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融合根伴C形根管1例

 青红 2017-04-07


融合根伴C形根管多见于下颌第二恒磨牙,在下颌第一恒磨牙则少见。国内外关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融合根及C形根管发生率的统计研究较少。Demirbuga等使用CBCT对823颗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根及根管进行研究时发现:融合根的发生率为1.68%,C形根管发生率为0.85%。

 

融合根及C形根管的形态目前主要通过对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研究得来,其形态一般有两2种,一种为锥形或棱柱状的牙根伴单根管;另一种为在牙根的舌侧或者颊侧有一纵沟,牙根的横断面为C形,其根管系统为C形根管。

 

本病例中的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融合根的形态属于后者,均为舌侧有一纵沟伴C形根管。本例患者既往没有口腔疾病治疗史,排除了由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因各种原因缺失而由下颌第二恒磨牙自然移位或是在正畸治疗时牵引移位代替其位置的可能。融合根及C形根管的发生可能与牙齿功能退化、牙胚发育过程中上皮根鞘未按时在特定部位完全断裂有关。

 

本例患者为女性,下颌第一恒磨牙牙齿全长较正常值偏小,而第二恒磨牙为正常双根,那么推测本病例的发生可能与前述因素均有关。融合根及C形根管的诊断在临床上一般多依据开髓后的根管探查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根尖片来判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牙科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本病例中利用空间分辨率优异的CBCT,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不同部位横断面影像上清楚地显示了该融合根的舌侧纵沟及连续C形的根管。C形根管内具有复杂的根管系统,根管治疗时不易进行彻底的预备和充填,在临床上是一个治疗难点。

 

Ordinola-Zapata等通过具有C形根管的离体下颌第二磨牙的研究认为:C形根管系统不管使用哪种充填系统都很难获得可信的充填,牙胶在根尖1/3段充填封闭性最差。如何提高C形根管的治疗成功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目前,普遍使用的镍钛根管预备器械如Pro-Taper以及新型镍钛器械如SAF、Waveone等,配合预敞根管上段预备技术、超声荡洗、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与次氯酸钠联合化学预备、热牙胶加压充填技术等通过研究被证明能有效提高C形根管的治疗效果。

 

下颌第一恒磨牙在恒牙中萌出最早,牙面窝沟形态复杂且承受较大的咀嚼力,极易发生牙髓及根尖周病变进而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本病例的出现提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统可能会有不同于寻常的较大变异。熟悉牙齿的牙根及根管形态并了解其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完善而有效的根管治疗。

 

来源: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5月第42卷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