城中,因子女在外、不愿去敬老院、体弱多病而行动不便、生活拮据而形成生活质量不高的老人们还有很多,他们中有曾经为保卫共和国流过血汗的,有的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过青春的,有的为北京的发展而辛劳了一辈子的。可是,专为这些老人们服务的机构却少之又少。 为了使老人过上一个好的晚年,使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少一些痛苦,多一份快乐,少一些遗憾,多一份完美。这让王志强萌发了从事家政养老服务的念头。 可面对纷繁复杂的家政市场,刚从军营走出来的王志强没有急于试水,而是先从月坛街道办的“助友服务社”打工开始。 这段打工的日子,是王志强接触老人最多的时期,也是积蓄能量的时光,更是领悟家政服务真谛的岁月。他后来能一步一重天,打开家政服务这个市场、争取公司的扩大,无不受惠于此。这或许就是成功者与普通人的区别所在,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路在脚下延伸 2004年3月,公司改制,王志强便成了“金助友”家政公司独立当家人。可当时的家政服务真是不好做,政府的支持又没充分到位,用户的费用也总是拖泥带水,有的还收不到,尤其是有的老人出示这样或那样的证件。本就在夹缝里生存的“金助友”,又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当时很多的家政公司就撑不下去散摊了,而王志强却坚持下来。 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如有神助:既不掌握稳定的保姆来源,又不具备雄厚的资金支持,怎么可能?但在王志强看来,创业者就是要有一种知难而进的魄力,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他毅然卖掉用几十万元买来不久的新房,自己虽至今仍住在地下室,并极力留下了几百名外来的保姆,为她们免费提供食宿。正因为有了这个没有退路的决择,才有了 “金助友”以后一段峥嵘的岁月。 就这样,王志强赢得了广大老人的充分信任,也得到了更多保姆的充分信任,“金助友”也在业界有了一定知名度,公司注册员工从几百人扩充到20000多人。 “亲孝子”的美誉 “亲孝子”,那是长者对后辈为人的一种肯定。王志强对社区的非亲非故老人的所言、所为、所想,在老人心中,他就是一个厚道的“亲孝子”。 对此,王志强是这样认为的:只有当老年人快乐地生活到生命最后,社会和谐才有了最好的诠注。 有一个孤老,躺在床上好几天都拉不出大便,他听说后就与保姆一起去了,其味难闻让保姆都想离老人远一点,而他却用手去把老人的大便掏出来。 一个叫曲升的老人,101岁的高龄,她没有子女,家境也不好,身体单薄瘦弱,且性格孤寂。王志强在忙完自己的一大摊子事之后,就常抽空去看她,与她聊心,替她擦镜片,还常给送去粮油和点心。如果没空去看她,也会同她打打电话说说话。 还有一个84岁的李鹂老人,虽这老人身体能自理,脑子清晰,性格也活,家里条件不错,可就是缺少与她聊天聊地的伴,而且他最爱的聊友就是王志强,用这老人的话来说,王志强对他是知根又知底的,能为他带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般的心感。 26年来,王志强总是为老人的社会活动提供帮助,如开展书画、慰问演出、节目庆祝、健身娱乐等活动。 26年来,王志强也总是为老人开展各种“孝心”服务活动,对未享受政府补贴的困难老人开展了“爱心敲门、热心交流、真心守望”的为老双节送家政活动;过年时组织志愿者承办的“温暖孤老心、共度除夕夜”爱心助老公益活动在社区范围内展开。大年三十下午,200多名志愿者拎着水果、牛奶、饮料和各种营养品,走进敬老院来到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身边,和他们一起包饺子,一起吃年夜饭,与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喜乐、温暖、祥和的除夕夜。 诸如这样的事他做了许许多多,从而感动了老人,有的老人病重时,还常想起他,让人传过话来:王总,你过来一下,我想见见你;也感动了保姆,有的说了:连王总都这样用心对待老人,我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老人照料做得更好一些、更人性一些、更亲情一些。 不是最大的,却是最好的! 随着家政养老服务的日益走俏,不少家政公司相继涌现,竞争愈演愈烈。如何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是王志强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此,他反复研究竞争对手的服务模式,多方调研之后,王志强开始运筹帷幄。 “家政服务包罗万象,要把事情做好做精,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情感背景。”于是,王志强决定不求广,而求专,只做居家养老服务这块,把为老服务项目进行细化,由单纯的住家保姆服务发展到众多钟点小时工上门跑腿代劳、买菜做饭、清洁卫生、聊天解闷、康复护理、理发洗澡等项目。如今,“金助友”深受社区居民的赞誉,从每年“金助友”收到社会各界感谢信来看,“金助友”为老送服务的品牌形象深入了老人的心里。 “金助友”在为老服务的实践中,谱写着“以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乐享美好晚年”的使命。其卓越的服务品质不仅赢得了老人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我们不是最大的,却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的宗旨。”王志强说。正是凭着一种永不言败的精气神和对居家养老事业的信心,王志强坚定前行,而且越走越远,居家养老服务成了公司的最大亮点。 26年来,王志强一直在为老服务之路上,而且总是闲不下来。王志强说:“老人奋斗一生不容易,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奉献,老人们应得到社会和家人的尊重,我能为他们的快乐晚年尽心出力,让更多的老人晚年过得更幸福。这是我最大的追求。”他就是这样一个人,那种认准了方向就一定会走下去的人。 王志强用了20年,只说了一个故事:一切为了老人。 却也演绎了一个关于他人生中的最高荣誉:“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 |
|
来自: 小五zlsmeex53x >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