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宏道阻风安乡河

 文山书院 2017-04-09
袁宏道阻风安乡河
□韩霆 胡国才

    袁宏道,湖北公安人,明“公安派”重要作家,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袁宏道因兄袁宗道去世,乃上《告病疏》,请假归。他筑“柳浪馆”于公安城南,终日与少时旧友吟诗作文,寄情山水。

    万历三十三年夏(公元1605年)的一日,袁宏道正与文友在后花园品茗论诗时,书童匆匆送来一封信,袁宏道急忙拆开一看,原是武陵文友邀他入湘游览。

    畅游山水,寻古探幽,是他一生的雅兴。他立即修书一封,应允择日启程。时至季夏,袁宏道吩咐书童收拾行装,别过家人,雇舟入湘,游览德山、桃源诸景。

    时光匆匆,转眼已到夏秋之际。正当袁宏道游兴正浓时,家人转来朝廷催他进京赴任的公文,袁宏道只好别过武溪诸友,乘舟北返。当舟行至安乡境内时,突然天气异常,风劲浪涌,北行艰难。袁宏道一时独坐舟中,冥思苦索;一时站立舟头,眺望远方。急切北返的心情和安乡沿途的风光交织纠缠着他,外界的风云和内心的律动一同袭来,激越处,他随口吟道:“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丈还。舟子已愁箭抬水,儿童又指帽儿山。”刚吟罢,书童称赞道:“老爷,好诗呢!”袁宏道笑道:“我要感谢你呢,若不是你指给我看前面安乡的黄山,我还作不出这首竹枝词呢。”书童傻傻地笑着,袁宏道却凝望着前方的黄山,另一首竹枝词正在孕育着。一会儿后,他又吟道:“武溪葱翠独称梁,正望黄山一点苍。三日风头两日雨,谢公昨夜拜梁王。”吟罢,书童又插嘴道:“老爷,我们迫切返回,是不是黄山的谢公昨天夜里去催了武溪的梁王呀?”袁宏道大加赞赏:“好孩子,你成了老爷我肚子里的诗虫呢!”书童谦逊着:“老爷,是您的诗通俗易懂,一点也不玄乎,我才敢乱猜的。”袁宏道若有所思地说:“这要感谢谪居朗州十年的刘禹锡呢。他在朗州期间,积极学习当地民歌,并把它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才有了今天的竹枝词。北返途中,我还要吟几首呢,以此感谢他老人家对诗词的贡献。”

    船在安乡河中颠簸前行,两岸大片的芦苇荡成了此时江南安乡别致的景色,芦花在风起云卷中漫天飞舞,覆满河面和原野,辛勤的农人在挥动铁镰,收获着一生的辛劳和喜悦。而此时袁宏道急切北返的心情丝毫没有减弱,于是另外两首竹枝词已在袁宏道的腹中瓜熟蒂落。诗曰:“芦花枝上水痕新,南市东村打白鳞。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离人。”“侬家生长在河干,夫婿如鱼不去滩。冬夜趁霜春趁水,芦花被底一生寒。”这些竹枝词清新明快,通俗易懂,实为“性灵说”最好的诠释。

    袁宏道虽阻风安乡河,但他收获了四首竹枝词。这四首竹枝词,后收入《袁中郎全集》,题为《竹枝词·时阻风安乡河中(四)》,同时也留给了安乡人民宝贵的精神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