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 伍钢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7年3月23日) 放射治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放疗参与的时机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临床预后。 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危险分层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模式。李晔雄教授建立的预后模型,是在5个独立预后因素的基础上,将患者分成低危和高危组。5个独立预后因素分别是:年龄、东部协作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DH)、II期和III-IV期、局部肿瘤侵犯。 对于早期低危的鼻腔NK/T细胞瘤患者,单纯放疗的5年总生存(OS)率为88.8%,放疗联合化疗并没有进一步提高疗效,因此对于低危患者可以采取单纯放疗的治疗策略。 高危患者中,放疗后巩固化疗显示出比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单纯放疗更好的5年OS率(72.8%对57.3%、57.9%),因此对于高危患者,建议采取先放疗再化疗的治疗模式。 放疗的剂量是肿瘤局部控制的关键。研究表明,NK/T细胞淋巴瘤的局部控制率(LRC)、PFS、OS均与放疗剂量显著相关,目前推荐的放疗剂量应大于50Gy。 根据目前的NK/T细胞淋巴瘤的靶区勾画指南,病变位于一侧鼻腔时,同侧的上颌窦应完整的包括在CTV中。但一项最新的基于患者MRI影像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窦内侧壁是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侵犯的高危区域,而后、外侧壁是肿瘤侵犯的低危区域。这提示我们:CTV覆盖完整的上颌窦不一定是必须的,当然,这需要将来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通过对比2015年和2016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方式,发现以下变化:2015年指南建议,对于I期的患者,应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与预后有关的一系列危险因素,若存在任一危险因素,则考虑化疗与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否则可考虑单纯放射治疗;2016年的指南中,对于早期(I-II期)患者,除了不适合化疗的患者以外,均要考虑化疗与放疗联合的方式,更加强调化疗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