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强调听力的活动。 它让学生透过身体反应来过滤、思考他/她听到的讯息。 原本是一个很适合班导师带学生认识自己,学习尊重别人,接受、了解人与人可以不同的一个活动, 但是我觉得它也可以运用在我们的语言教学中。 实际操作 老师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圆圈。老师又一系列的问题要问学生, 如果学生同意就往前跨一大步, 如果很同意可以是两大步, 如果非常同意则三大步, 没有意见的可以维持不动, 反对则往后跨一大步。 学生不可以也不应该找自己的朋友跟他们一起往前或往后, 因为这是个人的反思, 做完第一个问题后,要学生彼此看看全班其他同学都站在哪一个圈子上。不说话, 就是观察,除非老师问, 否则就是安静不说话地做这个活动。 问题可以是下面任何一个:
问题真的可以随老师来定, 如果您必须做一个班导师, 问题可以比这些复杂多了而且往往是用英语来带动。但是当它是以汉语来操作时,老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能力 , 我尽量放学生能懂的问题,而且我还可能用 CHINGLISH, 例如:你 wish 有很多兄弟姐妹吗? 因为学生必须往前走或原地不动, 他们会认真的听并反应。 告诉学生这无关对错, 只是一个机会去反思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二个问题问完的时候, 要全班看看身边有谁跟自己一样站在同一个圈子里, 看看谁给我们相同, 谁又不同,again,没有对错,只是去看别人跟我们不一样,有没有意外发现原来某某人跟我们相同或不同,提醒学生不要说话, 就是看。 即使对初、中级班学生而言,中间可以穿插一些问题,例如,在问学生会两种以上的语言的人中,如果有人会三种,让他们告诉大家,他们会什么语言。又例如问学生你喜欢一个人在家吗?问喜欢的人,她/他喜欢一个人在家做什么?这些都是他们可以掌握的语言能力。 老师在问题最后,可以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这个活动,为什么? 问他们有没有观察到原来大家都有不同的圈子,有时候重叠,有时候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让他们诚实面对自己的想法,勇敢做一个跟别人不同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很独特。 这个活动不要做太久,15内分钟就该结束,但如果学生很小,动作很慢,20分钟是没有问题,不然太辛苦,学生也无聊了。这是一个结合辅导+语言的活动, 不一样,但值得一试!希望您喜欢。 关 于 本 文 作者:Jessy Tu |
|
来自: Jasu527wh8sg52 > 《Jessy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