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医案系列之治疗误治后的感冒病例一则

 369蓝田书院 2017-04-08
  • 曹然医生医案#精彩医案# 导读: 感冒作为外感病的一种,是最易发的一种疾病,初发时如能正确治疗,常常是“一剂知二剂已”,而若是失治误治,却常常会引邪入里,加重病情。临床上经常遇到被失治误治后的感冒,今整理曹然老师治疗误治后的感冒病例一则。


  • ___________________ 高某,男,13岁,2015年7月12日就诊。发热3天。患者3天前感冒,发热38.5摄氏度,伴有头晕、口渴、口干、咽喉疼痛、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精神萎靡等症状。肌肉注射退热针,静脉输头孢类无效。寸口脉浮,关部脉无力,舌淡苔白滑,有齿痕。 曹然老师说,对待外感表证,服用退热剂或者抗生素不愈者,应当仔细审视,是否有表证未解的同时又有阳气损伤,波及太阴或者少阴。该患者感冒后肌注退热针、静脉输头孢类,使阳气损伤,出现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太阴证和精神萎靡的少阴证。处方如下:柴胡20克 桂枝20克 干姜30克 天花粉30克牡蛎30克 炙甘草15克 白术20克 茯苓20克陈皮10克 清旱半夏15克


  • 3付药6天量。上药,干姜砸裂,加水煮取二分之一,去滓,药汤再煮取二分之一。饭前温服,日三次。 2015年7月19日复诊,患者自诉7月12日当晚8点服药,2个小时后热退,头目舒适,第二日食欲好转,咽喉舒适,大便稀溏、精神状态转好,感冒症状完全消失。 老师告诉患者家长,下次小孩儿感冒发烧,一定不能盲目退热,抗生素之类的药物只能打压人体阳气,我们用一点儿中药,顺势而为,帮助人体把体表的病邪排出体外就好了。这样感冒的症状自然就解除了。患者家长深深地点了点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传统诊疗中心 曹然老师精诚恒德中医传承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