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好了明理 2017-04-06

文:冷兵器吧米南德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人类战争史上经常出现的一个惯用计谋。尤其当对阵的双方中有一方,在绝对实力或智谋水平方面有巨大优势时,这样不流血或是少流血的压迫是非常奏效的。受著名的《孙子兵法》中谋攻篇的影响,不少人将这套需要特殊条件才能达成的谋略,当成了战场上百试不爽的万金油之策。而在万里之外的中世纪意大利地区,也曾经出现过一批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万全之策的职业军人。但他们的理念不仅没有为他们带来真正的胜利,还让这些被统称为意大利雇佣兵的军事团体,在之后的几百年里背负了懦弱无能与两面三刀的标签。

来自北方的暴徒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正在训练的热那亚城市军队】

中世纪的意大利地区,大小城市林立,因而在欧洲其他地方得到推广的土地采邑军事制度在这片狭长的半岛上没有多大市场。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地方,军队由拥有土地封建贵族们来承担,地产越多,需要提供的军队数量也就越大。相比之下,意大利地区的贵族们不是居住在城市,就是自己在乡间山头的小块领地,很难负担大规模的封建军队。

意大利大部分城市还都拥有自己的城市民兵团体,一些外来的军事冒险家也喜欢给相对富裕的意大利城市打零工。在1260年的蒙塔佩尔蒂之战中,几百名受雇于锡耶纳城的德国骑士帮助改城军队击溃了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佛罗伦萨。在这个时代,两军中的大部分人依然是来自城市和乡村的民兵。但越来越频繁的战争,哪怕只是短促的军事对峙,都需要贵族和城市负担不小的军事开支,民众也需要背组织和集结起来应对战乱威胁。所以,手里钱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迫切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常备军来应对此类危机的不断出现。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1260年的蒙塔佩尔蒂之战】

到了14世纪早期,意大利地区的外籍雇佣兵们开始逐步增加。1339年,意大利北方的大城米兰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雇佣军部队,创建了由意大利人领导-德国人组成的圣乔治军团。几年后的1342年,依然是由德国人组成的伟大兵团在意大利横空出世。依靠着金主们的财大气粗和意大利地区先进的武器工业发展,这支雇佣军团里主要由封建国王们都期望多多益善的重装骑士组成。但相比此后的雇佣军盛世,这些创制仓促的先行者还是显得太过低调。

当意大利人缓步进行他们的雇佣军制度实验时,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格兰人进行着一次更为大胆的军事改革。著名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强制要求不愿意为军队服役的贵族们缴纳代金,让王室以这些资金募集军队到国外作战。英国人以此建立了一支依靠大大小小的贵族承包商们所提供的国家雇佣军,并在1340年开始的英法百年战中表现出色。面对依然以传统的土地封建制度召集起来的法军,英军虽然人数处于劣势,将士个人军事技能也不占优,却依然在数次战役中取得大胜。深入内陆的英国人更是在法国南部地区招募了大量来自各地的外国人担当雇佣军,弥补本国军队数量不足的问题。随着1356年战争的告一段落,大量已经习惯了以战争为谋生手段的雇佣军突然失去了雇主与资金来源。阴差阳错之中,他们被意图控制意大利局势的教皇号召到了阿尔卑斯山另一边的意大利地区作战。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1356年的普瓦捷战役后大量雇佣兵开始进入意大利】

从此,意大利地区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为了这些雇佣军团的天下。他们可以受雇于某个固定金主,也可以在觉得不合适时迅速改换门庭。他们中的很多人原本都是封建军事贵族或农民出身,却可以在意大利的城市间来回周旋,漫天要价。他们中的普通士兵,在平均收入方面也是同时代体力劳动者的两倍。更有约翰.哈克伍德这样出生低微的外国平民,在意大利地区靠着雇佣军事业,混上贵族荣誉头衔的成功案例。富起来的意大利人也发现这样的做法远比临时组织军队来的方便,便很快默许了这种局面的持续。意大利雇佣军的时代就此来临。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著名的早期意大利雇佣军将领英国人约翰.哈克伍德与他的军团】

装备精良却不打硬仗

意大利雇佣军成型的时代,恰巧也是欧洲军事科技开始加速发展的时代。意大利地区繁荣的手工业让武器技术的发展有了充分的保障,对军事投资毫不吝啬的金主们也愿意为雇佣军花钱,雇佣军们日益庞大的军备需求反过来也促进了意大利地区武器制造业的发展。因而在当时,意大利地区的雇佣军就成为了欧洲地区装备最为精良,组织最为专业的军队。

早期的意大利雇佣军直接套用了欧洲封建时代的基础军事制度来进行编组改造。队伍中最小的单位被称为骑枪(lance),并且至少有1名骑士、1名军士和1名仆人来组成。后来,随着雇佣军制度在意大利地区的全面铺开,每个骑枪单位的人数被增加到了5人,即在原先的3人组基础上增加了2名使用弓弩的步兵。一般的雇佣军团至少拥有50-100个骑枪单位。五个骑枪单位加在一起就是一个被称为桩的单位,五个桩凑一起就是一个雇佣兵中队了。当雇佣军部队在战场上作战时,每个骑枪单位中的步兵和骑兵都被分开,组成各自的分队,配合作战。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14世纪晚期的一小队意大利雇佣军包括了骑士军士仆从弓箭手和一名早期火枪手】

由于意大利的地区发达的手工工业,意大利雇佣军们所拥有的装备在当时的欧洲军队中,基本上都是最好的东西,这在盔甲工业上尤为明显。作为古代军事贵族与重装部队不可或缺的防护装备,盔甲一直是军队中个人军事装备里最为昂贵的部分。意大利雇佣军部队出现的早期,西欧地区的军事贵族们开始穿戴防护面积不断增大的铁板,并与传统的锁子甲混合使用,形成了独特的板锁甲。来自意大利著名城市米兰的工匠们则冶炼与制造技术上不断提升,终于在十五世纪初期赶制出了著名的米兰式板甲。从此,全身钢铁板制成的整体盔甲成为了军人们所热衷的防身利器,远销西欧各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大利雇佣兵们首先开始穿戴这些革命性的护甲,并更快的在普通军士间流传开来。当很多西欧贵族们还在争相从供应商手里抢购全套板甲时,不少意大利雇佣军的普通军士已经用了类似的装备。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意大利地区的雇佣军一直在装备上冠绝欧洲】

盔甲升级了,那么用来击破对手盔甲的进攻性武器也不能拉下。意大利特色的刀剑开始从传统的大力劈砍发展为细巧的刺杀武器。这一影响对后来的欧洲剑术发展,乃至今天世界同行的击剑运动都意味深远。普通士兵用于对抗重甲骑兵的戟在稍早时候便已经出现,但在意大利人的促进下不仅样式增多,在数量上也被大力普及,最终成为了风靡欧洲各地的双手武器。甚至还一度传入北非的埃及等地。至于意大利地区原本就非常出色的弓弩制造业,也因为盔甲的升级而更进一步。具有更强穿透力的重弩被研发出来,新出现的单兵火器和火炮在意大利各个城市争相改进和普及。甚至在英国人手里名声大噪的长弓,也因为其原材料紫衫木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居多而让意大利人拥有了不错的弓箭手部队。从西亚等地引入的强力复合弓技术也被意大利工匠所掌握,并出现在不少意大利雇佣军部队当中。意大利地区还是当时欧洲著名的战马育种研究基地,意大利人胯下的战马也因此是当时欧洲等地数一数二的。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意大利地区一直是欧洲著名的弓弩产地】

虽然意大利雇佣军在装备、人员训练和后勤供给方面都是欧洲各国军队羡慕的对象。他们却在长期的内耗中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战略战术风格--重谋略、讲技巧。在意大利的职业军官们看来,战争并不必须通过军队间的正面决定性会战来左右结果。相反,他们更推崇各种虚张声势的恐吓与迂回偷袭战术带来的突然性优势。为此,靠被贵族与城市雇佣的军团们,从十五世纪中期开始还要从东面的巴尔干等地雇佣轻骑兵加入。还由于意大利地区的多山地形,地区内城市要塞的密度非常高,防御作战比起大规模攻势作战来说优势太大。这些因素使得意大利雇佣军逐渐养成了静态对峙背后偷袭的作战习惯,反而不擅长在正面交锋中一展峥嵘。

全军上下较高比例的披甲率很好的限制了军中士卒们的伤亡率,雇佣军唯利是图的属性也让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不愿意冒巨大风险去死拼,对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对手也总是网开一面。结果,意大利雇佣兵团之间的交锋就如同两位文人在棋盘上的智力博弈。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对峙而不交手,双方加一起只死一人的奇怪事情。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在意大利就连负责迂回侦查和袭击任务的轻骑兵都装备了精良的盔甲】

北方暴徒再次出现

意大利人雇佣军部队在十五世纪末达到了顶峰。既拥有装备精良的骑士和重骑兵部队,也可以使用灵巧的轻骑兵进行偷袭。既有护甲精干的重装步兵进行肉搏扛线,也有大量装备新式火枪和强大弓弩的远射步兵进行掩护。高科技的工兵部队,炮兵部队在意大利人这里是一个不缺,担任全军大脑的智囊团也是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然而新的威胁再次从阿尔卑斯山以北突然降临,让在内战中优越感十足的意大利人惊愕不已。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入侵意大利的法国国王查理八世】

1494年,志在夺取意大利南方的那不勒斯王国王位的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帅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穿越整个亚平宁半岛。法王的37000军队中包括了欧洲著名的职业重骑兵部队--宪兵骑士,以及称得上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步兵力量--瑞士雇佣兵。这些部队或多或少的受到过意大利雇佣军制度影响,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丝毫不害怕打硬仗,作风也非常凶残。法国王室的炮兵部队也在数量、技术和专业程度上反超了过去的意大利老师。在这样一整套强悍的杀戮机器面前,意大利的大小国家与他们的雇佣军团都选择退让与妥协。意大利北方最为强大的米兰公国原本是法国人进军路线上首当其冲的屏障,却第一个选择和法王合作。其他小国与军团自然也是一边倒的争相效仿。法军几乎兵不血刃的占据了那不勒斯。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进入名城弗洛伦撒的法国军队】

第二年,意大利人得到了北方的神圣罗马帝国与控制南方西西里岛的西班牙人支持,胆子大了起来。他们企图乘着法王帅军返回,只留下部分守备队驻防那不勒斯地区的大好时机,展现自己深藏已久的战争技巧。

这一年的7月6日,查理八世和他的8000法军、4000瑞士雇佣军一起,缓慢行进在返回法国的意大利山间小道上。当他们经过帕尔马附近的福尔诺沃时,遭到了2万多意大利联军的伏击。联军一边不仅在山路的两侧布置了1万多威尼斯麾下的雇佣军和民兵,还有其他城市派来的4000名下马贵族骑兵与雇佣军士。帕尔马及米兰也派出了包括大量轻骑兵在内的数千骑兵部队进行支援。他们计划用步兵发起突袭,并在正面交战中吸引法国人的注意力,随后通过骑兵的大范围迂回作战,包围和歼灭法国人。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十六世纪初的威尼斯军队包括精锐的轻骑兵与雇佣的希腊轻骑兵】

结果,被第一时间打的措手不及的法军很快缓过神来,他们的伶俐反击让意大利人的职业军队大惊失色。瑞士步兵来不急将队伍转换成习惯的方阵,便以横队发起冲锋。他们手里的4米长枪与快速推进,让习惯了缓慢对峙交锋的意大利步兵非常不适应。激烈而短促的交锋后,不习惯流血的意大利人陈尸一片,不得不依靠数量优势免于奔溃。法王乘机率领宪兵骑士们进行突围。不少意大利骑士与重骑兵赶来阻挡,却被习惯了专业杀戮的法国人打的抱头鼠窜。最终,法王与骑士们成功突围,而殿后的瑞士步兵力战几倍于自己的意大利步兵后也从容撤走。至于联军方面负责迂回的骑兵部队,则因为突然下雨造成的泥泞和混乱,迟迟没有完成机动部署。部分杀入法军辎重部队的巴尔干轻骑兵则沉迷于劫掠各类财务,而没有继续作战。整一个精妙的意大利式战争计划,成为了全欧洲的笑话。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一副当时的欧洲版画描绘的正是福尔诺沃战役】

而在这场福尔诺沃战役前仅仅两周,意大利南方的那么不勒斯军队还在得到了西西里的西班牙驻军支援后,与留守当地的法军爆发了塞米纳拉战役。法军当时仅有1200名骑兵和数量同样稀少的各类步兵。联军一边则有6000以上的那不勒斯军队和5000多名将贡萨洛率领的西班牙军队。由于长期在多山的伊比利亚地区同灵活狡诈的摩尔人作战,西班牙军队主要由灵活机动的剑盾步兵和弩手组成,骑兵也多由轻装的标枪骑兵为主。至于那不勒斯的军队,也是意大利雇佣军与民兵制度同西班牙军事风格影响的产物。这样的军队在需要强硬的应对正面交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同样是著名的雇佣兵部队瑞士人的勇敢与战斗力让意大利人汗颜】

果然,战役爆发后的法国骑士用凶悍的冲锋压制住了那不勒斯人的骑兵部队,比逼迫大量那不勒斯人的民兵部队向后撤退。800名瑞士步兵用4米长枪排出了仅有3人纵深的大横队,在火枪手掩护下,压向对面的意大利部队。毫不适应这种正面强势对抗的那不勒斯军队很快就被击溃,而与其他法国步兵对峙的西班牙军队在盟军溃败后知道自己无力回天,选择撤退。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凶悍的法国职业骑士部队让意大利的职业重骑兵们非常不适应】

谋略本身只是战争的添头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塞米纳拉战役前的形式】

短短的十多天里,意大利地区的两次大规模联合抵抗,都以意大利人的惨败而告终。事情发生在武器装备先进,人员配置充足,后勤保障优秀,谋略布置合理的意大利人身上,不免让人唏嘘。意大利人军队虽然在诸多方面都比对面的法军具有优势,却始终无法将这种理论上的优势转化成切实有效的胜利。

很多人或许受到腹黑学者马基雅维利的影响,将意大利人的军事失败归功于唯利是图的雇佣军制度与职业化的军队理念。但是击败他们的法国军队同样也是一支领着军饷的国家雇佣军。而以金钱代替土地、战利品和热忱,让全军上下充满动力的做法,是中世纪后期到近现代开始时,列国军队升级进步的不二选择。

军备领先世界的意大利人为何总是被无情暴打

【腹黑学者马基雅维利对意大利的雇佣兵制度一贯口诛笔伐】

意大利人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大利地区的军事文化太过追求谋略与效率,而在主观上一直避免正面硬碰硬的恶果。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智谋如何高深,战争始终都是交战双方间的强硬对话。当指挥官们忘却了这点,而一味的追求谋略技巧,那么失败便不可避免。谋略本身只是战争成败因素中的一个添头,附着于武器技术、军队训练与士兵士气等主要元素之上。一旦本末倒置,则军队无论是否装备精良,都难以在残酷的战场上,获得胜利女神的垂青。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