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意识到,我们许多人常常会为过去纠结不已。 我们纠结的事,可能是我们为之后悔的错误,可能是让我们自我感觉不佳的表现,也可能是我们不肯放下他人那样对待了自己,或对事情的结果感到沮丧。 “事实上,这些只是令人有些不快,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会如此难过、郁闷、生气或受伤,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些“故事”,向我们讲述著发生了什么。我们不能不想这些过去的事,它们不断在我们头脑中回放。 假使我们能够放下过去,专心致志于每个当下的时刻,情况会怎样?假使我们能解脱心的束缚,我们是否能发现,执著过去其实是在伤害自己,放飞过去才是关爱自己? 这些是可以做到的,尽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下面就是我推荐的方法,分为四个步骤: 第1步:看到伤害你的“故事”眼下,你感到某种痛苦或困难——愤怒、沮丧、失望、遗憾、悲伤或受伤。 留意这种困难,看到它是由你讲给自己的某个“故事”造成的。你可能会坚持认为,这种痛苦是由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头脑中的故事)引起的,但发生的事情已经过去,它消失了。这种痛苦却还存在着,它是头脑中的持续想法造成的。 请注意,“故事”不意味着“虚构”,也不意味着“真实”。在这种语境下,“故事”一词并不涉及好坏、真假或其它判断。这只是发生在头脑中的一个过程,看起来像是这样: · 你记得发生了什么事。 所以,只需要知道你有个故事,不用去判断它或判断自己。有人生故事是很自然的事,你只需要看到有这么个故事,并且看到它给你带来了困苦与沮丧。 第2步:观照身体的感觉接下来,你从头脑中的故事转向身体的感觉。你身体的感觉可能会是:胸部发紧,头脑发空,放射性阵痛,心区疼……林林总总。 锻炼自己面对身体的感觉:把注意力从头脑转移到身体上,通常,我们会力图回避痛苦的感觉。现在,勇敢面对它们。 用好奇心探索它:感觉如何?它位于哪里?它有所改变吗?你会发现,如果你情绪激烈,身体感觉也变得强烈。 多数时候,我们会看到,这并不是世界末日,我们可以忍耐这种痛苦。事实上,这只是令人有些不快,没有什么大不了。 保持友善和开放的心态。伴随着身体的不适,你会变得自在,这是一条勇敢的道路。 第3步:呼吸,放手像这样呼吸一分钟:你可以想像吸入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再向周边呼出平静的气息。 · 如果你感到沮丧,想像自己吸入一切沮丧,然后呼出和平; 这不是在挣脱困苦,而是拥抱它、吸收它。想着别人的困苦,会让你走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当你这样做时,你会感到放下了你的困苦。 ![]() 第4步:转向当下当你觉得你放下了痛苦,你不再陷入你的“故事”,而是转向当下,你看到了什么?你在欣赏它吗?你现在可以为面前的事物感恩吗?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当我们为过去发生的事情而踟蹰不前时,我们并没有在意当下,我们并没有欣赏我们面前的这一刻,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的心灵被过去占据了。 所以,当我们开始放下过去时,我们就在“清空杯子”,为它们注入“现在”。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感激此时此刻,而不再担忧不属于现在的事情。 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已经将纠结转变成一个快乐的时刻。 作者简介 李奥?巴伯塔(Leo Babauta)现居关岛,他是六个孩子的父亲,著有六本书,其中包括《少做一点不会死!》(The Power of Less)。作者在一年半前成立“禅习惯”(Zen Habits)博客,忠实记录他如何利用少的力量达成自我目标、健康养生和简单幸福生活的历程。不到半年,“禅习惯”即进入全球热门博客前50名,拥有200万订户。本文原载作者博客www.,有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