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谖草专栏】走不出的油麻地——《草房子》名著阅读赏析实录

 昵称37088996 2017-04-06


导语:2017年3月31日,本文作者谖草面向全区开设了一堂关于名著阅读工程的示范课,一堂课,一本书,45分钟,太多的挑战,太多的惊喜与刺激,享受其中,与生共乐。特录实录,抛砖引玉。


走不出的油麻地

——《草房子》名著赏析实录

文/俞春霞

蓄势

师:同学们《草房子》咱们读过了,但是我们的心却留在了油麻地,久久地不愿出来。今天我们就以《走不出的油麻地》为题,一起来分享关于《草房子》的点点滴滴。

下面我先投个石子试试大家的深浅。请大家抢答——

师:文中的“草房子”具体是什么地方?

生:油麻地小学

师:文章哪个人物贯穿始终?

生:桑桑

师: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

生:1962年8月(上午)

师:《草房子》里有哪些人物?

生:桑桑、纸月、秃鹤、杜小康、细马

生:秦大奶奶、蒋一轮、白雀、温幼菊

生:白三、柳柳、乔乔……

师:《草房子》是谁写的?你知道他的什么作品?

生:曹文轩写的,还有作品《红瓦黑瓦》《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等

师:《草房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讲了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生活的六年经历

师:够简练!呵呵!我们一起来看——

【屏显】故事梗概:这是一部讲究品味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的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缺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草房子》里的“美”

师:曹文轩说“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那么“美”在《草房子》里主要体现在哪里?

生:人物的心灵美

生:思想美

师:“思想美”有点大哦,具体说说呢?

生:故事情节美

生:意境之美

生:成长的美

师:同学们都在《草房子》里找到了“美”点,非常棒,概括起来《草房子》里有这些“美”——

【屏显】:

意境美

人美

故事美

文字美

内涵美

……

师:首先我们来看“意境美”,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这样的一段文字:

【屏显】那是1962年8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的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

师:这段文字在文章的哪里?

生:在开头序幕。

师,没错。这样的一个序幕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生:离别的忧伤

师:确实。看看季节。

生:秋天。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深深的惆怅,抑制不住的不舍,冷落清秋节,伤离别。唯美而忧伤。

师:再请个同学读读文章的结尾

【屏显】

桑桑无法告别的,只有纸月。但桑桑觉得,他无论走到哪儿,纸月都能看到他。 

油麻地在桑桑心中是永远的。 

桑桑望着这一幢一幢草房子,泪水朦胧之中,它们连成了一大片金色。 

鸽子们似乎知道了它们的主人将于明天一早丢下它们永远地离去,而在空中盘旋不止。最后,它们首尾相衔,仿佛组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花环,围绕着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转着。 

桑桑的耳边,是好听的鸽羽划过空气发出的声响。他的眼前不住地闪现着金属一样的白光。 

1962年8月的这个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 … 

师:看看时间,从1962年8月的一个上午开始,到1962年8月的一个上午结束,在写法上叫什么?

生:首尾呼应

师:非常正确!其实长篇小说啊跟我们平时写文章的技巧差不多,无非就是把我们的文章再拉长。知道了这点,咱以后也可以去写小说。

生:(笑)

师:那么这段文字中你又读出了怎样的意境?

生:离别的不舍。

生:不想离开。

生:深深的痛苦

师:是这样。从1962年那个早上开始到1962年那个早上结束,兜了一大圈又回到原地,中间是长长的回忆,深深的眷恋。让人感慨良深。 身体离开油麻地,但是心却永远在油麻地,桑桑与油麻地早已融为一体,鸽子花环代表着油麻地对桑桑的眷恋。

师:除此,文章中还有哪些写意境美的?

(学生交流)

师:还有,比如p8写玉米丛中的纸月。P58桑桑为帮纸月被人打倒后躺在舱底仰头看冬日的天空p48老槐树下慧思和尚拨弄三弦 …… 

师:下面我们来读一读“人美”。首先我们来猜猜人物,她是谁?

【屏显】

身材高高的,十分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只有粽子大的小脚上穿着一双绣了淡金色小花的黑布鞋,裤脚用蓝布条十分仔细地包裹着,拄着拐棍,一头银发,在风里微微飘动。

生(齐声):秦大奶奶!

师:小试牛刀,旗开得胜!继续!

【屏显】: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学生:秃鹤!

老师:他的原名叫?

生:陆鹤!

师:你喜欢陆鹤吗?请真实地告诉我。

学生:喜欢。因为陆鹤很自尊,自爱。人家拿肉给他要摸他头,他把肉摔在尘土里也不让摸。

学生:喜欢。因为他虽然外表有缺陷,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会为了集体的荣誉去暴露自己的缺点。

学生:喜欢。他虽然也做过报复学校的事,但是很快意识到这样做不好。知错就改还是好的。

师:同学们的点评都很中肯。陆鹤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音频】:他天生秃顶,被同学们叫做“秃鹤”。秃鹤曾经快快活活地生活着,并不把自己的秃头放在心上。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秃鹤渐渐在意起了自己的秃头:他忍受着刺痛用生姜抹头皮,可头上却丝毫不见动静;他在夏天戴着不合时宜的帽子,可同伴却把帽子挂在了旗杆上;老师生怕他的秃头影响会操表演的成绩,秃鹤干脆自暴自弃,以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结果却遭到众人的无视与排挤……为了重新赢回他人的尊重和人格的高贵,秃鹤在大会演中主动扮演一个大坏蛋秃子。节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秃鹤的付出让大家发现了他内心的美丽。对尊严的执着坚守让他成为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师:好,我们再看看这位又是谁?

【屏显】

(她)是油麻地的美人。油麻地一带的习惯用老戏里的话把长得好看的女孩儿称作“美人”。(她)在田野上走,总会把很多目光吸引过去。她就那么不显山露水地走,在人们的眼里,却有说不明白的耐看,她往那儿一站,像棵临风飘动着嫩叶的还未长成的梧桐树,亭亭玉立,依然很耐看。

生:白雀!

师:大家看,真正的美人从来都不做作,她自带一种天然的光芒!这位又是谁?

【屏显】

(他)长得很高,但高得不蠢,高得匀称、恰当。油麻地不是没有高个儿,但不是高得撑不住,不是背驼了,就是上身太长,要不又是两条腿太长,像立在水里的灰鹤似的。(他)只让人觉得高得好看。(他)的头发被他很耐心地照料着,一年四季油亮亮的:分头,但无一丝油腔滑调感,无一丝阔“小开”的味道,很分明的一道线,露出青白的头皮,加上鼻梁上架了一幅眼镜,就透出一股挡不住的文气。

生:蒋一轮!

师:没错!正是蒋老师!大家看,空有一副好皮囊的还称不上“帅”,真正的“帅”一定是自内而外的。可是这个蒋老师最终有没有跟美丽的白雀姐姐走到一起?

生:没有!

师:这就是现实:相爱的人也并不一定都能走到一起!

再来看这位:

【屏显】

个头长得高,比其他同龄的孩子高出一头多,但并不胖,脸色红润,很健康,是一个女孩子的脸色。生长在油麻地,但他是油麻地的一个例外。他往油麻地孩子群里一站,就能很清楚地与油麻地的孩子们区别开来,像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

生:杜小康!

师:这是油麻地小学唯一让桑桑感到自惭形秽的小绅士。可惜后来退学了,如果他是老师我的学生,我一定不舍得让他退学!这位又是谁?

【屏显】

他满身尘埃。脚上的鞋已被踏坏,露着脚趾。眼睛因为瘦弱而显得更眍,几颗大门牙,显得更大。

生:细马!

师:细马是油麻地里又一位小男子汉。

【屏显】

桑桑看到了外婆身旁一张微仰着的脸、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

师:这乌黑乌黑眼睛的主人是谁?

生:纸月!

师:你心目中的纸月是怎样的?

生:很文静

生:很腼腆

生:很会关心别人

生:她写得一手好字,长得白净,她有很多优点但是从来不在同学面前招摇。

师:你点评的最棒,从细节出手,不贴标签。同学们点评人物就该跟时星同学学习。

【音频】

纸月,油麻地小学最招人喜爱的女孩子:一双白净的细嫩如笋的手,写得一手很好的毛笔字;能背很多古诗词,作文充满灵气和书卷气;如水般文弱、恬静、清纯、柔和的性格,一举一动都带来美的享受……当这个纯白如纸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随着外婆出现桑桑的心田,美好的品质油然而生:他穿起了小白褂;开始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不再一味地懵懂憨玩;萌生的勇气与责任感让他不顾一切地保护纸月免受三个恶少的欺侮……游弋于微妙的情感世界,桑桑的内心如同他喂养的那群白鸽,在蓝天徘徊,无法安静地停留。这一段如诗般的童年生活在少年桑桑的记忆中留下了一抹梦幻般的暖色……

师:这就是纸月,下面故事的第一主角出现了——

【屏显】

他就是他,他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他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他就是他。

师:我们把“他”换成他的名字,一起来读读这句。

(学生读)

师:这段话写出了桑桑的什么性格?

生:有个性

生:做自己

生:不依赖别人的光芒,为自己活!

师:我们的同学眼光犀利,有主见!桑桑就是这么一个个性鲜明的孩子,他有爱,有同情,还有妒忌,他就是真实的他自己。在油麻地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成长,尤其是他得病面对死亡之后。

(音频)

一个萧索的秋日,桑桑生病了。四处寻医无果,桑桑日渐感到死亡的威胁。但病中的桑桑面对的不仅仅是其苦无比的中药,还有温幼菊的神奇药寮和温情的无词歌,有纸月充满诚挚的祝福与关切的无声的目光……正是爱的包围,让桑桑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和爱的力量,获得了一份直面死亡、正视生活的勇气与坚强。当桑桑把柳柳背上城墙时,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成人仪式,称得上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或许是上天的恩赐与眷顾,桑桑最终战胜了死神。

原本混沌而快乐的少年桑桑经过了这样的苦难洗礼后,懂得了生之美好与死之意义,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下,学会了沉默和思考,学会了静静聆听“鸽羽划过空气发出的声响。”虽然桑桑即将告别油麻地,开启另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但草房子的故事却永不会终结……(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俞春霞,扬州市甘泉中学语文教师。立根乡土教育,享受平凡拒绝平庸。感恩君姐,感恩湿地,匍匐语文湿地,决心做一只狂奔的蜗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