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資與理財

 Ray_Tsai 2017-04-11
台灣低工資的根本原因大揭密

這是因為台幣匯率遭到央行大幅低估

1.台灣為什麼工資低?

因為央行壓低匯率增加出口、壓低本國勞動力價格,給大企業和財團製造了很多低價「競爭力」

例如許多進口商品受匯率影響而變得更貴,損失的是消費者

而台灣貿易順差佔GDP比重太大高於德國、中國、日本、南韓,基本上是圖利廠商


相對他們就沒有動力產業升級和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只要台幣一升值

低毛利率的廠商就哀哀叫,他們不能夠在壓低勞動力價格出口競爭了


台灣人均GDP(PPP)接近德國

看看大麥可漢堡指數就知到台灣的匯率,和台幣的進口購買力被刻意壓低了2倍

在歐美國家打工一小時工資是台灣了3~4倍、時薪是400元~500元台幣以上

看看大麥可指數就知道,時薪130元廉價勞工當然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能賣這麼便宜了阿


2.另一個原因是「資本/收入的比值」提高

台灣資本存量是GDP的8倍 ,如果財富存量是GDP的800%資產收益率是5%代表什麼意義

有800%*0.05=40%的GDP被用在股息、房租、利息、地租等不工作、不勞而獲就能取得的現金流

也就是GDP中的40%以上是資本收益、另外50%才是工資收入,台灣國民所得中大部分都被資本家賺走


在二戰結束不久資本收入比只有GDP的300%, 只有300%*0.05= 15%的GDP被用於資本收益上,另外70%以上是工資收入、15%用於資本資出和資本折舊替代老化的資產

這點我過去的文章也說過

台灣財富排名690萬人是月光族230萬人有超3千萬資產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的全球財富吉尼係數
台灣雖然收入分配及尼係數只有0.34 但是財富分配吉尼係數是比中國大陸更高的高達0.65
另外台灣雖然人均GDP2.2萬美元
但是GDP(PPP)卻高達4萬6千美元 接進德國
這是因為台幣匯率遭到央行大幅低估
因為壓低匯率出口壓低勞動力價格,給大企業和財團製造了很多「競爭力」
例如許多進口商品都壽匯率影響而變得更貴損失的是消費者
而台灣貿易順差佔GDP比重太大高於德國、中國、日本、南韓,幾本上是圖利廠商
相對他們就沒有動力產業升級和提高附加價值,只要台幣一升值到接近1:29
低毛利率的廠商就哀哀叫,他們不能夠在壓低勞動力價格出口競爭了

出口的目的是為了進口更多商品,

長期壓低匯率和壓低勞動力價格來出口是沒有意義的,

就類似把東西拿去白送人一樣,

基本上央行是在圖利的出口大型企業,對大多數內需進口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都不利

因為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更貴了,






台灣的人均GDP(PPP) 超過日本、接近德國

然而我們的匯率被低估了兩倍

造成大企業壓榨廉價勞動力薪水低的現象

而且匯率被央行刻意低估也會導致企業不需要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根本就不利產業升級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國外工資是台灣3倍

那麼企業根本不用提高出口產品的品質提高毛利率和附加價值

直接央行壓低匯率 台灣廉價勞動力就可以有低價出口競爭力了

台灣的貿易順差/GDP的比值也是不正常的高,貿易出超達GDP的10%

台灣貿易順差每年高達500億美元這些錢都被出口型大企業和財團賺走

這就是壓低勞動力價格和消費者購買力,圖利出口型大企業的證明

由於台灣工資低內需消費就很難起來

台灣貿易順差佔GDP的比例遠高於德國、南韓、中國和日本

而外匯儲備4000多億美元,接近沙特阿拉伯、人口卻只有2300萬也是不正常的

舉個例子

例如台幣兌美元如果是1:15而不是1比31

那麼一隻iPhone和一輛進口汽車價格只有原來的一半

如果台幣1:15,那麼一隻全新iPhone只有1萬元台幣 、一輛汽車價格只有20萬台幣

麵粉、牛肉、國際原物料和民生必需品的進口價格也會只有一半

但是因為台灣央行壓低匯率圖利出口型大企業

本國中小企業和內需經濟就沒辦法發展起來

所以消費者購買力 勞工薪資被人為壓低了


2015 全球貿易大贏家,台灣排名全球第三

貿易順差高對誰最有利? 當然是大企業的股東和CEO最有利

他們會賺比較多的錢,但是相對的台灣的工資就很難上升

內需消費也很難起來,因為進口商品的價格太貴了、台灣勞動力價格也太低了

好好思考為什麼台灣人均GDP(PPP)相當於德國的4.6萬美元,但是工資遠低於德國4倍?




拼命出口的荒缪

  所有的國家對出口懷有一種病態的渴求,這種影響僅次於各國對進口懷有的病態恐懼。從邏輯上講,真的沒有比這種事情更矛盾的了。長期而言,進口與出口必然相等(這裏的進出口指「國際收支賬戶」裏的所有項目,包括「無形」項目,如旅遊消費、海運費用等)。有出口,才有錢進口;沒有進口,就沒有機會出口,因為外國人沒有美元可以用來買美國的產品。要想擴大出口,就必須有更多的進口,否則收不到貨款。要想壓縮進口,出口也會隨之被壓縮。所以,當我們決定減少進口的時候,其實等於決定減少出口。當我們決定擴大出口的時候,其實等於決定擴大進口。

  原因很簡單。一位美國出口商把商品銷往英國,換回的是英鎊。但是這位老兄在國內沒法用英鎊來支付員工工資、用英鎊來給太太買衣服、用英鎊買劇院門票。他需要美元來支付這一切。他拿著英鎊沒有用處,除非他拿去購買英國的產品,或者把手裏的英鎊(通過銀行或代理商)賣給美國進口商,讓他們用於進口英國產品。不管采用哪一種方式,在美國的出口以等量的進口支付之前,都無法實現銀貨兩訖。

  如果交易不是以英鎊,而是以美元進行,情形也會一樣。除非以前曾有英國出口商輸出產品到美國,並因此有美元積累,否則英國進口商沒辦法以美元支付美國出口商。簡單地說,外彙市場是執行結算性交易的地方,在美國,是將外國人的美元借項和他們的美元貸項沖銷。在英國,外國人的英鎊借項則和他們的英鎊貸項沖銷。

  任何關於外彙的教科書都找得到相關技術細節,這裏不再贅述。別看那些教科書總是被包裝得嚴嚴實實,其實裏面並沒有什麼神秘難解的內容,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每個人都必須賣些東西給別人,才能獲得購買力,才有錢去買別人的東西;只不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賣的是自身的勞務,而不是出售商品。國內交易大多也是通過銀行等結算機構,以注銷買賣雙方支票和其他支付的方式進行。

  在國際金本位體系下,進出口貿易差額有時靠交運黃金的來結算,但也可以用交運棉花、鋼鐵、威士忌、香水,或其他任何商品來結算。不過,在金本位制存在的時候,黃金的需求幾乎可以無限擴張(那時,黃金被公認為是剩餘的國際「貨幣」,而不僅僅是另一種商品),各國不像限制其他商品進口那樣限制黃金的輸入。(近年來,許多國家采取更嚴格的措施限制黃金的輸出,那是另一碼事。)

  有些人,在談論國內貿易時,又清醒又理智,但當話題轉到對外貿易,他們立刻變得又激動又糊塗。若把他們在對外貿易上極力主張或原則上默認的東西,移植到國內貿易上,會立刻顯露出其論調瘋狂愚蠢的一面,連他們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有些人認為政府應該大量貸款給外國來促進出口,而不考慮這些貸款有多少能收得回來。

  政府當然應該准許自行承擔風險的美國公民放貸到國外,而不應該設置任何障礙,阻止民間貸款給我們的友邦。作為個人,我們願意基於人道的理由慷慨解囊,資助貧困和饑餓的人。不過,我們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對外國人的資助,如果打著慈善的旗號,反而讓人覺得有商業目的之嫌,這就太不明智了。這只會造成誤解,導致將來的關系惡化。

  可是在主張對外大量貸款的論調中,「拉動出口」這個謬論始終占有重要位置。這個謬論說:即使有一半(或者全部)的貸款變成呆賬,得不到償還,我們還是會因為這些貸款而受益,因為可以強勁地拉動我們的出口。

  那些用於幫助外國購買我們產品的貸款,要是拖欠不還,就等於我們拿產品去白送,這是明擺著的事實。一個國家不可能靠無償的商品輸出而變得富有,這樣做只會使這個國家變得更窮。


  把這種說法用在個人或私營公司身上,沒人質疑其正確性。如果一家汽車公司貸款5,000美元給一個人買等價的車子,而這個買家最後沒有償清貸款,那麼這家汽車公司不可能因為「售出」這輛車子而增加收益。它損失的是生產汽車的成本。如果汽車的生產成本是4,000美元,而買家只還一半的貸款,那麼這家汽車公司的淨損失是4,000美元減去2,500美元,也就是1,500美元。壞賬造成的損失,並沒有從它的銷售業績中賺回來。

  對於私人公司來說如此簡單的事實,為什麼用於國家,那些聰明人卻會犯糊塗呢?要認清這種交易,需要人們把眼界放寬一點。某個群體確實可以從中受益,而其他所有的人卻得為此承受損失。

  從事出口生意的人整體而言可以從中獲益,其利益相當於在海外的貸款呆賬數額。整個國家因此而蒙受損失是肯定的,只不過難以追蹤哪些人遭受了多少損失。私人放貸損失由放貸者自己直接承受,而政府貸款的損失,最後則必須靠加重稅負來解決。此外,這些直接的損失會對經濟造成不良影響,從而造成更多間接損失。

  從長遠來看,貸款收不回來對美國的企業和就業並沒有好處,並且是有害的。用於購買美國產品的貸款,外國買主的賴賬每多一美元,國內買主最後就會減少一美元。出口業受益的同時,依靠內銷為主的行業將蒙受損失,二者得失大體相當。長期下來,經營出口業務的許多企業,總的來說也受到傷害。比如,1975年美國的汽車公司約有15%的產量銷往海外市場,假如給國外貸款,出口量可達20%。但如果貸款收不回來,導致美國消費者的稅負加重,造成汽車公司的國內銷售額減退10%,汽車公司也還是無法獲利。

  重申一下,這裏並不是說私人投資者向海外貸款是不明智的,這裏要說的是,我們不能靠收不回來的貸款變得富有。

  基於這個道理,那些靠對外貸款呆賬,或者直接贈與外國的方式,制造出口大增的做法,才是愚蠢的。企圖通過出口補貼的方式拉動出口的做法,同樣愚不可及。出口補貼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出售產品給外國人,補貼部分等於白送。這是企圖靠送人東西來發家致富的另一個例子。


  美國政府不顧這些常識,多年來一直實施「對外經濟援助」計劃,主要是政府對政府的直接贈予,金額動輒高達數十億美元。這裏我們只對支持那些計劃的一種說法感興趣——可以「拉動出口」,進而維持美國的繁榮和就業。許多支持者信以為真,認為這是聰明甚或是必要的措施。這依然是靠送東西能讓國家致富的另一錯覺。被掩蓋的真相是:美國直接送出去的,不是出口品本身,而是用來購買產品的錢。雖然個別出口商有可能從國家的損失中獲益,但這裏還要扣除「對外經濟援助」計劃分攤給他們的稅負,剩下部分才是他們的收益。

  只看某項政策對某個特殊群體產生的立即影響,而沒有耐心或智慧去考察該政策對每個人造成的長遠影響,這樣的錯誤,我們在這裏又多了一個實例。

  如果我們真的去考察每個人所受的長期影響,我們還可以得到另外一個結論。與幾個世紀以來大部分政府官員所奉行的教條恰恰相反,這個結論正如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所說:對外貿易對任何國家能有利益,最終並不在於其出口,而是在於其進口。是進口,讓一個國家的消費者能以比國內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外國的商品;是進口,讓他們買到國內制造商不生產的商品(在美國尤為突出的是咖啡和茶葉)。總的來說,一個國家需要出口的真正理由,是賺錢來支付其進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