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粉)

 panpan研报社 2017-04-09

一些刚开始喝“黑咖啡”的人总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以最快速且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挑出自己喜欢的咖啡风味?(豆种的选择)。


我觉得,在你决定惯常喝哪一种咖啡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几点:


咖啡豆烘焙度对风味的影响

咖啡豆原产地都具有怎样的风味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欢迎你在文末留言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起初,选择咖啡豆时要烘焙度优先。


浅-中度这样的烘焙度会保留更多的花果香气和酸度;中-深度烘焙会减弱咖啡的果酸的口感,苦的味道更浓一些,醇厚度也会加重;深度烘焙往上果酸的味道几乎是消失掉了,留下的往往是浓郁的咖啡味。


你可以在当地找一家咖啡馆,要一只中深度烘焙的咖啡豆,中深度一般还保留淡淡的果酸,在喝的过程中体会你是否能接受果酸的味道,如果接受度良好你可选择的余地就非常多了,如果接受不来果酸的味道,就得注意一下避免踩到味觉雷区了。


因为很多人不是太喜欢咖啡的果酸的味道,如果碰巧你也是这个样子,不妨在买咖啡豆时选择烘焙度深一些的,这样的咖啡合起来苦的味道会重一些,果酸弱一些,尽量避免触碰浅度烘焙的豆子,基本上就不会触碰到你自己口味的雷区了。


当然,有的咖啡豆即使烘焙度达到了深度也可能会有淡淡的果酸味。所有我说的这些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


咖啡果实,来源于摄图网


了解咖啡豆的产地信息,知味谱信息。


我觉得,咖啡豆的烘焙还是蛮有“刻板印象”的。比如,曼特宁通常都是用深度烘焙更能体现它的醇厚的特色;耶加雪啡的豆子通常都是浅中度烘焙,花香和果酸的味道更容易展现出来;一提到肯尼亚的豆子,嘴里就容易泛起酸味。


之前在一家咖啡馆喝过一只肯尼亚的豆子,入口后那个酸爽的味道至今想起来口腔里都会有唾液分泌。前些天自己烘焙了一支肯尼亚的豆子,用的中深度烘焙,小伙伴说像是在喝老陈醋。


所以,咖啡豆的产地信息应该要适当了解一下,这样你根据咖啡豆的产地就能初步在心里评估这个咖啡豆会大概有怎样的鲜明的风味特色,最后再结合烘焙度来选择,基本上就不会踩到味觉雷区了。


最近不大喜欢果酸味的小伙伴们喜欢上了乞力马扎罗的咖啡豆,中度烘培后会散发出甜味与清淡的酸味,深度烘培后会产生柔和的苦味,适合来调配混合。



初喝黑咖啡的你可以参考这条“路径”来挑选咖啡豆


选择中深度烘焙的“云南小粒”/'哥伦比亚蕙兰'/“乞力马扎罗”。这三个产地的咖啡豆,在中深度烘焙这个烘焙度上,会弱果酸侧重苦醇的味觉。及时你受不了果酸的味道,兑上牛奶也不至于会浪费了咖啡和你钱包里的钱。


如果你对弱果酸的接受度良好,接下来可以尝试一下“耶加雪啡”,埃塞俄比亚出产了很多品质不错的咖啡豆,只要你喜欢水果酸香,相信你会爱上这个产地的豆子。


如果你不喜欢酸,只喜欢咖啡苦苦的感觉,还要醇厚度好一些,就可以试试看中深度-深度烘焙的曼特宁、云南小粒、乞力马扎罗这一类的咖啡了。


不过,即使你只喜欢苦咖啡,不妨把好奇心留给一些非常不错的咖啡豆,毕竟我那不喜欢水果酸香风味的小伙伴在喝了一支入口后蜂蜜感实足的浅中度烘焙的瑰夏之后也连连点头称赞。


好了,今天就同你分享这些内容。希望我的一点点拙见能帮助到你!

End

作者,落叶,非执业心理咨询师,业余写文,喜欢拍拍花草,曾经是伪白领一枚,现专职烘焙咖啡豆。

这里有啥?

与心理学有关的小科普

不“鸡汤”的小故事

想要同你“喝一杯咖啡,谈一事”

愿做你的陪伴者

偶尔推荐电影及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