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陆泽文化系列:王之涣与衡水

 大陆泽文化 2017-04-10


            王之涣与衡水

  王之涣,(688-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期间,赋《宴词》、《送别》。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典故:恩爱夫妻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诗词: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4、《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5、《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6、《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