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复工程】文献精读:下肢康复机器人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昵称36412783 2017-04-08

“医-工交叉”:一起来,未来




王娟,吴德.下肢康复机器人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J]. 2017,44(1).

脑性瘫痪康复机器人儿童

全文概述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组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我国脑瘫患儿高达200万,多数患儿需要终身康复。但是,我国的4万余康复技术人员中,超过80%服务于成人康复,脑瘫患儿的终身康复难以实现。

康复机器人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儿脑瘫康复治疗的负担,弥补了目前人力康复的不足。

步行障碍对患儿影响最大。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改善脑瘫患儿的下肢功能,帮助其独立行走,是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下肢康复机器人简介

第一台康复机器人样机(Handy1)1987年在英国的Mike Topping公司研制成功。目前,该类产品仍是世界上最廉价、有效的康复机器人之一。

我国康复机器人领域研究起步较迟,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的功能性电刺激(FES)和脚踏车结合系统清华大学研制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等。

康复机器人种类繁多,根据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身体姿态,下肢康复机器人大致分为四类:坐卧式机器人、直立式机器人、辅助起立式机器人、多体位式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能替代治疗师来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减轻治疗师体力劳动的同时,积累病人动态数据、分析治疗效果、优化治疗方案。患者在康复机器人的帮助下,可以更快更好地康复。

下肢康复机器人之康复医学原理

所下肢康复机器人都具有智能减重的功能。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密集的减重步行训练可通过诱导脑可塑性提高脑瘫患儿步行能力。康复机器人辅助患儿模拟正常步行周期,强化了外周深浅感觉的刺激,使患儿及早感受正常生理下的步态模式,有利于患儿步态训练的发展。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包括闭链运动与开链运动。

闭链运动

康复训练过程中,闭链运动不增加关节剪切力,协同多关节运动,刺激关节本体感受器,促进肢体运动和保护性反射活动的产生,可充分训练关节的整体协调性以及促进关节本体感受器功能恢复,从而促进关节稳定功能康复

开链运动

开链运动的剪切力大于闭链运动,肢体肌张力过高或肌力过低不应选择开链运动恢复功能,以免加重肢体负担。在康复后期,当关节的功能性和本体感受通过闭链运动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后,则可采用开链运动,针对关节附近的肌群进行训练。

下肢康复机器人之治疗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下肢康复机器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适用于各程度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康复的早期阶段即可投入使用,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提高康复效率。

诸多临床实验数据表明,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后,患儿的步行速度粗大运动功能测量的步行功能显著改善;短距离步行速度及粗大运动功能测量的站姿的最大改善;关节主被动运动幅度显著增加,肌力明显提高,肌张力显著降低。


缳亚有话说

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康复技术,它属于医疗机器人范畴。康复机器人又分为康复训练机器人辅助型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机器人:帮助患者完成各种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如行走训练、手臂运动训练、脊椎运动训练、颈部运动训练等。

辅助型康复机器人:帮助肢体运动有困难的患者完成各种动作,如机器人轮椅、导盲手杖、机器人假肢、机器人护士等。

目前中国医用康复机器人和二十年前的腔镜技术很类似。腔镜技术刚开始进入中国,第一批引入的是以三乙和二甲医院为主,通过数年发展,被中国医疗权威专家认可,现在腔镜技术已在全国各地医院遍地开花。若干年以后,医用康复机器人也会走进中国各地医院,为康复患者服务。


请在公众号后台消息中,

回复需要咨询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