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美乡村

 新干老农 2017-04-10

当我们谈论民俗旅游时,谈些什么?

2017-04-10唯美乡村

民俗是由人民大众创造的、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乡村中这种异域和异族的个性,往往更为强烈,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信仰及禁忌等行为规范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可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当我们在谈论民俗旅游时,谈些什么?

对此唯美乡村研究中心认为,可以从民俗旅游的特点,深入剖析民俗旅游。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与大家交流学习:

1、自然性

自然性是指民俗风情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无论是民族的饮食、服饰还是礼仪等,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生活的真实反映,所以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一定是与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共存、相辅相成的。例如南方种植水稻的地方,有自己的农耕文明;在放牧的草原,有自己的游牧文明;在靠海捕鱼为生的渔家,有自己的海洋文明。

2、地域性

地域性是由民俗的地区性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民俗地区性很强,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民俗事项都有地区的限制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就是民俗的地区差异性。地域民俗的魅力在于它是独有的,某地域的民俗,其环境和氛围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创造出来的。如在云南过傣族的泼水节和在杭州过泼水节,这两种情况给人的意境和氛围是完全不同。正因为地域民俗这种独特的,为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民俗环境、民俗气氛,这才使民俗旅游产生了诱人的魅力。

3、民族性

民俗是由各民族大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我国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居住地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异大,在物质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方面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禁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心理状态,客观上构成了民族差别的特征。由此而展开的民俗旅游活动,民族特色突出,独特性强,因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4、文化性

文化性由民俗的文化性和旅游的文化性所决定的。民俗是一种悠久的文化传承,我国民俗泰斗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简要的说,是世界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是最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旅游活动能给旅游者带来文化的享受,使旅游者处处感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旅游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享受为主的人类文化活动。旅游者不论其以何种动机外出旅游,都不可避免地接触东道主社会的文化。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亦如是,就算旅游者因为自然风光到乡村来,也会受到乡村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

5、参与性

参与性指的是旅游者在民俗旅游活动中的经历和体验。在民俗旅游活动中,以民俗事项作为吸引物和承载物,激发游人的兴趣,通过游人亲身投入,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的心理,获得有别于惯常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如到乡村去,乡村的斗鸡、斗马、上刀山、射弩等民俗活动充满刺激和奇趣,游客的情绪被充分调动;醇香的过寨酒,独特的民族婚礼“背新娘”,浓厚质朴的民俗气息,都会让你荡涤尘虑,流连忘返。

乡村民俗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不只是单纯的自然景观。民俗旅游中游客往往被异域或异族中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前往当地进行文化旅游消费。当我们在谈论民俗旅游时,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了解民俗旅游的特点,充分演绎,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了解、尊重、欣赏彼此的文化差异,由此也就得到了民俗旅游的真谛。

专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场、民宿、农家乐经营者服务,任性打造产业链对接,缔造一个全方位的社交平台!

再不疯狂就老了,敬请关注微信weimeicountry(唯美乡村)获取最新乡村信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一切尽在掌握!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