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年至2015盖棺论定,2016继续炒

 hyefeng 2017-04-07

三千年至2015盖棺论定,2016继续炒

2015-12-31 原创 欢喜得自在

(六)《孙子兵法》+李世民+诸葛亮,子孙千年长

终于到了最后一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小朋友不知道裹脚布了吧,问度娘)。如果第七点,是以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夸大的粉丝传记来体现姜太公业绩突出,那这一点的论据就详实多了。


有人,而且是一等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等大咖,千年不绝;

有专著,涉及军事兵法、道家等多个流派;

有地方,景点、庙堂、城市等;

有民俗,涉及到南方北方,婚丧嫁娶等。

我们一项一项的来展开慢慢说,茶还是咖啡?额,其实还可以加点花生瓜子,香烟槟榔,自备!切,那你废什么话啊!


先说第一个人,此公以一国之尊的身份,居然号称是姜太公转世,也是醉了,皇帝也要搞邪教?不,他很正派,口碑也很好。你应该听过,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即位,那正是隋末十八路反王搞的天下大乱(《隋唐演义》看看),外边突厥等势力还都挺大,有事没事就来找茬儿啊。国家内外动乱,还要发展经济,咋办?BOSS李脑洞大开,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他居然自称他是姜子牙的化身!然后,就在磻溪(陕西宝鸡,就是姜太公垂钓那地方)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子牙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


这个太公庙,有点像后世的品牌理念旗舰体验区,难免炒作之嫌,不过终究成本挺高,与姜太公的炒作水准不可同日而语。


神奇的是,唐太宗得偿所愿,真的来了一大帮足可安邦定国的文臣武将,是否真是姜太公显灵?有可能,什么?不科学?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证明什么东西存在,没法证明什么东西不存在。科学的原始精神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那亲你去求证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嘿嘿。


再说第二个人,唐玄宗,没错,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凑齐了。唐玄宗也一样啊,他前面一堆女强人啊,千古女帝武则天,什么韦皇后太平公主,老李家都快被杀光啦。他做皇帝好难,饿虎架不住群狼啊,母狼更可怕,额,有点措辞不当,反正就这意思吧。


这位胸有大志啊,而且一看他祖上,奥,原来祭祀姜太公就能搞定,这个炒作点子很好,那就玩大点儿咯,于是他就在便于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他还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我们一般提汉唐雄风,其实唐朝人想的是周汉雄风,我要做周武王,我要做汉高祖!真是有追求的好青年啊,点赞!


不仅如此,他真搞的很正式,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太公显灵,赐予我力量吧,我是××!(设计台词)现在年会喊口号,都弱爆了。


这么玩下去,想不升级都不行啊,因为不能经年累月重复啊,于是八年后,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额,武成王不是黄飞虎吗?那是小说啦,黄飞虎多一般的名字,显然不是啦,哈哈,比外貌协会还可怕的名字协会。


以名取人这事儿还真不稀奇,比如晚清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他其实是第二名啦,赶上第一名名字惹到慈禧太后不开心,那一年直隶省还大旱,为了讨个好彩头,他就成了第一,成为“第一人中最后人”,历史一定记住他。


还有,武圣人不是关羽关云长吗?这名字也很好啊,而且多威猛。唐朝以前是姜太公啦,宋朝皇帝追封关羽居多,明朝关羽的封号正式有“圣”这个字。总之,从唐太宗开始,这就是皇家的特权,总的看起来,佛教道教关羽都不是主尊,也都是佛道老大或者祖师册封的,比如关帝成为伽蓝菩萨是天台宗创立者智者大师(隋炀帝佛学导师)封的。


姜太公在小说里,那可是封周天诸神的啊,这个调子高多了。


第三个,是一群人。有鬼谷子,就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的老师,他四个徒弟一出来,天下形势大变,纵横家嘛,靠嘴巴就能搞定一切。

有孙武,就是后世《孙子兵法》的作者,这个不必多说,大家都知道,谁还不会说一句“知己知彼”呢?


有黄石公,就是张良的老师,张良知道吧?老爷子搞笑,扔个鞋让他捡,反复扔,张良这前辈就是有耐心!最后终于在一个天光微亮的清晨,得到一本秘籍《太公兵法》,也有说是《素书》。


有诸葛亮,这位也是大家都知道,也是神乎其神,什么火烧赤壁借荆州不还,六出祁山四十九盏灯续命等等吧。那么,跟他对着干的就是司马懿,还有当时的曹操呢,也难说就没有受到影响。


还有北宋以后历朝历代的军事从业人员,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好吧,其实我也没法统计。主要是《武经七书》当中,姜太公的著作《六韬》是必读课本,课本不学好,挂科不得了。于是乎,就像《愚公移山》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后继有人,多了去了。


除了专业从业人员,很多著作和文学作品都时不时提到姜太公,比如孔子讲“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你看按照儒家的宗旨,太公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楷模,评价真高。比如唐朝李商隐等历朝历代的文学家,都多次提到姜太公,多有赞美之词,略去不表。


历史上,对这位炒作之王的定位,多为“兵家鼻祖”,这个我有话说。小说中,太公学道于昆仑山元始天尊,后世民间太公庙的陪同人员,除了有一些军事家,更多的反而是神仙,比如吕洞宾、真武大帝等高阶神仙,甚至山东淄博市重建的姜太公祠更是道家指定活动场所。我老家以前盖房子,写上梁大吉,也是“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些都说明到了现在,对老百姓而言,学术的定义其实没什么要紧,什么家都无所谓啦,总之大家觉得你够厉害,请来保佑我咯!


在中国,牛人的命运大概都难逃神化和演义,以至于跟正史大相径庭。很多学者专家出来写文章讲,貌似中国人真是不学习啊。这个事儿也难说,比如有人讲康乾盛世,有人就说那是历史大倒退;有人讲《四库全书》好,有人就说编书不如毁的书多,还无良篡改;有人说黄巢、张献忠、洪秀全是正面角色,有人说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问我历史上的关羽,我没兴趣知道,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讲的关羽我喜欢听,周瑜是小气包还是肚里能撑船关我什么事?


三千年了,姜太公到底如何,其实大家都没个谱,专家也不过是那些只言片语的资料,反而是一部《封神演义》,让姜太公的炒作在两千多年后再掀高潮。以前讲历史会说明一切,时间会告诉你真相,如果这个结论正确,姜太公的真相在哪里?后续历史的真相在哪里?在正史吗?如果是,恐怕早就没那么多的撕逼打嘴仗了。呵呵。


其实我只想知道,姜太公真的封神了吗?如果是,我的选择很简单,赶快去陕西宝鸡烧香!三牲酒礼多多益善。


话说当年,宝鸡、岐山我还去过多次,据说武王伐纣犒赏三军的酒一直传承不绝,就是所谓“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是不是传承不绝不清楚,起码产地上一致,反正当时他们的品牌手册我是这么写的,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写《封神演义》,有什么关系呢,好喝就好,喝点酒指点江山,思接千载正合适啊。

写到这里,八点都说完了。您满意了吧?不满意可以找我投诉,私聊。


看官,您说他是不是炒作之王?其实钓鱼也未必菜鸟啦。


我们无从看到姜太公清晰的面容,只能从各种传说故事、遗迹遗物等去依稀的回望。


当初他的封地齐国,现在的山东,依然人丁兴旺,财源广进。大家在茶余饭后提到此公,多多少少觉得一丝敬畏,脸上有光。够啦,各位富贵人杰,三千年太长了,三百年后,诸君安在?谁还记得?


额,没法好好聊天了。有人追求天长地久,青史留名,有人只在乎生前舒坦,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甚至活着这事儿,李白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那就怎么开心怎么来嘛。

想想姜太公的炒作行为,您想炒作点啥?




后话:6发发完,2015年也就过去了。回头看看,是不是距离理想更远了?是不是依然没有希望?哈哈。难受了喝点鸡汤,怎么开心怎么来。这年头骗子多,坑多,雾霾多,但是好心情要更多奥。祝福您阖家幸福,来年万事如意,兴旺发达!


难忘今宵 李谷一 - 世纪歌典1978-2000(5)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