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的这几种行为,很容易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XEJ 2017-04-11

孩子在父母眼里是最宝贵的,在照顾好孩子衣食住行的同时,心理方面的建设也是需要特别留意的。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儿童死亡的事故,有许多是因为孩子心理方面出了问题。自尊心也属于心理健康的一个方面,其中关于孩子自尊心的保护这方面,确实是家长应该注意的地方。为了维护孩子的自信心,最好不要有这些做法。

1、在公共场合训斥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尽管在我们看来,孩子他们年龄小不在乎这些,可事实恰恰相反,因为心智上还不成熟,在受到批评时,很容易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尤其是在多数人的场合,更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严重的话还会留下心理阴影。去年播出的《爸爸去哪儿》,蔡国庆老师在许多家长和摄像师拍摄的情况下,训斥他的儿子,孩子显得特别激动,说什么也听不进去,反而越哭越厉害。这也给了我们家长一个教训,孩子犯了错,要心平气和的跟他讲,一味地责怪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2、过于强势的相处方式

“你懂什么啊!”、“这事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等等之类的话,家长们想想,是否也曾对自己的孩子讲过这些话,说者无意,但孩子听多了,自然而然也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我做不好,我只听父母的,这些负面暗示,会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和孩子平等相待,不要过分强势。

3、父母自身自尊心的缺乏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的老师,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扇门,父母如果平时就注意自尊心的维护,平时就是自信心满满,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自尊心,但如果相反的话,孩子也是学习能力很强,看见什么就学什么,他们分不清好坏,所以父母在这方面也要以身作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