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从内到外的修行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兽同体,善恶同心;人既有善良的欲望,也有邪恶的欲望,修行就是要把美好的一面发扬、放大,而把丑陋的一面压制、缩小。 人间就是名利场,也是人类实现欲望的战场。 就个人而言,不修行就无法与他人相处,无法融入社会,无法生存和发展。 人活一辈子,高高兴兴是一天,悲悲戚戚也是一天。虽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如果我们能将剩下的一二分容纳进去,那就是百分百的快乐和喜悦。 生活中,欢欣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那么,喜悦和快乐与什么有关呢? 这就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心境,一种豁达。 我们看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第二位就是他乡遇故知。 相应的,男女的相处,双方的欢欣能达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相见之后不管多长时间,都觉得良宵苦短。所以说,我们真正的快乐是从他人身上而来。这种快乐可以融亲情、友情、爱情于其中。 《易经》兑卦讲的就是,我们怎样去做,才能与他人达到和谐的喜悦状态。 《易经.兑》曰:“兑,亨,利,贞。”兑,就是欢欣、喜悦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心态豁达,才能快乐、喜悦地生活,有利于坚守正道。 在《易经》兑卦中,卦象本来是两个泽相叠,两水相交、相流。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如此。可以说,兑卦本身就是讲两个好朋友互相交流,心情舒畅喜悦的感觉。那么,相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易经》这里给了答案: “贞”就是要有正确的原则,即我们说话做事的行为准则。两个人在一起,如果连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都达不到,比如,诚信、礼仪等等。可想而知,这场谈话必然是双方互相算计的,比如,小人的谄媚、虚情假意和貌合神离等让人不快的感觉就会出现。 具体来说,我们要怎么做呢? 外柔处事,把握自己的言行 《易经.兑》曰:“初九:和兑,吉。”意思是,我们以和顺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双方都会心情愉快。 和顺的态度,这里指的是,我们以正确的行为、端正的态度与人相处。具体来说,就是刚在外,而柔在内。我们心中有自己的准则,但是,当我们遇到不同意见,可以依旧柔和与对方相处。 可以说,我们不必计较太多。人与人不同,每个人说的话往往都是一家之言,相处没有必要较真。简单来说,别人就是一说,我们就是一听。即使不同意,也没有必要非要和对方争论得面红耳赤。如果真的去计较,对方就可能以为我们在挑刺、找茬、拆台。 这样,一场本来高兴的谈话和交往,就泡汤了。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豁达为人,不必讨好他人 《易经.兑》曰:“六三:来兑,凶。”意思是,讨好取悦别人,结果多是糟糕的。 假意讨好从来不会得到你想要的快乐。对方也是如此,因为失去了真心实意,那么说再多的好话,别人也觉得不好听,听不到心里去。 我们看生活中,总有人不断地说别人好,取悦对方,但是,身边很少有好朋友。因为他说的好话别人都听到过,都是假的,自然也就远离了。相反,那些豁达做事、做人,真诚结交别人的人,不为讨好,只是一句真心赞扬,就会让人大为开怀。 不要从小人身上找快乐 《易经.兑》曰:“九五:孚于剥,有厉。”意思是,诚信地跟小人结交,很危险。 一个人如果把心意表达错了是可怕的。当我们把一颗真心送给小人,就只能等着小人一刀穿心而过。所以,我们与人相处,最好亲君子远小人,如果不能远小人,那么宁可面对真小人也不要与伪君子混在一起。 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把好的朋友分为两类—— 好的朋友是正直、诚信的,是恕人大度的,是知识广博的; 坏的朋友是谄媚逢迎的,口是心非的,花言巧语的。 与好的朋友相处,我们才能真正打开心扉,畅谈下去,心情必然舒畅。 与坏的朋友相处,双方都在小心谨慎地试探对方,掩藏自己,生怕自己说错了话,被抓住把柄而遭到打击,这样一场谈话下来就像一场战斗,身心俱疲,怎么会快乐? 喜悦只有分享才更喜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