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承畴死后子女命运究竟如何?是被清朝整的要饭还是荣华富贵?

 百舸爭流 2017-04-06

洪承畴死后子女命运究竟如何?是被清朝整的要饭还是荣华富贵?

洪承畴,原本是明朝二品大员,曾统帅明朝最后的大兵团与皇太极决战于松山。

最后兵败被俘,投降清朝。

洪承畴在清朝入住中原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洪承畴,至少华夏会是一个南北朝的局面。

然而清朝对待洪承畴却很刻薄。

洪承畴手下大将吴三桂等人无不封王、封公爵,却只给洪承畴一个三等阿达哈哈番(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这完全就是羞辱了。

而且洪承畴死后,在清朝给洪承畴的御制碑文里充满了对洪承畴的嘲弄——

“我朝平定锦州、松山等处,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蒙太宗皇帝宽恩抚育”

“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督理绿旗官兵”

但是能不能就此就清朝就是刻意的“虐待”洪承畴呢?

洪承畴死后子女命运究竟如何?是被清朝整的要饭还是荣华富贵?

鲍国安饰演的洪承畴

也不尽然。

因为后来平定台湾的闽浙总督姚启圣也只是封了“骑都尉”,而施琅则封侯爵。

可见清朝对文臣比对武将要苛刻得多。

另外,洪承畴死后谥“文襄”也不算差,左宗棠也是谥“文襄”的。

洪承畴死后,他的子女情况又如何?

是不是像有些朋友所说的那样“穷得要饭”呢?

其实也不是,洪家后人在清朝过的还是可以的。

洪承畴的孙子甚至娶了一个满人郡主做媳妇儿。

洪承畴只有一子,名士铭,字日新,号畏轩。

顺治甲午科(1654)举人,乙未(1655)科进士,初授礼部仪制司主事,擢光禄寺少卿,晋太常寺正卿。

民国版《南安县志》载:“士铭有高才,能文章,骈体韵语,尤擅优长”,“兼精骑射,每对人曰:‘儒者服官,毋徒以文事见长也。’居官勤慎,好汲引后进。惜不及艾而卒”。

古人以五十曰艾。这说明洪士铭享年不到五十岁。

洪承畴死后子女命运究竟如何?是被清朝整的要饭还是荣华富贵?

南锣鼓巷59号,洪承畴故居

洪承畴的孙子洪奕沔,字朝宗,号怡斋。

根据出土的《洪士铭妻林氏墓志》记载,洪奕沔是和镶蓝旗固山贝子谷尔麻哄的儿子,辅国公凹山的女儿结婚的。

乾隆《泉州府志》、《晋江县志》均载洪奕沔以祖荫任“额附参领兼佐领事”,《八旗通志》载洪奕沔所兼为镶黄旗汉军第五参领第三佐领。

从这些资料看,洪家应该是汉军镶黄旗,而且洪奕沔还做了额驸(郡驸马)。

《南安县志》还记载洪奕沔后来曾被任命为襄阳镇总兵,可惜因为生病,没有到任。

另外根据《南安县志》记载,从洪承畴的孙子开始,就由文转武了,洪承畴的曾孙洪德标还曾经做过“户部福建司掌印郎中,兼镶黄旗佐领事”,而洪德标的儿子洪哲燕历官出东、浙江、嘉湖守备,升梁山等营游击,拜昭毅将军。

再之后,就查不到资料了,想来是归于平淡了。

根据民国时期的《燕京访古录》记述,洪承畴的后人一直在北京待到民国,“(洪宅)后门在南锣鼓巷,尚居洪氏之子孙”。

坦白说,以洪承畴对清朝的贡献而言,洪家在清朝不算混得特别好;但是和洪承畴那些没有投降清朝的同僚后代比,洪承畴后人也算是享受了三百年荣华富贵了。

PS:明朝阁老徐阶的曾孙在清朝建立后,因为整肃江南,直接要了饭;从此徐家灰飞烟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