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补肾元以治虚劳早衰

 看尽世态冷暖 2017-04-10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内寓元阴元阳,故为先天之本。

  肾病虚损虽有阴虚阳虚之别,但阴阳互根,久病常易相互累及,即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转而变为阴阳两虚,乃肾病虚损常见之候,故治虚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必须注意阴阳两伤,治疗须滋阴扶阳兼顾,既可促进生化之机,而又避免互伤之弊。张介宾氏有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之论,其意盖在于此,缘滋阴之品,其性多柔润滋腻,常影响脾胃之运化,易导致胀满腹泻; 扶肾阳之品,其性则辛温燥热,易伤阴液。故古人之制方,有于补肾阴药中加用助阳之品,如肾气丸、地黄饮子等; 也有于助肾阳药中加入滋肾阴之品,如大菟丝子丸,姜、桂、附、鹿茸与地黄等补肾阴药合用,意在从阴引阳,阳复阴生,以助化源之机,务使滋阴不碍阳,助阳不伤阴,故宜于虚劳久病阴阳两虚者。但阴阳两虚辨证时应注意其偏胜,如阴虚偏胜者,应侧重于滋阴,少加助阳之剂; 阳虚偏胜者则宜重在助阳,少加滋阴之品,力避只注意一面,而忽视另一面,方能达到补偏救弊之目的。

  病案举例: 郑某,男,47岁,干部,1981年10月15日初诊。

  病人素体弱,近半年头眩,少寐,常梦与女子交,阳痿,时遗精,精力不支,腰酸腿软,下肢冷,发落早衰,性欲减退,健忘,气短,自汗,经某医院诊断为“脑动脉硬化供血不全,性神经衰弱”。来门诊求治,脉象左右沉迟无力,舌淡,辨证为肾阴阳两虚,封藏失职,精髓匮乏。宜大补肾元,固精益髓法。拟方: 熟地100g,山萸50g,山药50g,菟丝子30g,枸杞子30g,仙灵脾30g,仙茅30g,鹿角胶30g,人参50g,附子30g,肉桂30g,冬虫夏草20g,巴戟20g,苁蓉20g,天冬20g,蛤蚧1对,龙骨30g,牡蛎30g,酸枣仁50g,甘草30g,黄芪10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10g重,每次服1丸,日服2次。

  1981年12月,1982年3月、7月3次复诊,服上方3料,阳痿、梦遗诸症皆愈,全身及腰膝有力,睡眠恢复正常,自汗消失,体力基本恢复,脉象沉而有力,已上班工作,远期随访,疗效巩固。

  本案即属阴阳两虚证,而偏于阳虚,故方中亦侧重于补肾阳,而辅以地黄、山萸、枸杞、天冬等滋阴之品,药仅3料,积年沉疴,竟获康复,可见阴阳并补之妙。近年来,张琪教授常以此法治疗男性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等证,疗效甚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