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抱团互助养老的一点设想

 yk15541749899 2019-12-09
关于抱团互助养老的想法存在一年多了,我觉得是一种很理想的养老方式。能够和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有共同志趣的人在一起共度晚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其做法是有一人牵头,开办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某某互助养老服务中心,找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闲置民居租赁下来,作为大家每天聚会聊天和学习、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中午AA制会餐,选能者自己采购自己做,顺便再开办一个保姆、家政人员培训班,把好保姆、好家政推介出去,赚点中介费,加上招住2-4人在这里合租同居养老,就可以支付养老中心的房、水、电、气等各项费用。在这里,大家既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互相交流各自的爱好特长,又能把自己在餐饮、保健、家政等方面的好经验传授给他人(包括志愿前来学习的家政学员),真正实现老有所用,不仅自己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培训社会上稀缺的好保姆、好家政做出了贡献。一旦自己哪一天躺在床上了,找一个好保姆将不再成为难事。

一、抱团互助养老的优势
众所周知,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大都是“421”的家庭结构,依靠子女实现家庭养老的希望不大,即使子女孝顺,也需要找保姆服侍失能老人,需要支付比较高的住家保姆费用。而机构养老大部分入住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与六、七十岁的人在思想交流、行为方式上都存在代沟,即使自己的养老金足够支付入住养老院的费用,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入住养老院。现在社会上比较推崇的社区居家养老被誉为“中国式养老”的主流,但是在普通小城市推广实施的进度极其缓慢,实施难度很大。在此情况下,与其等待国家养老不如组织起来实现自主的抱团互助养老,一来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二来可以为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创建最基层的、跨社区的互助养老社团,为社区居家养老走出一条新路。最主要的是现在六、七十岁的人绝大多数还不是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在餐饮、保健及家政管理上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人在照顾隔代的孩子,有的人在侍奉八、九十岁的老父老母。为了改变生活圈子闭塞无聊的状况,他们总要抽出时间走出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唱歌、跳舞、打麻将、旅游、学摄影、学书法、学绘画、学朗诵、学模特秀、学剪纸、学布贴画等等,他们在兴趣爱好的实现过程中结交了新朋友,因此就有抱团互助养老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一种比较强大的动能,如果能够给予健康正确的引导,必将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抱团互助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1、抱团互助养老的利益驱动
人的社会行为总是带有目的性的,没有明确的目标谁也不愿意在金钱和时间上予以付出。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讲,目标无非是吃好、玩好、学习新知识、获得归属感和精神慰藉,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实行抱团互助养老的主要动机;当然,或许也有少数人对抱团互助养老存有“借机敛财”的动机。养老产业商机无限,只要敢于探索,总有赚钱的办法,只要合规经营,这也不能算是“动机不良”。
2、抱团互助养老的经营模式
在抱团互助养老旗帜下成立的某某互助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应该是个体的或股份合作性质的民间社团组织,其宗旨就是为抱团养老成员提供学习和娱乐活动场地、为健康养老、智慧养老提供示范表演、积累大数据和实践经验,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人员培训和家政人员推介,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互助养老中心不能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为了寻求更大的行政支持和资金支持,必须挂靠在更大的行政机构或养老企业上,以获得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和安全保障。
在经营模式上,一方面其成员共同餐饮、学习、娱乐及旅游所产生的费用原则上实行AA制分摊,先期一人付费,后期适时结算。一方面在餐饮、家政和爱好特长等技能学习和经验传授上,原则上教者无偿奉献,学者免费学习。互助养老中心的负责人全权负责养老服务中心房、水、电、气、暖、网、通讯等各项费用的支出,可向入住养老服务中心的人员收取一定的房费、餐饮费和服务费,亦可向被推介成功的家政人员收取一定的中介费,还可凭业绩在投资单位、主管单位以及养老产品试用销售企业那里获得一定的奖金。
3、抱团互助养老的基本流程
抱团互助养老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微型养老社团,亦可以称之为“驿站”,如“辽河诗话互助养老快乐驿站”、“祺祥书法互助养老爱心驿站”、“丹青画苑互助养老驿站”、“平湖摄影互助养老驿站”、“午餐分享互助养老驿站”等等,根据特色不同,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和基本流程。假如把某某抱团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与“午餐分享互助养老驿站“合署办公”,突出美食养生与家政培训特色,其基本流程设想如下:
早9点,服务中心的志愿者聚会报到,拟定当天午餐食谱(也可提前网上商定),然后分头做准备工作,无事者看电视、上网学习或陪需赡养者聊天、外出游玩,10点半开始做饭做菜,11点半共进午餐。下午1点睡午觉,打扫卫生。下午2点开始研讨美食的制作方法或各种保洁方法,也要有志愿者陪需赡养者聊天、外出游玩、晒太阳。下午4点,活动结束,志愿者回家做自己的事情。假定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的两名“养员”一名是老师,爱好美食养生,有自理能力,一名是工程师,爱好手工制作,但是因脑血栓需要康复锻炼,因此顺应老师的心愿帮助工程师做好康复训练就是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大家可以在“忆童年、话今夕、看未来”的主题下开展各种活动,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增进友谊,彼此交流各自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当然,还不能忘记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家政人员的培训,为社会培训和输送好保姆、好家政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与义务。这种理念要贯彻在“助餐、助洁、助医、助急、助乐”每一天的细节工作之中。
4、抱团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区分布与“软装”预算
抱团养老服务中心宜设置在距离抱团成员家较近的社区内,有140平方米以上的三室两卫两厅一楼住房,房前有较大的活动场所,最好距离公园或社区健身器材区较近,有花草、长椅、健身步道等休闲娱乐设施。140平方米的住房内要有两间卧室、一间书房,客厅内有电视、音响、沙发、茶几及按摩椅、按摩床、教学黑板,餐厅和厨房有足够的餐桌椅和电冰箱、冰柜、餐具、燃气灶、电磁炉、电烤箱、电饭煲、电水壶、微波炉、破壁机、豆浆机、砂锅、茶具、碗筷、消毒柜等等。两个卫生间要有淋浴器和坐便马桶、化妆镜、垃圾桶、洗浴用品、打扫卫生用品等等。书房要有两台电脑,两个书桌、一个书柜,座椅若干。在室外还要布置牌匾、宣传板和适宜轮椅出入的步道、花坛等,还可以引进各种智能养老设备,如智能音响、扫地机器人等,总的软装及养老设备预算大概需要10-20万元。

三、抱团互助养老的风险防范
作为一种初步尝试的养老模式,几乎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必须提前预测并做好防范风险预案。
1、机构名称确定及注册登记风险
正确地确定机构名称并合法合规地注册登记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做好,以后的变更登记同样也要认真对待。
2、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的违规风险
一个民办的微型养老机构从创立到发展肯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旦在诱惑和陷阱面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违法违规的风险,因此切切不可有违初心,违规经营。
3、“养员”救治不当逝世风险
由互助养老服务中心收养老人造成“养员”救治不当逝世是养老服务中心最大的风险,因此不仅收养前要签订必要的入住合同,收养后也要指定有一定资质的人员负责看护,及时阻止志愿者的不当行为和言论,发现病情时能够及时送医救治。同时,在养老服务中心内外还要设有必要的录音录像监控设施。
4、服务中心推介的保姆和家政人员服务不当或人格失信造成的风险
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善意的免费培训只有挂靠在某些正规培训机构才能给被推介的保姆和家政人员颁发有效的资质证书,养老服务中心只能证明对被推介人有一定的了解,在雇用合同上服务中心还要以第三方担保人的身份签字盖章,因此一旦推介的保姆和家政人员服务不当或人格失信造成风险,服务中心难辞其咎。
5、抱团养老的志愿者本身病残、病逝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
尽管一个抱团养老社团的成员不多,志愿者参团时也通过必要审查,但是仍然不能排除抱团养老的志愿者出现本身病残、病逝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因此要加强管理,及时监控,理清责任。
6、信息披露泄露客户隐私的风险
监控、摄影、摄像、文字登记、记录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在信息公开披露过程中很难避免泄露客户的隐私信息(如健康状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等),服务中心推介的家政人员也可能泄露雇主家庭的隐私信息,加之电脑黑客的盗取、养老产品企业的购买、骗取等等,信息泄露的风险几乎防不胜防。但是,只要有了风险防范意识,能够识别诱惑和陷阱,把好信息公开披露关,及时做好危机公关工作,还是可以应对风险的。

四、对抱团互助养老的展望
抱团互助养老是很多人的“美丽幻想”,但是,拿出十万、二十万元换来的结果可能不是成为“善人”反而却成了“罪人”,当“智慧养老示范园”的创业遭遇挫折时,一定要有承受失败的担当,以便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各行业都有各行业的制度和规范,我国养老事业的先行者已经有很多,国家的政策文件也有很多,还是先学懂弄通为好。虽然今后5-10年内养老行业面临着“护工、保姆难找”的用工荒,但是国家也不鼓励“银发一族”自主创业,而且“银发一族”靠实践经验培训出来的“护工、保姆”也很难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还是待时机成熟时再予以实施不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