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认识的颈动脉支架(终结篇) | 焦力群的 Zine 专栏

 雨林医风 2017-04-07

我所认识的颈动脉支架(终结篇)

特别声明,1.这些只是我截止到2016年底的认识,材料科学发展迅猛,我个人认识也很有限,肯定有很多疏漏,2.相关的资料和照片很多来自文献或厂家资料,不代表个人观点,3.不代表任何商家利益,始终认为,讨论支架的优劣不是说哪一个好或哪一个劣,目的是要让医生知道,什么样的病变选择什么样的支架

上一回,我们讲到颈动脉支架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并发症,因为上周很忙,没能继续说书,今天继续,争取结束这个话题。

支架术后晚期有哪些并发症呢?首先就是再狭窄,作为CEA的'竞争对手',CAS的再狭窄率一直是其弱点,我们看看在那些对比两种技术的试验中,支架的再狭窄率有多少?

貌似挺高的,长期再狭窄能到10%了,比较难堪的一个数字,我们医院统计的两年再狭窄率是6%,但因为中国病人的随访并不是非常系统,我也只能打一个问号了。那可能的原因呢?

这只是以我的理解的总结,不一定全面,归结下来,可能源于医生,材料和病变三个方面

这是我们遇到的再狭窄所显示的模式图,粗浅见识不成系统,只是推测而已,分别对应了最常见的可能因素,再看几个病例

这个病人比较倒霉,外院支架后3个月就出现了再狭窄,家属不再信任那家医院??,再狭窄主要集中在支架的远端(红色箭头),我们感觉位置比较高,就选择了二次支架,使用wallstent支架,完全覆盖原来的支架和狭窄范围,但很可惜,10个月后再次出现再狭窄,还是在支架远端(紫色箭头),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

感觉自己就像这只猩猩,总是差一点??,究其原因可能是内膜增生,但最后也不得而知了,因为家属也不信任我们了,不知道去哪里三次治疗了??

这又是一个类似病例,中年女性,没有危险因素,术后仅三个月就再狭窄了,同样考虑内膜过度增生,有了前一个教训,我们选择了剥脱,但最终成为我唯一一个没能做下来的剥脱手术??。术中从胸锁乳突肌开始就是广泛粘连,拉开胸锁乳突肌我就傻了,整个动静脉一点也看不到,我的面前是均匀白色的一片'厚玻璃',没有任何组织间隙和差异,手术刀切过去,连渗血都没有,奋战了两个小时,几乎都是在看,完全没办法分离,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分辨出周围的神经,只能放弃了,好在我们留取了部分标本,结果是广泛炎症和纤维化组织,最后还是回归介入,植入了一个药物洗脱支架,考虑到球扩支架在颈部有可能挤压变形,所以完全放置在前一个自膨支架内,相当于有一个屏障,随访还是挺满意的

这是放疗后狭窄的病人,狭窄集中于颈总动脉,支架后一年就出现了症状性再狭窄,同样是内膜增生可能性大,这次我们选择了切割球囊,没有二次支架,7年后复查也还是满意的,说句题外话,放疗后及颈总动脉狭窄患者,似乎支架再狭窄要高的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同感?

这是支架后2年再狭窄的病人,我们做了剥脱,可见支架内有内膜增生,但并不多,更多的是脂质沉积和斑块内出血,这是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这些年,我们差不多剥脱了近100例支架再狭窄了,最多见的病理表现就是大量炎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强化他汀的抗炎作用是否会有效呢?

再狭窄与支架类型有关系吗?这是国外一个单中心研究,显示开环支架术后再狭窄或闭塞几率达到23.9%,而闭环支架近5.9%,但样本量并不大,而且小于50%的再狭窄有时候是很难评价那么准确的,最重要的是,所有病例都进行后扩张,是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呢?

这同样是一个再狭窄的病例,支架后三年就出现再狭窄,但因为全身动脉钙化严重,导引导管根本无法到位,只能放弃,又过了三年,病人多次梗塞,生活状态已经越来越差了,没办法只能考虑剥脱,但原来的支架居然是60mm长度,远端已到了颅底,只能勉强切除部分支架,再植入一个新的闭环支架。

回顾问题所在,也许第一次处理时,对于这种严重钙化病变应该首选剥脱,即便是支架,也以闭环支架后扩张为宜

这个病人是我自己做的,当时植入了wallstent,术后管径还可以,但三个月复查,发现支架居然掉下来了??,支架剥出来,确实缩短在颈总动脉内,颈内动脉完全是没有支架的,回头去看,错误选择wallstent可能是原因,颈总动脉直径如此之大,wallstent在下端无法固定,上端同样存在无法固定的问题,导致滑脱

这是文献中的报道的病例,双侧颈动脉分别在术中和术后出现支架移位,而他们使用的是开环支架,作者分析与西瓜子理论有关,但我是很不理解

这是另一种机制,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与支架覆盖不足有关,斑块破裂溢出并形成血栓,正如下面这例

一开始的支架覆盖不足,导致8个月后重度再狭窄。

综上所述,颈动脉支架存在诸多争议和悬而未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听到很多理论和假设,这些所谓传言,应该如何看待呢?

想一想平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大致归纳一下,但这些问题我也没办法回答,只是提出自己的理解,肯定很多是不对的,这个困惑恐怕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 关于后扩张导致支架断裂

支架断裂有一些少量的报道,还可以归纳为5型

一般认为在断裂后,再狭窄的几率会显著增加,但什么样的支架会断裂呢?

仔细分析一下支架的结构,在后扩张时,断裂的可能性应该是不同的。编织支架由于其纵向的变形能力,断裂机会不大,而且还可以改善贴壁性。有的支架连接杆是弯曲的,可以部分缓冲后扩张的压力,也还好。但有的支架是一根贯穿的连接杆,一旦断裂,支架塌陷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该有的支架连接杆与strut是设计在一起的,一旦断裂,恐怕很难维持一个支架网格的自膨能力,再狭窄的机会可能更大

  • 后扩张导致栓塞

这是很多前辈告诫我们的'网兜兜豆腐'理论,也有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但其实不同的支架可能是不同的,相比严格不允许后扩张,可能我更倾向于利用预扩张和后扩张调控术中血压,当然,前提是允许后扩张的支架类型

总结下来,后扩张到底好不好呢?自己斟酌吧??

  • 关于支架的大小

还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颈总动脉8mm,选什么样的支架?还记得之前说过的径向支撑力吗?你希望大还是小呢?而且不同的支架植入不同直径的血管,网格是有明显变化的,想多一些,应该不难做出选择

  • 关于球囊的大小

有的医生习惯用很小球囊扩张,有的用比目标直径略小一点的,该有的从小到大逐渐增加??,估计最后谁也无法说服别人,只是我们应该知道各自的优劣,就个人而言,比较反对多个球囊逐渐增大扩张,感觉有一点画蛇添足

  • 分期支架降低出血?

这是挺流行的一个做法,比较符合医生的推测,据说可以降低过度灌注,继而减少出血,最早是十几年前少数日本医生开始使用的,但有几个问题,出血等于过度灌注吗?这是一例典型的过度灌注,有多个时间点核磁,TCD和灌注成像的佐证,但病人没有出血,只是术后一过性的无力,几天后缓解,这样的情况确实并不非常少见,但出血是很少见的,而且我见到的类似讨论的病例,基本都没有灌注影像的证实,个人是不太认同过度灌注导致出血的

很多人总是祭出泊肃叶定律,血管直径改善一倍,血流增加8倍,但这是刚性管道的流体力学定律啊,颈动脉可是人体最有代表性的肌性动脉了,你以为它是吃干饭的吗?人家很有力的,可以改变调控血流。第三,如果我们尝试用临床试验去证实分期治疗也是很好的,但样本量恐怕很大很大,粗略算一下,我估计很难完成的,这还没算上分期治疗的劣势呢,单纯球扩以后局部血栓形成的几率,远端栓塞的几率,这再加进去,恐怕4万样本量也打不住了,而且干扰因素太多,从方法学上来说,这种小概率多混杂因素的事件,不太适合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来评价

比较了一下我们与欧洲冠脉的临床研究,似乎出血率与冠脉支架后类似,这真的是过度灌注吗?

  • 药物洗脱支架

有朋友问我,颈动脉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如何?我是心存疑虑的,首先,十年前曾经做过药物洗脱支架在颅内的动物实验,血管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虽然不严重,但确定是有的,化疗药物经由颈动脉这么粗大的血管进入颅内,确定对脑组织没影响吗?如果缺乏有效动物实验,这样的支架是不应该被批准在人体的,所以除非逼不得已,我是不会采用的。第二,药物洗脱支架抑制内皮的修复,会不会带来很多的栓塞事件?冠脉可能不太担心,但脑循环呢?第三,我们看到颈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几率并不是非常高,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的呢?确定有这个必要吗?

看看冠脉的结果,DES植入颈动脉,你肯定要面临单抗还是双抗的选择,长期双抗?确定不会增加脑出血吗?

  • 支架可以终生使用吗

很遗憾,现在真的不是终生使用的,FDA的评价标准是能够耐受至少10年,主要在于头颈部的运动和血管搏动可能导致支架的疲劳性损害,所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检测,包括疲劳试验,或CFD评价,10年后呢?估计大部分支架是没问题的,也希望是没问题的。


终于写完了,洋洋洒洒,也不知道哪些对哪些错,自忖学识有限,不敢付诸印刷,只能在自媒体自娱自乐了,但确实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提请各位医生更加注意疾病和治疗的细节,病人的安全有赖于我们不断的学习。

非常喜欢John Lennon,把他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