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雪的养生修身

 慧芸0 2017-04-09





大雪的养生修身

熊春锦

 


(一)意识的正善治

冬季的五运六气,运行的是肾智水炁与心礼火中液。这两种能量对于人们养生修身、提升智慧极有帮助。这一能量非常有助实现愚转智,以及智转慧。但是,由于意识属土,土能克水,特别是阴土能克制阳水,也就是说意识中的妄意能够制约水气智德(补肾)与太阳寒水(补心)这两种能量进入生命体内被吸收和应用;而大雪节气正是天道这一能量输布的峰值期,错过这一时间段,必需等候下一个年度周期律的出现,因此整个冬季“予善信,正善治”于意识极其重要。必需高度重视炼己,清除意识中妄意欲望、执着、妄想的干扰与破坏,净化心灵而使袭常不再助纣为虐,使妄意发作用,既阻碍水智能量的获得,同时也防碍心火真液的产生。炼己修心,心意清净是获能的保证,阳土正信的意识要真正建立。阳土能克制阴水,则能帮助水德能量的获得,有益于心身健康。

冬天万物萧杀敛藏,大环境缺乏生机,容易使人身心触景生情,心意处于低落状态,诱发疾病。改变情绪低落、心意萎靡的最佳方法就是:调整形体、调整心意、调整呼吸,达到松静自然的状态,养生修身而顺应万物归根复命的总法则。诵读黄老道德经典,太极修身而韵动身心,加强体育运动,消除冬季烦闷,保持精神愉悦快乐,恢复善正真的状态。

仲冬之月,身欲宁,事欲静。《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在冬季,生命偏重于静养。情志方面要心静意定,心态宁静、柔和而恬淡,以此收心养精。主要是做到放下过多的欲望和追求,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和思想负担。

(二)身识的正善治

⒈身体的保暖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过热,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⒉睡眠要充足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应当早睡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⒊居室要通风

冬季室内长期间关闭,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提高氧气含量,健脑提神。

⒋颈脖要防寒

冬天寒风很容易通过我们的颈部将寒气侵入到我们身体里,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等症状。因此,在寒风到来的时候,最好围上一条温暖的围巾以更好地保护身体。

⒌双脚要活血

每天要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拍打几条经络。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的气血,预防寒气从下肢侵入。

⒍大雪养生身识的预防

①预防摔跤:

冬季地冻湿滑,特别是下雪天,要注意防滑、防跌、防撞。建议骨质疏松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以在室内活动煅炼为宜。

②预防晨练症:

一些人具有晨练的习惯,但是在天气寒冷时却要注意,当身体并未适应冬天早晨露天外环境时,吸入的寒冷空气很容易造成寒气入血,直逼内臟而诱发心慌、胸闷或者低血糖反应。

③预防中风症:

对于血管弹性差而血压高的人,气温急剧变化,寒气内侵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家中应预备一支针灸针、急救药物,注意发现中风先兆,例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若现象不明显时服用相关药物促其改善,并及时就医,如果休克昏迷发生,在送医同时,家人则应当及时将针在火上烧过一下,然后迅速点刺昏迷者的十个手指尖,每个指头挤出一滴血,则脑压迅速降低,患者容易苏醒,病情不会持续加重。这种抢救既可能争得挽救生命的先机与时间,也能避免症状的持续加重与后遗症的难以恢复。这比呆候医生来抢救,以及在车上颠簸,将小问题折腾成重病情而难抢救要好得多。 

④预防心臟病:

冬季也是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易发季节。隆冬季节与冬末初春为急性心肌梗塞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因此,应当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睡前注意饮一杯温水,床头柜上应备有一支针灸针和相关心脏病药物,稍有前驱症状时及时服药,并饮适量水,及时就医,若发生昏迷休克,送医同时,家人应当及时运用针刺指尖挤血的方法进行早期家庭自救,此方法是中医危症抢救法,是以血载邪气排出而救性命,古法行之有效,不必怀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的体检。(注:以上所涉及药物使用,请详见正式出版书籍。)

⑤预防肺系病:

冬天的寒气经过皮肤或呼吸过量进入体内后,都可能引起包括感冒、咳嗽、肺炎、肺气肿、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鼻炎等,因此既要提高抗寒的抵御能力,同时要预防过长时间接受寒气的侵袭,损伤营卫能量而致病。

⑥预防烫伤:

冬天常使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但是他们对温度并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应当注意在袋外包裹毛巾预防意外烫伤。电热毯也不宜通宵开启,防止体液丢失过多。

⑦预防虚脱:

要避免长时间用热水洗澡,以及在过热的水中浸泡,丢失汗液过量将会违背冬为敛藏的生理变化机制,在短时间内不易自调而平衡,就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并口服温盐水适量,即能缓解虚脱。

7.大雪命体行为养生古法

①《灵剑子》导引法势:

以一手托膝,反折一手抱头,前后左右为之,凡三五度。去骨节间风,宜通血脉,膀胱、肾臟之疾。

②陈希夷仲冬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齿,咽液吐纳。

治病:足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肿、烦心心痛、黄疸肠癖、阴下湿、饥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目无见、心悬如饥、多恐常若人捕等证。

(三)十一月修养法

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卦复,复者,反也,阴动于下,以顺上行之义也。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是月生气在戌,坐卧宜向西北。

孙真人《修养法》:“是月肾臟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绝咸,补理肺胃,闭关静摄,以迎初阳,使其长养,以全吾生。”

是月也,一阳来复,阳气始生,喻身中阳气初动,火力方微,要不纵不拘,温温柔柔,播施于鼎中。当拨动顶门,微微挈之,须臾火力炽盛,逼出真铅。气在箕斗东南之乡,火候造端之地。

(四)口识的正善治。

1.大雪口识饮食养生概述

①语言及诵读养生修身:

真善美的语言,既利于自己体内的安祥和静,少生有害物质,同时也利益于别人。

每天选用老子《德道经》进行诵读,等于演奏生命的交响曲,无为而治,不言之教,最能利益于心身健康与智慧。

②饮食营养养生修身:

大雪时节的饮食调养是大雪养生的重要一项,但是需要正确分析体质的阴阳属性,从而调配相应的食品。一般而言要掌握阴虚与阳虚这两类的鉴别,然后再选取不同的食材或者药材使用。

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其表现为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脚心和胸心;还表现为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出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因而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芝麻、蜂蜜、百合、莲子、淮山、银耳、萝卜、白菜、茄子、莲藕、马蹄、菱角、香蕉、雪梨、甘蔗等,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以免化热伤阴。

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畏寒等,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桃、椰子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③食粥养脾胃:

冬季饮食忌避粘、硬、生、冷。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不宜过饱,以养胃气。冬季可以选择性地制作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小米粥、玉米粥、大麦红糖粥、青豆通草粥、车前子大米粥等富有营养的粥品,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营养调适内臟。

④多饮水补体液: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北方室内暖气偏高的环境,无形蒸发丢失水份较多。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⑤预防溃疡复发:

冬季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支配内臟的植物神经容易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使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产生或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冬寒之气还能通过口腔、鼻腔以及皮肤经络侵入脾胃,令寒气聚于脾胃不易清除,因此对于寒性胃痛,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2.宜食海带

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同时,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而每100克海带中含钙高达117毫克,含铁高达150毫克,正是人类摄取钙、铁的宝库。另外,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所以冬天吃海带对人体有重要的抗寒作用与保健作用。

3.海带药膳

皮肤湿毒瘙痒:

海带50克,绿豆50克,红糖50克,水煮服食,每日1次。

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

海带30克,冬瓜100克,薏苡仁30克,同煮汤,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次。

咽炎验方:

一斤海带,一斤白糖。干海带减为半量。

用法:海带用水洗净(干燥的海带则要用清水泡软),然后在烧沸的开水内烫一下取出,不可以煮熟,注意保持其一定的生脆性。开水烫过后取出,滤去水。加入白糖,如同腌制泡菜一般。腌制二、三日后吃此海带,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约取30克嚼服食用。

病程短而轻者一付、两付即愈,重者约三付除根。不必超过三付。

忌烟、酒、房事等灼伤阴津之事。诵读经典或太极练形若能进入口内生津阶段,即能不药而愈。

4.粥品:

大麦红糖粥:

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用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青豆通草粥:

原料:青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50克,通草5克,白糖少许。

制法用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麦为粥,加白糖少许,搅匀即可食用。

车前子大米粥:

原料:车前子10-15克,大米50克。

制法用法:车前子布包入砂锅内,煎取汁,去车前子,加入大米,兑水,煮为稀粥。

 

节选自熊春锦先生节气文化讲座《大雪修身与治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