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新宇:回字有六种写法

 timtxu 2017-04-07

杨新宇:回字有六种写法


拜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所赐,中国人都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但具体怎么写就没几个人知道了。其实孔乙己的学问还不够,因为回字至少有六种写法:


[囘囬逥廽迴廻]回


我想鲁迅先生应该是知道六种写法的,让孔乙己说成四种是有意为之。当时有点学问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后来就没人知道了。


还有比回字更多的,一个字有七种写法:

本来记一个字就够了,现在要记七个,太麻烦了。下面这个字比较有趣:

看,把“我”和“鸟”上下左右怎么写都是“鹅”字,都不算错别字。最后一个不是鸟字旁,也是和鸟有联系的偏旁,比如“雉”。

这些都是异体字,就是一个字多种写法,都有人用,读古书都要会。我们今天阅藏也会遇到,也得都认识。


前几篇文章都在吐槽简体字方案怎么不好,其实我不是完全反对简化,繁体字本身有缺点,有改进的必要。比如异体字,我就觉得异体字增加了学习难度,应该标准化成一种写法。古代印刷不便、交通不便,一个字会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写法,受技术条件限制,古代难以解决,只能大家多认几个字。现在已经有条件统一,没必要保留异体字了。我甚至认为可以把佛经中的异体字都换成标准繁体字,这样改动很小,但读起来会顺畅得多,因为很多怪字难字,其实就是某个常见字的异体字。


异体字肯定是需要标准化,港台也都做了。再做一定简化其实也有空间,只是当初设计者太鲁莽太仓促,如果当时保守点或认真点,只把一批偏旁和字根简化,并按规律把带这些偏旁的字简化,完全可以搞出一套简化度达到现在的70%以上,同时完全不破坏汉字逻辑结构的方案。写起来虽然麻烦些,但可以借助汉字构造规律记忆,总学习难度反而降低。学会后再把简化规律一学,立刻就可以认识繁体字,可以和传统文化无缝对接。如果这样做,那么港台人都可能会接受,因为繁体字确实写起来麻烦。现在这个方案,只能糊弄只学过简体字的人,没有对比也不多想,对比之下没人会认可的。


杨新宇

2017年3月26日星期日

阅藏分享73

相关文章:

1、全中国性价比最高的课程

2、大众阅藏:繁体字速学课

3、猫咋成犬类了?

4、鳖咋成鱼类了?

5、杨新宇:简化有笔画指标吗?

6、杨新宇:简化范围预先圈定了吗?

7、杨新宇:一个来历最复杂的偏旁

8、杨新宇:强行拆散汉字逻辑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