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胞免疫治疗中致发烧因素

 蓝调闲人 2017-04-10

  免疫细胞回输引起发烧是免疫细胞治疗中常见现象,单纯归结为免疫细胞激活及细胞因子风暴会掩盖很多重要的风险。除內源性因素外,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发烧呢?
  1) OKT3单抗。
  食药局警告:发烧(73%,其中2%体温升至40℃或更高),寒颤(57%)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呕吐,哮喘,恶心,腹泻及震颤,低于2%的病人在第一次注射后有致命性严重肺水肿。本品为异种蛋白,可诱发抗体产生,停药后再次使用时将限制其疗效,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等严重后果。再次使用者应谨慎,并事先进行鼠抗体检查。有变态反应史、过敏体质的病人,不宜使用本品。(资料来源:http://www./swsms/56.htm)
  目前市售的OKT3单抗基本上是科研级别,甚至用小鼠腹水制备,并通过蛋白A/G纯化获得,成本低至每毫克几百元。该方法制备的CD3单抗除上述副作用外,还可能导致鼠源性蛋白质过敏、病原体污染和其他风险。
  通过将OKT3抗体序列进行人源化改造,在保留其T细胞活化特性的基础上将免疫原性降至最低。改造的抗体经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并按GMP规范生产,经过多步纯化,才能真正做到无动物来源,无热原,无宿主蛋白质和宿主核酸残留,批次间一致性好,从而让临床研究更可控。
  CD3单抗无法通过洗涤的方法去除,磁珠法分离时,只能通过Biotin将抗体连同细胞一起从磁珠上洗脱。因此抗体产生的影响是临床应用中不可忽视因素。
  2) CD28单抗。
  目前市售CD28单抗为鼠源单抗,存在与CD3单抗类似的使用风险。请注意目前市售的CD28单抗大多只有结合活性,仅可用于T细胞分离。激活性CD28单抗是一种精心筛选的抗体,除能够与CD28结合活性外,结合后还能够激活共刺激信号途径,促进T细胞的活化与扩增。使用时必须仔细阅读厂家说明书。
  3) IL-2
  白细胞介素2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寒战,而且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亦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4小时体温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类感冒症状。因此在临床中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
  4) 干扰素
  发烧是干扰素常见副作用,一般注射会在2-5小时内出现发热、恶心、浑身乏力、头晕、头痛等类似于发烧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多在24小时后症状消失。免疫细胞治疗中干扰素可以通过洗涤步骤去除。
  5)培养基
  目前细胞治疗中使用的培养基不做医疗器械管理,实际应用中培养基成分无法通过洗涤完全去除,因此不能单纯考虑培养基的细胞扩增效果。
  6) 刺激用细胞因子等添加剂
  市售的细胞因子等添加剂基本为科研级别,按03版《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应用未获临床批准的因子等原材料,“应参照国家对应产品的质控药典提供质量标准,并对每批产品提供详尽的治疗检定报告”。除无血清无动物来源,高纯度,低内毒素等技术指标外,对安全性影响最高的是外源致病原的控制、宿主蛋白质残留、宿主蛋白质残留、异常毒性等指标。市售的科研级别细胞因子一般只做纯度、活性和内毒素等质控,使用时需要对其余指标进行检测方可作为添加剂使用。
  5) 培养容器、移液管等耗材包材
  2009年食药局将一次性血袋等产品归为高风险三类医疗器械管理。临床应用中可能接触血细胞的所有器材需要尽量选择可靠品牌,以保证无热原无有害溶出物。取用液体时应尽量用注射器操作。细胞因子应用西林瓶分装。
  6) 人为因素,如细胞培养过程中引起污染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