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劳工节:过去和现在

 铁血老枪 2017-04-09
美国一年一度的劳工节。不像五一国际劳动节定死在五月一日,美国的劳工节是在每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所以美国劳工节那个周末一定是连续休息三天的长周末。

1882年9月5日美国第一次劳工节游行(纽约市联合广场)


美国国会在1894年6月28日通过立法,规定劳工节为首都和联邦属地的法定假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则是1889年在巴黎成立的第二国际决定的。这两个日子,都是19世纪末期美国工人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持续斗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
美国工人组织起来维护自身权益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1866年就诞生过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全国劳工联盟”(National Labor Union)。劳动妇女组织起来也很早,我在半年前的一篇博文(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中国)中提到的《妇女议事规则》作者沙特克的母亲就是马萨诸塞州洛威尔缝纫女工工会成员。该工会曾经在1845年派代表前往波士顿,向州议会投诉,控告她们不但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工时长、报酬低,结果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出面调查工厂的工作条件。
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1869年”劳工骑士团”(Knights of Labor)成立,其成员曾经达到过75万人。1881年成立了”有组织的行业和工会联合会”(Federation of Organized Trades and Labor Unions),后来演化为今天的”劳联产联”(AFL-CIO),劳工骑士团逐渐式微后

2010年9月6日费城的工会会员和支持者举行劳工节游行



也并入劳联产联。这些工人组织在各地组织示威游行和罢工,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改善工作条件。其中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大罢工及随后5月4日在干草市场的集会上发生的炸弹事件和军警镇压,以及对罢工和集会组织者的审判,无疑对后来确立劳工节有重大影响。
据劳工部网站介绍, 最早由谁提议在每年一定的日子举行游行和野餐聚会纪念劳工运动存在争议,但是多数意见认为是 “中央工会”(Central Labor Union)纽约分会秘书马修·马奎尔(Mathew Maguire)。马圭尔建议纽约地区的工人于1882年9月5日举行游行活动,并且首次提出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该项活动于次年9月5日再次举行,在1884年将活动日期确定为9月第一个星期一。中央工会各地分会纷纷仿效纽约,到1885年这项工人和社区的盛大活动已经扩展到全国主要的产业中心。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相继立法将这个日子定为劳工节。州一级议会立法纪念劳工节最早是俄勒冈州,该州于1887年2月21日通过劳工节法案,同年科罗拉多、马萨诸塞、新泽西和纽约州加入纪念劳工节的行列。到1894年美国国会正式立法之前,已经有31个州(当时美国共有44个州)将9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法定假日。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铁路建设出现热潮,类似二十世纪末的网络热和后来的房市热引起泡沫,到1893年铁路投资过剩,导致经济萧条,公司裁员减薪。位于芝加哥近郊的普尔曼机车车辆厂工人于1894年发动罢工,得到全国铁路工人的响应。克利夫兰总统以罢工中断联邦邮政为由派出军警镇压,数十名工人伤亡。为了弥补对自己政治上造成的损害,克利夫兰推动国会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劳工节。即便如此,他还是失去了工会的支持,没有获得民主党的总统连任提名。
美国的工人运动使得八小时工作制、伤残保险和医疗保健、职业培训、最低工资、失业救济和退休保障等成为美国职场的通行规范,同时也造就了一支勤劳、高效和极具创造力的劳动大军,打下美国国力领先世界的基础。

马里兰州贝尔茨维尔的埃里克·萨索夫和他的两个儿子利用今年劳工节假期在安纳波利斯附近的Sandy Point 州立公园海边钓鱼


时至今天,劳工节这一天还是工会、企业团体和政界人物发表有关劳动者权益、劳资关系和施政方针的一个机会。例如,今年奥巴马总统发布劳工节公告,赞颂美国劳动者的贡献。劳联产联负责人里查德·特拉姆卡(Richard Trumka)表示要”重建一个尊重辛勤劳动和强大中产阶级的经济体制”,而美国商会副会长兰迪·约翰逊(Randy Johnson)则认为企业和员工是同舟共济的关系,所以联邦政府对企业制定新的限制性政策法规会妨碍企业雇用新员工。
由于参加工会的人数比例已经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接近50%下降到2009年的12.3%,劳工节传统的政治意味逐渐淡化,人们更多把它当作夏末秋初的一个休闲假日。它还是多数中小学暑假的最后一天,家长带孩子们去海滩度假,亲友烧烤聚餐,或者像我一样,在电视机前观看大学美式足球新赛季第一周的重要赛事。就在昨天劳工节的晚上,近年来的后起之秀爱达荷州博伊斯州大(上个赛季结束美联社排名第三),在最后一分钟以33比30击败了我的母校弗吉尼亚理工(美联社排名第十),对弗吉尼亚理工师生和校友而言是今年劳工节的一大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