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悟痴 2017-04-09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李国利

【课前小知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导入新课】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课堂学习】

一、清明节的由来与发展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清明节”的得名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形成发展过程又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

1)融合寒食节习俗。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2)融合上巳节习俗。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拼音:fú xì,意思是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扫墓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清明节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假日。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现在清明节前往往通过周末调休的方式,连续休息3天。2017年清明节假期为42343天。

二、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其习俗丰富,除了扫墓、禁火,更有踏青、植树、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1. 扫墓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的节日。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礼,缅怀先人。在此意义上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传统节日中“知恩图报”的内涵,在不断提醒着现代人生前尽孝、薄葬厚养,学会感恩,并付诸实践。感恩、孝敬、爱国、励志,多种情感和精神交织在一起。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这也成为今天清明假期人们的重要活动。

3. 插柳、植树

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据说。清明插柳戴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世界风筝都——潍坊。潍坊市自1984年举办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每年举办一届。201111月,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将风筝会开幕时间定为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从2012年第29届开始,一直延续至今。2017年第3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时间定为415日。

5.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7.寒食

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我国古代由于清明禁火,所以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我国江南一带就用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便成了青团。

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春季是万物孕育的季节,与鸡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鸡蛋又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纷纷郊游踏青,煮熟的鸡蛋是便于携带的理想食品,这些都促使鸡蛋成为清明节的节俗食品。此有些地方还有“撞鸡蛋”的习俗,大家都会纷纷拿着自己家煮的鸡蛋逐一碰撞,图个好彩头,看谁的鸡蛋硬。

三、关于清明节的部分古诗词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 《寒食》(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5.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课后巩固与活动建议】

1.说说清明节的由来。

2.你知道哪些清明节的习俗?假期期间,你有什么打算?

3. 进行“撞鸡蛋”活动,同时想一想“撞鸡蛋”有没有技巧?(注意安全第一,热烈、有度、有序,积极观察、思考)

【温馨小提示】清明节如果外出,一定注意要人身安全和春季防火。O(_)O~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