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刻画在墙上

 天宇楼33 2017-04-10

俞伟超学者在《中国画像石全集》的概论中,基本依照信立祥的分区法,将全国的画像石分为四大区域:山东至苏北、皖北和相邻的豫冀交界区;豫南至鄂北区;陕北与晋西北区;四川与滇北区。


连理树画像石


现今在研究当中普遍采用的是俞伟超学者的画像石分区的方法,即为将全国的画像石分为四大区域。

山东、苏北的画像石,代表汉画像石遗存有,长清孝堂山石祠、嘉祥武梁祠、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安丘董家庄画像石墓、徐州铜山白集画像石墓和画像石祠等。

豫南地区的画像石代表汉画像石遗存有,南阳石桥画像石墓、麒麟岗画像石墓、唐河针织厂画像石墓等。

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石,代表性画像石遗存有,陕西绥德王得元画像石墓、神木大保当画像石墓群、山西离石石盘画像石墓等。

四川地区的汉画像石,代表画像石遗存有,四川成都曾家包墓画像石、郫县石棺、简阳鬼头山画像石棺、芦山王晖墓画像石棺、乐山麻浩一号崖墓画像。


庖厨图,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壁画


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技法较为多样,雕刻技法主要有六种:减地平面雕加阴线刻、浅浮雕、阴线刻、凹面雕加阴线刻、高浮雕、透雕等等,其中减地平雕加阴线刻、浅浮雕、阴线刻最为常见。

而每种雕刻技法的工序和展现是不尽相同的。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即在平稳光滑的石面上,将物像轮廓外减地,使物像呈平面凸起,细部再用阴线刻出或用朱线墨线勾绘,如武梁祠的壁画像;


人物故事画像石,减地平雕加阴线刻


浅浮雕,即将物象的轮廓以外的石面进行减地,使得物象呈现出出弧状的突起,代表作品为东汉晚期的山东安丘画像石的壁画像;

    

山东安丘董家庄的汉画像石墓,奇禽异兽画像石,浅浮雕,山东安丘博物馆


阴线刻,图像内容全面用阴刻的线条来展现,典型例子为东汉晚期的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的画像石内容;


  山东沂南北寨村汉画像石墓,乐舞百戏·庖厨宴饮画像石,阴线刻


凹面雕加阴线刻,把物像轮廓内剔成凹入的平面,再以阴线刻划细部,如南阳杨官寺墓门扉画像以及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内的画像石内容;


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狩猎画像石,凹面雕加阴线刻


高浮雕,石面在经过减地后其物像的弧面浮起较高,物象的细部起伏较为明显,物象有较强的立体感,代表为山东安丘画像石墓的卧鹿像以及山东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的画像内容;

         

山东安丘画像石墓,人柱上的动物卧像,高浮雕,安丘博物馆


透雕,把物像的某些部分刻透镂空,使之类似立体的圆雕,如安丘墓中柱的人物像。

          

山东安丘画像石墓,人柱浮雕,透雕,安丘博物馆


汉代画像石中各种雕刻技法是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风格中的重要因素,每种技法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均有一种微妙奇异的效果,或者剪影式效果,或者立体效果,更甚者有透视效果。


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丰富,有日月天象、天神地祗、仙灵祥瑞、现实生活、历史故事以及各种装饰纹样,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习俗、礼仪、道德等社会生活和思想信仰的各个领域。画像石上还刻有文字榜题。


仓颉造字画像石,山东沂南汉墓博物馆


其中将庞大的汉代画像题材内容进行划分,可分为五大类型:汉代社会生产与劳作类;墓主身份以及现实生活及其环境类;神话传说与祥瑞星象类;历史以及孝子烈女故事类;装饰纹样类。


1、反映汉代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劳作的主体内容,如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生产为主题的画像。


 江苏徐州铜山洪楼祠堂,捕鱼图,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牛耕图,图中有扶梨耕地、随墒播种、举锄除草、挑担送饭等场景


2、表现墓主身份、现实生活经历以及环境的主题内容,如乐舞杂技、迎宾拜谒、宴饮、庭院、庖厨、乐舞、百戏、甚至建筑和民俗等。


乐舞百戏图,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壁


迎宾宴饮图,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3、表现当时神话传说、祥瑞星象的题材内容,诸如伏羲、女娲、日月、仙人六搏、奇禽异兽、灵瑞植物、山产玉璧、北斗七宿、星象图、日月同辉图等。


东王公、乐舞庖厨画像石,山东


神仙灵异图,徐州铜山洪楼汉墓出土


4、表现历史故事、孝子烈女故事题材内容,例如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荆轲刺秦王、孝子烈女故事、二桃杀三士、周公辅成王、高祖斩蛇、老莱子娱亲、孔子弟子图、晏子见齐景公、鸿门宴、伯乐相马、完璧归赵、仓颉造字、穆天子会见西王母、豫让二刺赵襄子等。


山东嘉祥武氏祠,梁高行割鼻画像石(拓片)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徐州汉画像石馆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拓片),武氏祠左石室后壁小龛西侧


5、装饰纹样题材,有连弧纹、齿形纹、菱形纹、波浪纹、连环纹、编环纹、有绞纹、鱼龙纹、斜方格纹等等。


二龙穿璧图(局部),睢宁县九女墩汉墓出土,减地平雕阴线刻


车马、十字穿环图,其中有连弧纹、齿形纹,徐州贾汪区大泉镇散存,浅浮雕

       

行龙交颈图,饰菱形纹、齿纹、幔纹纹等,贾汪区散存


汉画像石的庞大题材内容将当时汉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系统生动地再现,将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建筑、艺术、社会生产活动等种种方面全面而且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高度统一审美性和实用性,为后世全面研究汉代历史以及社会提供宝贵的图像资料。


楼阁双阙图(拓片),济南历城区全福庄出土,浅浮雕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风格,或深沉雄大,或引人入胜,或生动盎然。汉画像石创造出一个亦实亦虚的空间,将汉代社会上至思想信仰,下至普通劳作等内容通过平面形态展示给两个时空的世人观看。


出自于汉代民间画师、工匠之手的汉代画像石基于其作用和功能,会将墓主的大众日常生活作为题材,把平民身份的墓主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甚至是其生活环境中有的事物包括生产劳作以艺术的手法将其刻画在石面上,画师或者工匠在雕刻画像石时是将自己或者当时的大众平民对这个时代事物、思想、文化、社会环境等种种的理解一笔一刀地融入在其中,这一举措使得汉代画像石变得通俗化、大众化以及艺术化。因此,汉代画像石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拉近大众平民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拉近现今观者与汉代艺术的距离,让汉代艺术的美,汉代画像石的美能够在现今时代再次大放异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