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 请不要让丧文化掏空你的身体

 0拾贝0 2017-04-08

  二零一六年的夏天,葛优什么都没做就突然成了“网红”,只因为一张来自1993年的照片。那时的葛优还有头发,但和现在一样削瘦。他嘴边续着胡渣,一脸生无可恋地瘫躺在舒适松软的大沙发上。“葛优躺”就此红遍大江南北,活在众多青年的朋友圈里。

  “葛优躺”的走红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新时代下丧文化的崛起。这样一个仪表糟糕,而且行为举止也惹人鄙夷的角色,传递出来的就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却又想人生安逸的空想家形象。消极可悲甚至有点绝望的精神气质,却正好与有些90后年青人不谋而合。

  从“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到“感觉身体被掏空”,这些带有绝望性质的语言和表情图片得到无数年青人的追捧。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或许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只能是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这些形象表达了青年人对于现实再如何努力也难以打破固化的阶级的绝望—— 发展前景太过迷茫,前进的路太过曲折,我们洞悉并受困于自身的无能。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躺一躺,就这样,从躺尸到死亡。

  颓废的气质从头到脚,这样的形象跟所有年代所提倡的积极、健康、向上主流精神相悖论,但却在此时此刻,恰好跟这个时代青年文化无缝切合。很难说这些年青人就一定是极度没有安全感,但每一集都很沮丧的马男波杰克,各种形式的葛优躺和北京瘫,以及“我已经差不多是个废×”的表情包无不在传递一种颓废的丧文化思潮。

  想要声色犬马,却连卧榻之侧都难以逾越,就像一碗永远喝不完的“反鸡汤”,做一个生在90年代的社会废物。但青年人,请不要让丧文化掏空你的身体,即使这些充满负面情绪的语言是不较真的互相调侃、互相宣泄。不可否认,相比于刚从温饱阶段跨越过来的70后、稍稍尝到改革开放甜头的80后,90后所处的社会时期有些特别。

  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没有经济大萧条可以恐慌,但同时,这幸福的代价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阶级进一步固化。现实的压力通过各种媒介形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我们,最终以无力感的形式表现在以我们为主体的社交网络上。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哪一代青年人的奋斗群像没有成长的阵痛?

  所有的颓废、失望、生无可恋,都是时代下自我意识得不到认同的原罪,于是我们把负面情绪、犬儒的理想释放在网上。但是除了这些,生活还有美好的现实和远方的理想,还有肩上的责任和脚下的土地。我们常说身体被掏空,但被吐槽的学习和工作真的让你喘不过气吗?

  并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是梦想和自身能力不匹配,更多的,不过是无病呻吟的矫情和矫揉造作罢了。那些高呼着“我其实并不是很想活”的人并没有马上死去,呼喊着“我很累”的人第二天照样一如既往拼命加班,说着累感不爱的人其实最缺乏的就是别人的热爱。

  我们沉浸在丧文化,却又游离在之外,我们也可以适当消费丧文化,但绝不能被丧文化所左右。保持一个清静的内心世界,是一个青年应有的模样。

  (未来网评论员 程世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