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韵看诗、词、歌、赋与散文的区别

 网摘文苑 2017-04-11

韵文学专题(上)第一讲:导论

何谓「韵文学」?

一、名/义

定位在做学问上的重要性(子曰:「必也正名乎!」 )

二、「韵文」 vs.「散文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性:一字一音(文字是单形体,语言是单音节)→ 同音字的情况太多→ 形成复词(复音节)→ 句子(松散、复沓(呼应、回响的效果))→文体段落形成单元

例如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韵 ,一弦一柱思华年○ 韵 。

庄生晓梦迷蝴蝶○ 散 ,望帝春心托杜鹃○ 韵 。

沧海月明珠有泪○ 散 ,蓝田日暖玉生烟○ 韵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散 ,只是当时已惘然○ 韵 。

韵脚字:

一呼一应,前呼后应,形成旋律,对应文辞的脉络与体系,是意义兼声韵的完成点。韵脚与非韵脚之间又产生一紧一松的交替旋律,这也是韵文学押韵有疏密与近体诗有采取隔句押韵的缘故。

三、韵文学中,每一字都像珍珠

而韵脚好比贯珠的串子,有了它,才能将颗颗晶莹温润的珍珠,贯串一起;韵脚又好像竹子的节,将平行的纤维素收束成经耐风霜的长竿,而其袅娜摇曳的清姿,完全依赖那环节的维系。

四、韵文学的体类十分丰富

诗、辞、乐府、古体、近体、词、曲、戏曲、歌谣、小调、七言诗体、十言赞体……广义而言,赋、颂、箴、说唱和铭等亦可以归入韵文学应用的范畴。

散文

韵文学之语言基础

一、以「戏曲」为例

凡文学必由语言构成,文学可以说就是语言艺术。戏曲固是文学的一环,但它又是艺术的一种;而其文学实为综合的文学,其艺术实为综合的艺术。戏曲文学在韵文学中可谓极其韵致,在表演艺术中亦综其精粹。然而戏曲重在表演,表演重在歌唱,而歌唱则根源于语言。因之语言亦必为戏曲文学、艺术之主体。也因此,若论戏曲文学之批评与艺术之讲究,莫不从戏曲语言入手。

戏曲语言之作为语言,其基础与一般语言并没有分别:都由字成词,由词成句,由句成文;只是其「文」被称作「曲词」或「曲文」而已。然而由于其字、词、句所构成之「曲」,皆严守声韵,务使其声情、词情相得益彰,其间可以伸缩变化的程度较诸同为韵文学的诗词又大得多;所以论曲者就非从其语言说起不可,然后才能进一步观照说明戏曲语言所具有的特殊质性、成分、结构、运用和从中产生的韵致与风格。

也因此,首先论述字音之要素「声」与「韵」,及其组合布置之原理与产生之「声情现象」。次论累字成词之复词结构,由其形式种类以见其与「声情」关系密切者,及其所产生之「声情现象」;进而论句中之三种形式:音节形式、意义形式,与合音义以见工巧之「对偶」;并从中观察其对「声情现象」所产生之影响及其词汇组织所产生之「词情」技巧与现象。

京剧武生

二、字音

凡汉字皆具形音义三要素,字形作为字音、字义的载体,音表声情,义表词情。而我国文字是单形体、语言是单音节,所以是一字一音。音有元音(又称母音、韵母)、辅音(又称子音、声母)、声调,有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元音: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国语a、e、i、o、u。

辅音:指发音时,气流通路有阻碍的音。如国语 b、t、s、m、l 等。

声调:指音波运行的方式,由其高低升降而古代有平、上、去、入,现在国语有阴平、阳平、上、去。

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如辅音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卷舌音等,元音则有舌面前、中、后。

发音方法:指发辅音时,构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式。辅音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等,元音则有开、齐、合、撮,而形成高、半高、不高不低、半低、低等五个层次。

字音就是以此而形成。

我国字音的内在构成元素虽有必备的元音、声调和可有可无的介音、韵尾和声母,但它作为语言发出声音来,便和任何语言一样,一个字音就又包含了音长、音高、音强、音色等四个构成因素。

音色取决于发音器官的特质,因人而异。

音长起于音波震动时间的久暂,久生长音,暂生短音。

音高起于音波震动的快慢,快则音高,慢则音低。

音强起于音波震动幅度的大小,大就强,小就弱。

另外,就中国语言来说,还有「声调」不可忽略。所以中国语言每发一字音就含有长短、高低、强弱、平仄和音色等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的交替运作就会产生语言旋律。而由于字词章句的累增,其间的语言旋律,也就变化多端、腾挪有致起来。

发音器官

三、押韵

1、 押韵的起源

中国文学艺术的根源: 踏 → 节奏(类似土风舞);谣 → 歌谣(如民歌)

2、 押韵的类型

合韵、出韵、失韵、邻韵、宽韵、窄韵、险韵……

3、 押韵的情形

( 1) 疏 vs.密:由于汉字一字一音节的特质,韵脚与韵脚之间相隔距离的长/短,便会形成押韵疏/密的种种情况。

( 2) 句长:常见的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超过七字,在唸读上很难一气呵成,会自然断裂,而出现「摊破」的现象。

( 3) 韵长:韵脚字出现之前的文字字数,亦即每个韵脚之间相隔的音节数。

例如苏东坡〈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韵 。→韵长:10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韵 ?→韵长:11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韵 。→韵长:17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韵 ?→韵长:10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韵 。→韵长:9

……

( 4) 押韵有原理,掌握住,则百变不离其宗。

押韵

4、 与押韵有关的文字游戏

和韵? 用韵? 依韵? 步韵

例如曾永义〈东坡赤壁游〉:

一从苏子泛轻舟,斗焕文章千百秋。赤壁空余浮地水,长江远去接天流。夕阳红暖黄花路,明月苍凉白玉楼。步武东坡知寂寞,古今如梦却悠悠。

张以仁〈步永义兄黄州赤壁元玉〉:

赤壁当年夜泛舟,东坡去我已千秋。忍闻沙积余泥水,又叹江奔尽浊流。莫向桑田问沧海,曷携诗酒上高楼。凭栏谁续黄州赋,月自婵娟意自悠。

四、声调

1、 何谓声调?

声调就是音波运行的方式。

2、 声调的特质

有平与不平两类:平为平声,不平即仄,含上去入三声。

有长短之别:平上去三声为长音,入声为短音。

有强弱之分:上去入三声属强,平声属弱。

3、 声调的组合

就因为四声具有这样的三个特质,所以四声间的组合,由其音波运行时升降幅度大小的变化和发声时无碍与阻塞的长短异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旋律感。

相同声调的组合:最基本,强化声调本身的质性。

邻近声调的组合: 曲折→优美 协和→美听

落差声调的组合:强烈 例如「大 江 东 去」去 平 平 去

声调

4、 声调与韵文学

声调在中国文学中仅次于韵,具有重要地位。在韵文学的创作上,讲究声调的互相协调。在创作韵文学时如未能恰当地考虑声调的质性来进行调配,往往会让辞情与声情产生不协调的情况,而受到批评。

例如1 「倒字」:如把「椰子树的长影」唱成「椰子树的苍蝇」。

2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在当时被批评为「诘屈聱牙」,主要原因即在于「声调」 的组合不得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