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社群的概念捷径

 老沈阅览 2017-04-10

来源: WorkFace

知识社会中,概念的生成和运用,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其他生产工具。中国大规模的社会跃进和进化,概念普及来的快,也相对粗糙,大量新概念来源于海外,缺少本土实践的基础。我向许多朋友提议,用类似魔鬼字典的方式对新概念进行梳理。希望为当下和未来的社会提供一系列“基石概念”。也就是大家讲到这些概念的时候,对其内涵的理解相差不大,彼此都知道说的是什么,于是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意义的讨论和深度的探索。我认为这是大规模社会性共创的基础。

以下是我的一份演讲提纲,截取其中部分,帮助伙伴们理解什么是“社群”。

社群在中国的观念市场里,普遍地和社群经济,社群营销联结在一起使用,在线下地产成本高企,线上流量成本高企的现实下,从商者,创业者渴求低成本的获客方式,所以人们对社群的经济价值,社群的营销价值特别感兴趣。

但同时,人们也失去了对社群本身的关注,鲜少有人关注社群是如何形成的,大多数人把新媒体中的“粉丝”当做社群来看。人们也常常把活动营销的行为,当做是做社群。

当然人们还是有本能的常识的,比如人们不会真的把人民广场二号线地铁里奔涌的人群当做社群。

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或者一组涵义,加上了一个恰当的命名。了解了社群是如何命名的,我们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理解社群的方式。

一般地,我认为“社群”是根据现象描述来命名人类的某种群体现象。社+群,这两个字就是体现了现象。

如果我们从本质去命名这个现象,我就会称之为“共同体”。

人类从远古时期就结成部落,社会,共同生活。从利益,价值观,信仰,兴趣等不同方面,结成共同体。

广义社群就是社会本身。从人类,国家,文化面都可以去理解大大小小的社会形态。

我们平常理解的生活中的兴趣结合的可以视作狭义社群。

我把社会按照两种结构形态描述出来,供大家了解社群所存在的环境容器。

右边叫做“棋格型社会”,从农耕文明而来,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源,所以边界疆土影响生存,于是人们的整个社会形态受到影响,大家都在划地盘,占有资源。显著的行为模式是竞争,对抗。社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人们容易陷入棋格模式。人们默认“零和博弈”。

左边叫做“离散型社会”,这其实是社会进化的本来面目,社会的各种要素,彼此有关系或者没有关系,构成了不断成长膨胀的社会现实。科技发达,互联网,移动,大数据,智能等等,都带来了人们对社会更为离散化的认知。这种社会形态里,充满可能性,大量意外的成长空间,人们偏向于联结,共创,探索新空间,新可能,偏合作而不是竞争。当然冲突必然存在,但冲突是良性的张力,而不构成非此即彼。

作为类组织,又不是纯组织的社群,在离散型社会中大量存在,发展。

假如社群是一个细胞,这是内外三层包裹的细胞,最内圈的细胞核是Commitment,社群成员之间基于共享的价值观,会的社群有承诺,没有承诺就无法形成社群。俗话说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其实社群也是如此,其内核在“心”。

内核的外圈是Communication,也就是社群要有沟通交流的机制,让彼此的沟通交流普遍的最大可能地发生,没有沟通,就无从构成社群的联结。

有了内核的两个C,才会形成社群,也就是人们所看到的社群现象。

百度翻译可以把这几个共同词根的词找出来,大家看一下含义,就理解什么是社群,社群和那些特征相关。

如果对一个社群进行切片,最小单位是任意两个人的关系,而任意两个的人的关系都是二元的,就是A认为A和B的关系,和B认为B和A的关系,这二元的关系,构成了社群关系的一组,这一组关系就是社群的基本关系单元。

所以系统中每增加一个人,关系单元就会倍数,乃至级数增加。正因为此,社群才是丰富多彩的。

社群的三要素是个体,关系和共享价值,缺一不可。

这是WorkFace创业者社群的成长密码。有时间当面细讲。

这是WorkFace的社群三器,我们以这三种容器,承载社群中的关系。

因人欢喜,便如蒲公英,随风散去,

飘落在各个城市,与你相遇。

春分日,一候玄鸟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

而我,只等你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