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房子》: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20年第37本


文/装装子 

以前没关注过儿童文学,看了《草房子》惊觉:原来儿童文学也可以这么深刻!看的过程中,惊叹于曹文轩的文笔,更惊叹于他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控,还惊叹于他的故事构思力,几次看酸了我的鼻头。

作者曹文轩说,他希望这本书可以感动一个孩子。但实际上,这书也可以感动一个成人,每个儿童人物的雕刻,都会让我忆起自己童年那些或快乐、或忧伤、或惆怅的往事,内心涌出一种久远而美好的感受。

《草房子》以男孩桑桑为核心人物,以他的视角讲述了一群少男少女的成长故事,其中充满了快乐、美好、忧伤、烦恼与惆怅。

群像的写作方式独特而新颖,打乱了时间,以人物线索为主,每一章的主题人物都不同,但所有人物又都在所有章节中有所交织,绘成了油麻地小学最年轻、最繁盛、最富有生气的景象。

而最后落幕时所有人物又都“支离破碎”、分道扬镳——就像生命必有兴衰的交替一样,那些和我们一起长大的童年伙伴,也必将在命运的轮盘中与我们道别,开启各自迈向成人世界的征程,从此各散天涯,命运大有不同。

小说中最主要的少年人物,除了桑桑,还有陆鹤、纸月、杜小康和细马。



桑桑

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爱调皮捣蛋出风头,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他最先看到了被人人唾弃的秦大奶奶慈爱的一面;是他卖了自己的鸽子帮助杜小康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是他帮助纸月摆脱了欺凌;是他成了细马唯一的朋友。

小时候,我们身边总有一个像桑桑这样的小伙伴,平常捣蛋第一把你气得不行,但当你遇到困难时,他却最愿意帮你。后来,桑桑得了“绝症”,被大家以怜悯心好心相待时,他也并没有变得骄纵,反而更善良地对待周围人。

因为“绝症”,他对死亡有了初步的体验和认知,后来虽然被治愈,却总觉得“自己已经死过一回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不知几岁时,突然了解到每一个生命都有终结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内心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痛苦、悲伤和恐惧。但慢慢地,因为看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去,却并没有时刻表现出悲伤,仍然快乐地生活、体验当下时,我的恐惧也就被淡化了。

该如何让孩子懂得死亡呢?隐瞒是没有必要的,总是会在哪一个时刻,孩子就会对死亡有了好奇,有了懵懂的认知,从而自己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把它想象成自然而不那么悲伤的事情。



陆鹤

陆鹤是个秃子。一开始顶着光头上学时,他还并不明白同学的嘲笑所为何意,甚至很愿意用光头去讨好同学。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突然就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并且讨厌同学摸他的光头,拿他的光头取笑他!

这或许就是长大的烦恼吧,小时候我们并不在意的自身的一些缺陷,但突然在某一刻明白了它的真正含义后,就变得在意起来。陆鹤的在意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斥,使得他被孤立起来,这加重了对他自尊心的伤害。

但是最后,当他再长大一些时,他把缺陷变成优势,用秃头的优势演绎了一个幽默的光头伪军连长,为全校师生赢得了荣誉,重新被排斥他的同学们所接纳和认可。这一次,他终于真正融入了集体,因为他不再真正在意自己与众不同的光头了!

陆鹤教会我们的是: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呢,不是克服与排斥,自责与抱怨,而是接纳与认同,并努力把缺陷变成优势。



纸月

纸月是私生女,她是被外婆带大的,母亲生下她没几天就跳河自杀了。出身农村的她,却生得白净、漂亮,懂礼貌,还写得一手好字,以及懂得大量古诗词,更像一个出身书香之家、气质儒雅的小姐。

她就是小时候我们每个人班上女生最向往、男生最喜欢的那种女孩子。桑桑对纸月就有着一种他自己也不明白的异样情愫,从第一次看见她之后,平常穿得跟泥猴似的他,突然就变得爱干净爱整洁起来。

桑桑总是默默关注着纸月的举止,还总觉得纸月的眼睛在他说话——尽管她几乎没跟他说过话;他还很勇敢地想要保护纸月,用自己瘦弱的小个子去跟欺凌纸月的大孩子对抗——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在她面前露出怂态。

这是爱情吗?其实它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别意识启蒙。我想,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一个自己特别在意的男孩和女孩吧,那是一种别样的情愫,但绝不是爱情。

后来,纸月的外婆死了,她就跟着“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爸爸”离开了油麻地小学,临别时还送了桑桑一个绣着莲花的书包。

不要嘲笑一个男孩对女孩的特别,也不要嘲笑一个女孩对男孩的好感,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这不过是最纯粹的成长,它里面所包含的情感,比雪花还要纯洁、无暇。



杜小康

杜小康先前是所有孩子中家庭条件最优越的一个,因为他家有油麻地一带最高大最结实的房子,家里还开了个杂货铺。他身上的优越感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和同学们站在一起,就像“一簸箕黑芝麻中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

别的孩子只有冬夏两季的衣物,杜小康却有四个季节的,而且总是穿得干净而讲究;别的孩子跑着上学,只有杜小康骑自行车上学;别的同学拿绳子当裤腰带,只有杜小康有皮带……

不仅如此,杜小康学习成绩还特别好,总是班里第一名,每年都被选为班长。再加上脸上总是带着无所谓的表情,这放在成人世界,就是妥妥的一个“霸道总裁”。孩子们总是讨好他,跟着他。

但是很不幸,因为父亲翻了船,毁了用积蓄和借款购买的一船货物,家道中落,杜小康成了辍学生,后来还不得不跟着父亲去芦荡放鸭,尝尽了成人世界的辛酸与无边无尽的孤独,一夜之间就从孩子变成了大人。

他再也没办法回到校园,那份骨子里的优越感,被他内化成了一种令人叹服的信念和意志。校长桑乔看着在校门口摆摊的杜子康,说了一句:“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小时候,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可能会遭遇家中变故,使我们一夜之间长大。这磨练的是我们面对苦难和挫折的勇气!



细马

细马本不属于油麻地,他是没有孩子的邱二爷和邱二妈,从大哥家过继来的孩子。细马无法容易油麻地这个新环境,因为他听不懂大家说话,大家也听不懂他说话。

而且,邱二妈一开始对细马的态度很矛盾:总觉得大伯哥是让孩子来夺财产的,而不是真心要把孩子过继给她,否则就会把最大的过继给她,而不是最小的!一旦细马惹了祸,邱二妈就对细马又打又骂,对邱二爷唠叨要他把孩子送还回去!

细马无法融入学校,也无法融入新家,倍感孤独的他退了学,放起了羊,盘算着存够钱就逃回老家。

直到一场洪水淹没了邱二爷和邱二妈的房子,把他们认为自己一生的财富都给淹没了之后,邱二妈和细马的关系才发生了转变。邱二妈才终于明白,细马并没有在意她的家产,只有她自己在意。

细马最终没有离开,和邱二爷和邱二妈成了真正的一家三口。后来,邱二爷病逝,精神恍惚的邱二妈为了找邱二爷走丢后,还是细马到外面找了好几天才把邱二妈找回来。

像杜小康一样,细马也一夜之间长大了,还是少年的他像一家之主一样,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守护着邱二妈。

能够扛起家中重担,承担责任的那一刻,或许就是我们长大的标志吧。



《草房子》还讲述了几个成年人,譬如秦大奶奶、桑乔、白雀,但都是以孩子的视角。孩子不仅在洞察同龄人,他们更在细细咀嚼身边大人的言行,用自己的思想努力去理解大人的世界,充满好奇又渴望融入,而这本身也是一种成长的驱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