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和一个朋友谈起中医的思维,她说想到肝的时候,大脑中出现的是一副猪肝呢还是什么,想到一种中药的时候,大脑中出来的是一种植物或者动物的图像呢,还是什么其他的。这个才是学习中医之初需要构建的一个图像。也就是思维进行演绎的基本概念雏形是什么? 我说应该是感觉上的东西,比如想到当归就是那种甜甜的有点辣的味道对身体上的感觉,那种对元气的推动力量。这种雏形的概念所勾勒出来的一个象的建立,所以我建议学中药需要看中药大辞典,用丰富的信息建立这个象的基础概念认知的图像。当然亲自去品尝印证是必不可少的。而肝是一种对于生命力的扬升宣发的力量。中医中所表达的每种基础性的概念都是一种景象和力量,所以技术的最后本质上就是一个感觉和意境,将这些复杂繁琐的力量组合在一起参与一个混乱的战场,可想而知一个医生为了患者组合一个方子是何等的艰难。 肿瘤这个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就是患者的一次感冒或者外伤或者饮食的错乱都需要医生进行介入重新安排元气流通变化的顺序和布局,也就是必须兼顾整个生命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因为现在西医是主流,西医的思路和中医的思路又完全相反【中医是疏,西医是堵】。所以治疗肿瘤基本上就成了患者的私人保健医生。对于肿瘤的治疗来说,首先必须要针对这个阴虚阳结或者阳虚寒凝这个证侯的接触,就是前面说的,以咸味渗透血分,以苦味肃降为总的方向【阴虚阳虚是一种形成标的生理背景】,当然这个苦味的缔结很多时候还需要用辛味和甘味组合出来。从源头上铺展和建设药力的运转结构路径【青囊秘录上讲的,咸为诸味之始,淡为诸味之祖】。同时根据味道所渗透层次和能量震动【气】所对应的频率进行呼应【内经上说的味归形,而气归化】,从而控制整体生命状态。 在组合药力的时候都是根据个体的生理环境和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侯等等因素综合考虑去因地制宜。随时根据变化去调整药力的方向和结构细节上的纠正。肿瘤的治疗从临床来说最好还是手术切掉,因为同气相投的原理,肿瘤会吸引相似的毒素凝聚到肿瘤体内,用手术切掉的方法总比运用中药去调动整个生命的力量去慢慢解除要容易的多,药力需要在生命的运转环境下去发挥作用的,生命力越是旺盛,药力运转的环境就越好,疗效就越容易发挥出来,一个生理环境被破坏掉的患者,药力处处受困的时候,成功的几率就非常的低微。所以后面的西医放化疗就非常的不可取了,完全是一种伤害,伤害了整个人的生理环境和生命力的运转。再去运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中药药力会首先针对还没有完全被身体所平衡的化疗药力去了,用药后很容易出现肠胃痛,肾区痛以至于无法进行治疗,出现这些症候主要原因就是中药的这种清理毒素的对象首先就是化疗毒素,而这种化疗毒素比肿瘤毒素的刺激性更剧烈,肿瘤毒素本身已经是正气和邪气的中间状态了,所以刺激性往往不大。 化疗药力在控制癌变组织的同时更大的是对生命体的破坏【这点从放化疗负面作用就看到了】。需要一个更大的生命力去平衡,这样人体生命力就会有更大的压力,弊端太大。用中药的这种整体体液净化的方法是最合适的【因为肿瘤的根源就是一种恶液质的形成。只有将整个身体内的体液净化完成了,才可以根本解决这个病,整体体液环境也就是人体生理环境,环境改变了,疾病生存的环境就变化了,疾病的存在环境不适合其存在了自然疾病就会在人体正气作用下慢慢消失,这个思路和方法才是真正的中医思路和方法。对于已经成型的肿瘤最适合切除先解决集中的病气,减少在整体净化过程中的体力的消耗。】
教习琴禅武医 倡导身心健康 承传祖先智慧 为每个家庭培养一名懂中医、用中医的 “家庭首席健康官” 储备中医常识 防患过度医疗 护航家人健康 辛樸 古典中医启蒙九期 (7月1 广州) 辛樸 古琴静心启蒙十期(7月8-9 广州) 易醫禪修針法研習班 (7月15-16 广州) |
|
来自: meimengyouyou >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