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题的三大类型中的第三种——“怎么办”

 口力劳动者 2017-04-08

立题的第三种类型:怎么办?

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所以,我们总是在为各种事情确定目标,同时也在为实现目标而寻找方法、提出对策。只要涉及到方法、办法、方式、对策、措施、方案等内容需求深入展开的时候,我们就会以怎么办来立题。

如果说为什么这类立题,是基于当下存在的事物,我们朝过去去探寻原因的话,也即研究因果关系的话,那么,怎么办这类立题则是,我们建立了一个未来的目标,然后要确定在当下及未来的行动方案。

这其实也是一种因果关系研究,只不过是面向未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把当下及未来的采取的行动,当成最终目标即结果的原因。为了区别,我们最好把这种关系称为条件关系,即只要达成某种条件,就能得到某种结果。

怎么办的立题,要特别注意怎么办的主体,即要明确的主语,明确“谁”怎么办?因为不同的主体,怎么办的办法与措施是不一样的。

拿个例子来说吧。我一个做企业管理培训的朋友,曾经在QQ上问我“如何激励下属”,这个立题,形式上看是没有主体的,也就是没有明确“谁”来激励,这就是不合适的立题。当时我非常无语,没有回答他。对于这个话题,如果问:

老板该如何激励下属呢?

高管该如何激励下属呢?

主管该如何激励下属呢?

这三个针对同一问题的怎么办的立题,不同的主体,答案自然就是不一样。

当然,我们在许多文章中,会经常发现省略主语的情况,但这要分两种:一种是在特定的语境当中,读者明白所指主体是谁。?????一种则是作者自己的思维不够缜密或者混乱,无意识地省略了主语,并导致语意的含糊不清。

给大家一个特别的提醒,记住“转因为策”这个方法。假如你是一个贪官,你要写一篇忏悔书,先写“为什么自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个立题,你的答案是:第一,贪念太重;第二,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第三,自我膨胀,以为自己出了事摆得平。这是拿来回答为什么的。但是,当你给别人一点忠告,写“怎么保证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个立题,就套用这三个要点,把叙述角度变换一个就可以了。这种讲法很常见,叫作“转因为策”,也就是把分析为什么的原因,转化为说明怎么办的对策:第一,要戒除贪念;第二,要严于律己;第三,要看清自己。

如果各位在口才和写作方面有遇到什么问题的,也可以给我留言,我选一些来跟各位进行交流。后续给大家分享一些口才和写作的干货,关注我,继续跟我学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