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居安岭:即将消逝的“黄泥房”

 森林茂 2017-04-07

行走在安岭乡,几乎在每个幽僻的小山村,都会有大片的黄泥房。一个个有老屋、有古树、有石阶、有小溪、有故事、有原住民的村庄……

安岭的主老街,两边大多是黄泥屋,中间小桥流水,一颗巨大的银杏树似乎是一位沧桑老人,见证着这个独特的地域,仍保留着农耕社会的印痕。

随着农村经济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开始掀起建房热潮,特别是近5年来开展广泛的新农村建设,黄泥房开始受“冷落”,村民开始下山移民,这些错落在竹海绿水间的老屋,目前只有40%的居住率。

青壮年都在外打工、经商,留守村民收入依靠山林经济、来料加工,绝大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老屋、小村、老人,他们折射着自然村落在当下尴尬、无奈的现实,但长远看,黄泥房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景观价值,代表着亲近自然、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正是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的魅力所在。

一方面是村民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一方面是黄泥房和自然村落特有的保护利用价值,呈现一个“活态”的黄泥房和村落,不仅仅是建筑的修复,更重要的是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