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第一书9:《管子》,人类第一位思想家的遗著

 博览众长123 2017-04-09

 老徐 易经实修


管子是人类第一位思想,是老徐(微信公众号:易经实修)的重大发现,这个没有人敢提出异义,因为白纸黑字,人物的历史年代记述得非常清楚。但是《管子》是不是管子的著作,有人就提出不同意见。


但是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承认的:《管子》一书记述的是管子的思想和事迹。


管仲遗著说


以梁启超观点,只有从《管子》一书,才能准确认识和评价管仲。


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管子》的是《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其《五蠹》篇中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可见在战国末叶,《管子》书已传播很广。


西汉时期,《管子》继续广泛流传,贾谊、晁错、桑弘羊等政治家都读过《管子》。司马迁(约前145—前90)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详哉其言也。”“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


至汉成帝时,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受命主持校勘古文献,其中包括《管子》。他广泛搜罗了皇宫秘藏、太史府藏和私人藏书中的《管子》共五百六十四篇,经比勘文字、审定篇第、删除重复,最后定著八十六篇,并依例撰成上奏成帝的《管子叙录》一文。这就是流传后世的《管子》母本。


从古到今,官方都确认《管子》一书的作者是管仲。汉代刘向校勘的《管子》作者是管仲。南通大学管子研究所管怀进教授查阅清朝《四库全书》,《管子》著作者:“春秋管仲”。


晋代傅玄提出《管子》一书非管仲所撰,此后此种说法时有出现。近代以来,《管子》一书受到重视,关于《管子》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问题,学术界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起来大致有四种意见。


第一种是部分遗著说,持这种主张的有关锋、林聿时、乔长路等;


第二种是管子学派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张岱年、任继愈、余敦康、王德敏为代表;


第三种是追述管仲言行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赵守正为代表;


第四种是杂烩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罗根泽、郭沫若、冯友兰为代表。


梁启超在《管子传》中认为,《史记》关于管于的记载太少,欲了解管子,须读诸子书中的《管子》。《管子》书中虽有大量战国时人依托之言,但其中《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等篇,司马迁都称读过,并不是伪书。“度其中十之六七为原文,十之三四为后人增益。且即非自作,而自彼丰后,齐国遵其政者数百年,然则虽当时稷下先生所讨论、所记载,其亦必衍《管子》绪论已耳。”


关锋的《管仲遗著考》对《管子》书的编定和流传作了考证.他确定《经言》各篇和《外言》中的《五辅》基本上是管子的遗著,但不否定其中有后人掺入成分,《外言》其余各篇和《内言》各篇是管子思想和行事的记录,  而且信实可靠。


互动百科等总括学术观点称:“《管子》76篇﹐分为 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 4篇﹐《管子轻重》16篇。书中《韩非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诸篇﹐学术界认为是管仲遗说。《立政》﹑《幼宫》﹑《枢言》﹑《大匡》﹑《中匡》﹑《小匡》﹑《水地》等篇﹐学术界认为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


现行《管子》一书为汉朝刘向编定。在刘向校书之前,流行《管子》版本有多种,共计564篇,刘向校除其中重复者484篇,定著86篇,今亡10篇,存76篇。


这是学术界基本认可的观点。如果承认《乘马》是管仲遗说,那么《管子轻重》16篇也就是管仲遗说。因为在经济论述中,《乘马》是总论,是提纲,是经济纲领。《管子轻重》16篇是分论,一脉相承。另外,如同经济学的论述,不只在先秦,而且在管仲之后中国2700年历史中绝无仅有,管仲的法制思想,也是绝无仅有的。那么《管子》一书中《版法》、《任法》、《法法》、《重令》等一系列论法的内容,也应该是管仲遗说或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


以这种观点,不论“管仲遗说”或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其内容已经包括了《管子》的大部分篇章内容,也就是说,大家都承认,《管子》一书的论述和思想是管子的,《管子》一书是管子的遗作。后面的人可能进行过一些编撰、加工,但基本的东西还是管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