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历史中考复习的反思

 读书,诗意生活 2017-04-07

怎样进行历史中考复习?2014年,我曾在全市历史研讨会上做过一个《历史中考复习策略》的讲座,很多一线的历史老师觉得我的方法行之有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用这些方法复习历史,也曾取得了好的成绩。于是近三年就囿于在这些方法里,没有改变。去年,我校的三位九年级历史老师教学都很认真,可我校的历史中考成绩却不可观,居全市的第11名。什么原因?我开始反思。学生基础差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可应该还有另外一些原因。去年中考试题很难,很多学生不会答题。试题灵活、难度较大已是一种趋势,那在这种趋势下,老师该如何上好历史复习课呢?今年32日,我组织举行了伏口镇九年级历史教研活动,让善于动脑、反思的龙朝华主任上了一堂历史复习示范课,然后几位历史老师评课,共同探讨历史中考复习怎么弄,怎么提高复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后来,我又多次去听他的课,通过学习、交流与反思,感觉历史复习课,如果做到了以下几点,就是高效课堂。

一、     研读考标,分多层次落实知识

每复习一个单元,首先得让学生看看哪些考点是识记目标,哪些是理解目标,哪些是运用目标。学生明白考点的目标后,就分层次让他们掌握。识记的考点只要再认或再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等,很容易,只要学生熟记就行。并且,这个层次的考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或者是材料题的第一小题,比较简单,学生能够直接写出来。理解的考点不仅要识记,还要学会概括、归纳和整理,要把握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等。这个层次的考点大多出现在材料题里,一般是第二、三小题,学生需分析、理解、比较才能做出来。当然,也有一些出现在选择题里,但会转上一两个弯,学生得动脑才能做出来。运用的考点,不仅要识记、理解,还要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及作用与影响等,要能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等。这个层次的考点大多出现在材料题的第四、五小题,例如,概括共同作用、归纳发展规律、得出经验启示等,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学生明白考点的目标,就能有的放矢地复习。老师要重点点拨“理解与运用”的考点,可有些老师恰恰弄反了,把识记的考点作为重点,花大量时间,这种方法不可取。

二、     以生为主,培养学生思考习惯

在复习中,老师们常常会犯两个错误,一是不敢放手,不敢让学生自主复习,而是喜欢带着学生从头至尾把考点过一遍,并且眉毛胡子一把抓,从不突出重点和难点。二是复习停留在知识的识记层面上,没去想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曾记得去年中考前,李振所长来我校指导工作,听了我的一堂复习课后,指出了两点不足:一、老师点拨时间过多,给学生自主消化、思考时间较少。二、提的思考题没有深度,还不足以培养学生很好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他的建议非常中肯,今年,听了龙主任的课之后,我感触更深,于是,我开始减少点拨时间,而去设置一些能开启学生思维的思考题。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起步》,先让学生看考试要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和“武昌起义”是识记,“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地位、作用及主要代表人物”是理解,“洋务运动”是运用。然后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识记基本知识点,老师再给出六个探究题让学生思考:1、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2、怎么理解“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3、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4、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与文艺复兴有何异同?5、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其实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请问向西方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6、中国人民在近代对救国与民族复兴进行了探索,走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革命之路,请你分别列举一个事件。这些探索最终都失败了,说明了什么?(有何启示?)最后学生展示,老师点拨。这样,就让学生理解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以及几个事件之间的联系,能让学生适应试题灵活的趋势。

三、点拨到位,注意事件内在联系

老师的点拨,切忌泛泛而谈,或者重复简单的知识点。老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点拨,要点拨到位。要引导学生透过事件的现象看本质,要注意事件的内在联系,要形成一个个历史知识的体系。老师或用知识网络结构,或用时间轴来帮助学生形成体系,这种方法挺好,学生很喜欢。比如,复习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程》,龙主任就是用时间轴点拨的。他先在黑板上画上一根射线,端点标示出1949年,学生就明白这是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再标示出两个重要的时间点:1956年、1978年,让学生知道1949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78年后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然后让学生理解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有五件大事:政权的建立即新中国的成立,政权的巩固有抗美援朝(1950——1953年)(御外敌)、湘西剿匪(1951年)(镇内敌)、土地改革(1950——1952年)(得民心),还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53——1956年)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历史可概括为“一个错误,两个失误,三大改造,四个人物”,一个错误指“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两个失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四个人物是指“‘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是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引进来最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了海南岛经济特区。然后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的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走出去两个最典型的事例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他在画时间轴讲述事件的时候,还把各个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讲清讲透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不再是零碎的东西,而是能从整体上去把握。

四、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现在的历史试题,非常灵活,要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有些能力,就得靠多做题来培养。所以,老师只要点拨重点难点,其余时间就让学生识记和练习。老师要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平时点拨题目的时候,多讲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抓关键词,用排除法,复杂题目简单化等。一般情况下,学生抓对了关键词,就能做出正确答案。有时,抓关键词和排除法结合使用,正确率更高。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做这题的时候,教给学生解题思路与方法:首先找出“黑人”“农奴”“自由人”等关键词,就会知道答案与“人”有关,那就可以排除掉AB答案,然后再根据“农奴”一词去判断,就能得到正确答案D。“复杂题目简单化”是种什么方法呢?就是当看不懂题目意思的时候,就去找最熟悉的词语,然后看四个选项里的哪个答案与之相符,就选哪个答案。例如,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A平型关大捷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嘉奖电的内容因是文言文,不能理解,

就感觉很棘手。老师可以教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方法:找出三个人物“蒋介石、朱德、彭德怀”,然后去看四个选项的哪个答案与这些人物有关。通过一一对照,四个选项与“蒋介石、朱德”无关,而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与“彭德怀”有关,所以就选C。当然,这种方法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没有帮助,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对基础较差、想要多得几分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好办法,不妨投机取巧一回。

 非选择题的解题答题步骤是三部曲: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材料,找出关键语句,最后据此得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目的答案,只要从材料中找原文,所以要多提醒学生认真阅读材料,这是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材料五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问:根据材料五思考,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学生从材料中找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句话,就能做出正确答案“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一些问题,根本不需要阅读材料,只要在问题中找出关键词语就能得出答案的,也要多训练学生。如:哪次会议挽救了红军和党,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看到“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马上就能得出答案“遵义会议”。而对于主观题,一定要多训练学生结合所有材料,宏观地看待问题,或者找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这个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只能慢慢培养,最关键的,是在平时的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只要学生形成了一些历史观,做这类题就不觉得很难了。例如,有个非选择题,三则材料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相关事迹,最后一个问题是“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部分学生就能紧紧抓住三位伟人的贡献去思考,得出感悟“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有部分学生从三则材料中找出共同的词语“民族独立”来谈自己的感悟: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当然,如果结合以前我介绍的一些方法(制作课件、整合知识,进行学法指导等)来复习,可能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