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小调”背后的“秘密” ——大小调的构成原理

 王婧020 2017-04-10
作者:钢琴烈士
    西方古典音乐中最常用的调式就是著名的“大小调式”,他们分别是以C和A为起始音把七个基本音级按顺序排列形成的调式。这些都是音乐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恐怕任何一个学音乐的学生都对他们非常熟悉。然而因为这些概念太过简单,大家都认为这是显然的,让我们忽略了其背后的本源,而这种忽略本源的结果,往往是会造成概念混淆的。今天,我就要来和大家谈谈“大小调”背后的秘密。
C大调

    我们知道,常见的大调形式就一种,即从C音开始将七个基本音级由低到高排列,可能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也知道大调的构成方法(这多亏了《音乐之声》,大概谁都会哼唱几句《哆来咪》,尽管并没有多少人完整看过那部著名音乐剧)。大调恐怕确实是所有调式中最“自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需要看看泛音列的概念。

   这是一个以C为基音的泛音列。以小提琴为例,琴弦振动即发出声音,那么琴弦整体的振动就发出基音,即我们实际听到的音。而实际上除了整体在振动外,它的每一段(如琴弦的二分之一段、三分之一段)也在相应的振动——分段振动发出的音就是泛音。泛音与基音之间有机结合在一起非常和谐,不影响我们听到基音。
    观察这个以C为基音的泛音列,我们看到,C多次重复出现,除C以外,出现频率最高的是G和E,这三个音形成了一个以C为根音的大三和弦,恰好与大调的主三和弦完全吻合,这也是我说大调最为“自然”的原因,因为泛音列是自然振动产生的结果,完全没有人为因素。
    大调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只有一种基本形式,然而小调却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令人纠结,很多初学乐器的学生都难以很好掌握几种不同形式的小调,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小调并不符合泛音列的规律,是一种人为产生的调式,因此这种调式相对于大调来说非常不稳定,有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小调最基本的便是“和声小调”了,它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大调式”的一个变形。其主三和弦变成了一个小三和弦,色彩完全改变,但保留了大小调式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导音”。导音是第VII级音,它与主音构成的小二度保证了它具有唯一倾向于主音的重要特性。是不是想起来了?“和声小调要升高VII级音”,这句鬼话曾经困扰了多少学生,现在我换种说法——“和声小调也有导音”,是不是就明白了?
a和声小调

    然而和声小调的导音并非完美,因为它使得VI级音与导音之间形成了增二度,作为小三度的等音程,增二度听起来却不那么舒服,似乎有点不受待见,因为它阻碍了旋律的发展,使得旋律在第六级音与导音之间断开。为此我们又想出了新的办法,那就是通过改变其他音级来避免这个增二度。我们看到,升高VI级音之后,属音(V级)、VI级音与导音之间恰好都形成了大二度级进,这很好地解决了旋律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小调称为旋律小调。
a旋律小调

    但是我们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旋律上行时,旋律小调的形式符合旋律发展进行的要求(级进,没有增二度),也符合和声进行的要求(有导音),最关键的,它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小调(主三和弦是小三和弦)!然而在下行时,如果仍然维持这种形式,我们会发现以由高到低的顺序形成的“主三和弦”(即主音、VI级音和下属音(IV级)形成的三和弦)是一个大三和弦!这意味着旋律下行时,我们会有大调的感觉!好在这也并不难解决,如果在下行时全部采用基本音级,我们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保持了小调的本质。因此,我们把下行时全部采用基本音级的形式称为“下行旋律小调”,相应地,之前那种旋律小调就被称为“上行旋律小调”。当然了,“上行”或是“下行”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并非“上行旋律小调”就只能在上行时用,这可不是绝对的。
a下行旋律小调

    讲到这里也许熟悉基本乐理的朋友会发现,我似乎对一个叫做“自然小调”的概念避而不提,而这个概念好像在各种乐理教材里都提到过。对不起,我认为“自然小调”并不存在!正如我所说,“小调”本身就是大调式的一个人为变种,“大小调式”说来说去都是一种调式,属于同一体系,小调又何来“自然”一说?当然,你也可以把之前提到的“下行旋律小调”定名为“自然小调”,这我没有意见,但是这种命名会不会有点让人混淆呢?
    至此,大小调式都有了系统的、明确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些概念极为简单,然后它背后的本源却并非是这么显然的,而追根朔源显然有利于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音乐不同于科学,但仍应当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堆砌基本概念和死记硬背非但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会影响对问题本质的理解。而多问几个“为什么”,才可能推动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点击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