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级教师:学生写出“网红”作文该如何引导?

 昵称27494174 2017-04-06

孩子写出“网红作文”后的积极引导

文/何杰



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成为“网红”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作为教师,自己学生的作文成为网络热文也并不稀奇了。


近几天,我就连续看了三篇被一些成人极力推荐的初中孩子写的“网红作文”。一篇是一位武汉初中学生写的《我不信快乐教育,请不要被大V忽悠!》(下文简称“教育文”),一篇是一个公众号介绍的一位初中学生对上海七宝中学试题“《愚公移山》应该中学课本移除”的回答(下文简称“愚公移山”文),一篇是流传于朋友圈的北京四中初二女生写的《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下文简称“愿你”文)。




三篇文章都是初中孩子写的,一篇批判教育,一篇针砭社会,一篇感叹人生。三篇文章都被不同的成年人追捧,要么说“深深地为中国能有这样的少年而感到欣慰”,要么说“在这篇中考作文里,看到了(中国)耀眼的曙光”,要么说“实在酣畅又深刻,阳光又温暖,说出了很多人到中年的人想说的话”。


我看了这三篇文章,除了感到少年人表达了真情实感且语言运用较为纯熟外,突出的感受是这三个孩子在说着自己并不懂的别人的观点,没有评论者赞扬的深刻、独立思考和逻辑思辨。


其实,一个孩子并不懂什么是“快乐教育”,他不过看到了学业竞争实质是社会竞争这一事实;一个孩子也不可能真正明白中国在世界工业革命后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他不过是看到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不易与国外的先进技术带来的轻易;一个孩子也不会真正理解“愿你半生归来,依旧是少年”的内涵,她现在不过是个孩子,哪里能判断半生之后?显而易见,这些孩子看到了生活中的部分事实,而对这些事实的解释,却是直接来自大人的。


可以说,三个孩子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迹。



我不反对大人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价值中立的教育。大人对孩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在用自己的看法影响孩子。


我自然不能苛求所有大人都能在孩子面前客观理性、力求全面。


但我认为,对于负有教育之责的人,当他们面对的特定人是孩子时,他就要记住自己的职责,保证自己客观、理性、公正。


也许有人会说,初中生发表点自己的看法有什么不行?对一个初中学生何必要求那么高呢?


说这些话的人其实偷换了论题。


我们当然鼓励中学生发表看法,也允许中学生想得片面,甚至可以给那些说得深刻、能震撼人的“片面之论”打高分,但不等于我们不对中学生加以引导甚至和他们争论。


事实上,这些孩子所说的惊世之言并没有经过他们理性思考,他们不过是别人的传声筒。


长期以来,文科教育重视的只是给学生结论(知识)本身,而不是告诉学生这个结论(知识)的针对性、表达意图、得出过程、适用范围,结论的意义、支撑结论的依据,再加上学生缺少生活经验,他们或许对社会与人生说得头头是道,但因为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这些结论(知识),又缺少质证辩驳的过程,结果一遇到实际问题无法运用所学内容去解决,只能或幻灭、或偏执。


所以,我一直认为,仅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是不够的,教给学生如何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呢?我们不妨以这三个孩子的文章为例具体分析。


先给“教育文”作者提点建议


他确实说出教育界的部分事实。比如,确实有不少教育界公知妖魔化刻苦学习、妖魔化中国教育,再比如他的老师那句“一群还没有掌握基础知识的小学生,可以讨论出个什么创新的东西”的质疑也说出部分事实——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再比如,也确实有不少人借口快乐教育而逃避学习、逃避社会考验。但不能因此否定快乐教育、启发式教学,他的老师对快乐教育和启发式教学的批评是因为没有理解快乐教育、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的实质。


我更要和“教育文”作者说的是,在中国,教育有两个作用,一是个人生存的工具,二是个人自由发展的途径。在当前的中国,因为中国教育承担了每个家庭改变命运的重担,教育成为确权行为;一旦成了确权行为,就要只能按照权利的逻辑行事,教育的逻辑只能退后——这就是中国教育改革众说纷纭、举步维艰的原因。所以,“教育文”作者将学习与谋利挂钩当然没有错误——这是中国的现实。但教育毕竟不只是生存工具。如果忘了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发展途径,以至将学习等于谋利,那自己的格局会变小。许多人就是将学习等于谋利,才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旦学习与谋利无关,学习动力就将消失。



“教育文”作者对中国教育维护之心可嘉,但他在批评别人片面时,难免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


再和“愚公移山”文作者做些探讨


上海七宝中学出的题目是“请你谈谈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将它从中学课本移出?”


这位同学的文字并不长,我们不妨原文摘录。



相信很多同学读完《愚公移山》后,一定和我一样有个疑惑: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不过我知道,中考命题组一定认为此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我们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既然有这个机会,我就来谈谈我的真实想法。


第一,愚公有了想法就坚定不移地去实行,真的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吗?当年法国世博会征集建筑方案时有这么一个提议:用石头建造一个三百米高的石塔,因为石材美观,同时石料作为一种传统建材也体现了法国悠久的历史。但如果法国当时真的采纳了这个建议,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便不会被建造,当年的世博会也会因此而成为永远的笑话。因为稍加计算便可知,石料达到几十米,底层便会开始碎裂,想要造一个三百米的石塔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把山从家门口移开与建造石塔一样是个诱人的想法,但愚公稍微动动脑筋便会发现(古人是会乘法的),他那一家人要把山挖完,一千年都不止啊!这样也许他就会放弃这个念头。由此观之,周密的计划比坚定的信念更为重要!


第二,我认为此文部分反映了为何工业革命后我国会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当面对巨大的工程,愚公想到的是多生孩子,而不是改善工具(愚公仍然是“箕畚运于渤海”),否则中国很可能会是挖掘机的发明国。其实类似的思想还存在于大多数国人的头脑里:当我们为GDP世界第二而欢呼时,却忘了我们的邻国日本,GDP仅次于我们,位列世界第三,人口却不到我们的十分之一;当我们的农民仍然手工为农作物施肥、喷撒农药时,德国的农药无人机呼啸而过,工作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感动中国”中那位航天工人冒着生命危险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手工塑形(因为机器塑形会带来火花,造成极大的危险)的时候,美国的机器人操着不会起火花的铜铍合金工具自如地为燃料塑形……我们有太多繁荣是靠着人海战术和有着不可思议坚忍心的人民的血肉换来的。这是一个用“人均数”来竞争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还在用《愚公移山》这样的课文来教导下一代,认为依靠着“人多”以及“坚定的信念”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将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所以,我支持从课本中移出《愚公移山》一文。



愚公应该搬家的观点并不新鲜,二十年前国际大专辩论会就辩过这个题。


当我们提出一个观点时,我们要思考这个观点成立的条件。《愚公移山》是否应该选入课本,要有入选课本的依据,从课本的需求去判断。


某篇课文是否入选课本自有其标准:或有质量标准——文质兼美,或有价值标准——符合社会要求,或有教学标准——有利于提升某种能力、了解某方面知识,或有其他标准。


论证者要做好两件事中的一件:一是某文是否符合以上标准;二是自己确立一个标准,并自证标准合理,然后进一步论证某文符合自己的标准。


但这段话恰恰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做到,文中倒有一句话,“用这样的观点教育后代是不好的”,可惜语焉不详。因此,此文固然犀利,但却没有很好地回答试题。


更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拿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的事情



这个故事选自战国时期的《列子》,反映的是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愚公之所以移山,就是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所谓的移山,是指“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的是开一条山路,为后代搬家创造条件。


那是一个根本不可能搬出大山的时代,指责愚公不搬家,只能说明指责者缺少同情之理解。


至于愚公不想改善工具,并进而引申为中国的艰苦奋斗精神实为人海战术、唯意志论这类说法,更是禁不住推敲。


其实,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们一直在改进工具,只是本文强调的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坚持不懈、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的确很“愚”,但正是这种“天真的愚”让我们的民族历经苦难而更坚强。那种以为愚公移山是唯意志论的说法是对民族精神的无知。


孩子理解得肤浅是正常的,他们毕竟只是初中孩子;但推崇这段文字的大人却以将这种回答看作“民族的希望”就过分了。大人因为自己认识局限而去盲目推崇这些孩子的观点,让孩子为自己代言,不但害了孩子,也显出自己的偏激。


再讨论一下“愿你”文


这个孩子说了很多鸡汤格言,但我认为她未必照着这话做,因为她并没有理解这些话。


比如“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不甘平庸,是你。有人说你好强,我怎么没发现,好吧,我也并不完全了解你。只是别累着自己,哪怕收获多么丰盈。”


“对自己的付出甘之如饴,然后所得都是自己喜欢”,这是快乐做事、万事如意的另一种说法。但又马上说“不想太累着,没收获也行”——看来最初愿望与实际结果之间是可以妥协的。接着,又有人认为自己好强,自己却不完全了解自己,那既然不了解自己,她到底想得到什么呢?总之,各种话都说到了,但作者并不理解这些话。


再比如这段话:


“愿你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模样。不必取悦任何人也不无故讨厌某个人。你总是偷偷在意其他人的看法眼光,为此我十分苦恼。希望你明白,无所谓的东西不用放在心里,他或她的言论权当呼啸而过的耳旁风罢。”


什么是自己想成为的模样?从语境看,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自己要爱自己、爱他人。但只这样说,恐怕最终还会十分苦恼,因为她并不明白别人为什么对自己喜欢或讨厌——你可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但要理解别人为什么这样评价你。


从推送文的后记看,作者这样评价自己的这篇文章:“我常常分辨不清哪些是我自己的思想,哪些是我从书里看来的。”她对自己文章的看法是中肯的,因为作者对她在文中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没有想清楚。如果她真正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哪怕通篇都是引用,我们也可以感受她在说自己的话。



这篇文章不过是一个十四五岁小姑娘的少女心绪,我们需要呵护她的单纯,但冠之以“实在酣畅又深刻,阳光又温暖,说出了很多人到中年的人想说的话”未免评价过高。


我尊重她老师的爱才之心,写此文章也不是为了评价老师批语的对错——老师最了解学生,基于某种情境说出富于感情的话语都是极好的教育方式。




我只是就文说文,因为我希望这些孩子有更大的进步。


这三个孩子的文笔都很好,皆属可造之材。但正因如此 ,廉价的表扬要慎用,对孩子的爱不能仅止于赞扬,更要指出其改进的方向。


这三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愿你”文作者老师的那句话或许道出了原因:“说出了很多人到中年的人想说的话!”


我们是看到孩子的言论受到了感染,联想到了自己。


因为我们对求学竞争与社会竞争之残酷体验颇深,所以我们让孩子为我们代言。


因为我们对社会对体制有诸多不满,我们就让孩子去反抗主流话语,来释放自己的愤激之情。


因为我们可能活得不够单纯了,所以看到孩子的单纯之语便认为孩子启发了我。


然后,我们统统归结为: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可是,孩子哪里承受得起我们这番期待呀。


当他们说着他们自己并不完全懂的话语时,他们得到的只有赞扬——被冠之以自由独立人格的高帽,他们可能会由个性变为任性。同时,还有另一种情形一定会出现,那就是反对这些观点的人也会对这些孩子严加痛斥甚至谩骂。


无论如何,教师们都不能缺少了对孩子的引导。


这三个孩子都在初中,他们上了高中后,他的老师要教给孩子以下内容。


1.我们看到的事实,并不是全部的事实,因此不要以为自己真理在握。


2.任何人都不能穷尽真理,因为每个人都只能看到一部分事实。


3.对事实不要急于作价值判断,而要弄清事情的原委。


4.对古人、对他人的观点可以评判,但要力求了解这些观点的针对性、合理性与可辩驳处。


5.所有的观点都要有事实依据,所有的观点都有其逻辑;评判某观点正确与否,靠的就是事实与逻辑。


总而言之,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更要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如何提升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我曾在其他文章中谈过,此处限于篇幅讲两点。


从方法论上看,就是 “怀疑一切”。但怀疑一切不等于否定一切;而是要关注结论的得出过程,不盲从、不妄断,兼听则明、敬畏先哲。


从态度上看,则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是对孩子的期待;更是我们大人,特别是教师应该自勉的。


最后说一句,我非常喜欢这些孩子的单纯之心,也特别愿意和他们交流讨论。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发展,我是乐观的。因为他们或许片面,但大多善良、豁达。写“愿你”文的女孩说:“还是别做网红吧,我读书不够,积淀比较少。


就冲这句,我就对这个孩子的家长和老师点赞。面对网络社会的暴红,有这种心态的孩子并不止于她一个,去年和今年诗词大会上火爆的李子琳和武亦姝都是这样的孩子。



相比他们,我们很多大人却少了淡定、多了焦虑。从这个意义上说,“愿你”作文确实无意中教育了我们。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