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昵称535749 2017-04-11

2017-04-11 14:01 | 豆瓣:hai 

我出生于八十年代中期,小时候大人让我去照相总是不愿意站在镜头前听摄影师摆布,不知道怎么的从上高中开始就喜欢拍照了。第一台相机是老爸带我去买的理光胶片傻瓜机,在老家县城一家科达冲印店买的,店里同时还摆了几台凤凰单反,让老板取出来看了看取景器,觉得这玩意儿牛逼,可惜自己不会用,当然也不可能买,太奢侈了!那时候,我对拍照一无所知,记得把相机买回来,我的一位好友拿过相机,试了试变焦说:“唔,可以拉这么远,可以!”当时,我和我哥们一样,觉得变焦拉得远就牛逼。这台相机一直陪我到大学,其间忠实的记录着我的生活,后来不知道哪儿去了,有时候会有点想念它。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nikon fe+ai 50/1.8 kodak 5222

大学里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佳能的powershot 系列,具体型号记不清了,我注意看了下现在的手机cmos尺寸,大概和那时候市场上普遍的便携数码相机差不多,加上手机还是定焦头,理论上比变焦成像要好。但是这台相机有全手动拍摄模式,即时看到拍摄效果让我能够把学到的摄影基础知识有个直观的认识,也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吧。可惜启蒙完了,发现这数码相机无论怎么拍都得不到我想要的画面啊,于是买了一台二手的尼康fe,选了一个50/1.8的定焦头,一共800块。这台相机已经算是战斗成色了,取景器有磕碰,后背磕碰,漏光!测光正常但测光指针不动作,快门叶片上甚至有一处针眼大的穿孔。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nikon fe+ai 50/1.8 kodak 5222

大学毕业前我把佳能的数码机便宜卖给了同学,毕业后陆陆续续买进卖出过不少胶片机,nikon fe却一直留着。我修好了它测光指针不动的问题,买一个新的原装取景器目镜,后来leica m6出掉后留下的cam-in牛皮背带也给它了,因为它是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它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们认识已快9年,全黑漏铜,小巧结实,除了因之前的使用者摔过,后背关不严,有时会漏光,其他就从来没出过任何问题。最近我买了相机用的遮光海绵,已经给它胶片仓里贴上,但愿能解决漏光问题,虽然现在有其他相机,但有时还是想再拿起它听听那古典悦耳的快门声。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nikon fe+ai 50/1.8 kodak 5222

工作后买的机器就比较多了,折腾呗,但总的来说胶片机还是保值的,其实也没怎么多花钱。

先聊聊用过的便携式的小胶片机,理光R1s,还有淘宝上全新库存的尼康130ED,140ED、禄来变焦傻瓜机这些就不说了,我感觉基本这些廉价的变焦傻瓜机都不要买,没意思。contax t2,奥林巴斯mju2,我个人感觉,成像画面总感觉舒展不开,还是比较局限,但是!contax t2(包括之后买的contax G1,G2)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其实是设计太美了!做工太牛逼了!钛合金太骚了!

然后是旁轴机,先说巧思af,镜头有味道,操控好,安静,省电,设计低调漂亮,可惜快门氧化和电路问题变板砖我都遇到了。我用它拍过很多照片,荒木经惟也很喜欢这台相机,最近看到一个阮义忠的视频,视频中,也是一台满是使用痕迹的巧思af陪着摄影师漫步街头。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konica hexar af kodak 5222

然后是rollei 35,2.8和3.5光圈的我都买过,个人感觉这种估计焦的机器,光圈大小其实无所谓。估焦我也完全可以适应,但是测光是个大问题,原版的测光用电池都停产了,现在得用其他电池替代,电压不一样(后期s版的测光还好一点,但是也不是很准),有一些摄影师用leica无测光的机器全靠估光的,但是我不行,完全不行。而且它的闪光灯插口设计在下方,即使买福伦达的那个坑爹外置测光表,用起来还得将相机翻个底朝天才能看测光结果,实在是不方便。但,35确实是一台很好的扫街机器,小,可以天天随身携带,放在随身包里一点也不占地方。镜间快门,安静至极。镜头素质不错,我一直用来拍黑白,得到过一些有意思的照片,我觉得旁轴的取景方式更利于街头的构图抓拍。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rollei 35s kodak 5222

2013年前后,我经常在周末和工作日下班路上拎着装有柯达5222黑白胶卷的相机游走在故乡的街头,等待内心的影像靠岸,我仿佛感受到了街头摄影所带来的幸福,这段时间用的相机有巧思af,contax g2和g28,g45两只镜头,leica m6和巧思rf的那只50/2镜头,以及rollei 35s。在街头拍照,选择一款适合的相机是很重要的。相机的外形体积小一些,快门声音安静一些,会很自然地降低被拍摄者的不适感,我也学着老派的街头摄影师那样,用3m的黑色胶带把相机上的品牌标志等等信息一概遮住,尽可能的削弱相机的存在感。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contax g2+g45 kodak 5222

而一旦开始拍照,就不能有一丁点儿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神态,从我的拍摄经历来看,大多数的被拍摄者并不会太过在意我的拍摄,这也可能和我的拍摄地点多选择在一些老街、河边等等场地有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天然的会显得更为放松。我看过荒木经纬在日本街头拍照的视频,可能因为他的长相太过卡通,与人相处,有一种微妙的亲近感,我学着像他一样投入街头的怀抱,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contax g2+g28 kodak 5222

从开始用黑白胶卷拍摄就,我就开始学着自己冲洗胶卷,后来又买了国产的qihe放大机和尼康的放大镜头开始尝试着自己放大黑白照片。洗出来的胶卷先用爱普生v300扫描仪扫出一个小样,然后选择放大。因为国产的放大机做工比较一般,放大的时候很容易晃动,后来就在淘宝挑了一款leitz的黑白135放大机配合原装放大镜头,现在扫描仪升级成了v500,从实际扫描的效果来看,要比店扫的要好得多,但是仅限于扫描黑白胶卷。自从买了leitz放大机之后,我就把自己的器材限定在135系统以内,120系统用过海鸥的4b(更换成了4a的镜头),Mamiya c220配合80 2.8的镜头,以及富士的ga645。除了最后的这款富士的旁轴相机,前两款拍摄起来都太过于不便,没有测光系统,总体来说120相机拍摄的成本比较高,机动性差,况且120的胶卷选择非常有限。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konica hexar af kodak 5222

回到暗房,我个人的感觉是,只有进暗房才能真正感受胶片摄影、黑白摄影的魅力所在。同样一张底片,用扫描仪扫描出来在显示屏上看,和你拿到一张光学放大的黑白照片相比较,其灰阶过渡,影调质感是差很远的。况且一个人在暗房,只有一盏昏暗的红色安全灯作伴,能让人暂时与日常生活的繁杂琐碎分隔开来,获得难得内心的平静。当然自己做暗房最大的问题是要有闲置的房间,暗房本身的器材配置,如果你的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其实并不昂贵,暗房的有些器材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并不是必备的,注意甄别。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konica hexar af kodak 5222

这里顺带说一下,关于冲洗胶卷和放大照片的显影液和定影液。最初的时候我是买的药粉自己配药的,柯达的d76等等,操作比较麻烦,而且配出的药,保存期限非常短。最方便的办法是买雷电路的显影液,一般按1:50的比例稀释,直接使用。保质期非常长,我最近在用的这一瓶快两年了,颜色基本上是生抽的颜色了,但是基本感觉不到药力的减弱,而且价格算下来更便宜。定影液和相纸显影液直接买派森的浓缩液,用的时候也是稀释一下即可,胶卷和相纸通用,保质期也非常长。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leica m6 konica m 50/2 5222

再聊聊单反相机,尼康f3hp除了快门的震动和声音稍大一点,其他几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了,主要是皮实耐用放心,我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摄影师说80年代初的时候买一台尼康f3价格是1万多人民币,我父亲八几年时候的工资还不到100块钱一个月。所以说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对玩胶片相机的人来说是一个好的时代,不用花太多的钱就可以体验最顶级的相机和镜头,这是以前年代的人不敢想象的。用f3的时候,我买过一个美能达100mm 2.5的镜头,改成了尼康口,这个镜头在我手里使用的频率不高。因为很少用到长焦焦段,只留下寥寥几张照片,后来再看以前这个镜头拍的照片,非常后悔把它出掉啦,它的成像有一种古典的美,色彩比较清淡,锐度和分辨率都足够好,和康泰时系列蔡司的镜头浓郁的色彩风格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色彩淡雅一点反而更耐看,正是因为对这枚镜头的重新认识,让我最近开始想重新尝试美能达的手动镜头。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nikon fe+福伦达 40/2 kodak 5222

单反系统一直也没有用过特别贵的镜头,最贵的应该就是康泰时的50mm 1.4和35mm 2.8的镜头,现在留下的唯一一个镜头是康泰是50mm 1.7,在价格,重量上都得到很好的平衡,素质也相当出色。机身方面,康泰时st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极其轻柔的快门,它的震动几乎和一台旁轴相机差不多,加上极其平整的陶瓷压片板,在弱光环境下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影像的清晰,发挥镜头最好的表现力。

关于胶卷和扫描。从我的使用经验来看,反转片是最能统一色彩风格的底片,它对色彩的反应有着自己的逻辑,不求真实,却最富有情绪和味道。反转我只试过爱普生v750和诺日士扫描,v750扫出来感觉有些干涩,诺日士扫描的反差稍微过大,对细节的还原差一些,但整体感官比v750好。根据网络上面的样张来看,反转片最好的扫描可能是尼康,哈苏等专业底扫,因为价格太高,暂时没用过。

彩色负片在售的柯达和富士的基本都用过,专业负片在色彩表现方面确实要比普通的胶卷好一些,扫描仪我一般用的是诺日士,富士的魔术手扫描仪最大的问题是对红色和黄色的表现容易出现色彩过度饱和甚至溢出的情况,反差和色彩饱和度整体比诺日士要高。对于拍风景的照片来说,选择富士可能比诺日士要更有感染力一些。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nikon fe+福伦达 40/2 kodak 5222

黑白胶卷最早期用的比较多的是伊尔福pan400和100。这一款胶卷整体感觉比较一般,片基薄,画面有些干,凯锐的卷也用过,一般。用过几卷柯达trix400的oem卷,非常喜欢,可惜后面不太好买了。后来开始用柯达5222电影卷,后觉得这个卷不错就没再试过其他,标准感光度是250,可以迫冲到400度。配合雷电露1:50的显影液可以实现非常优美的影调和灰阶。可是这款最早20元出头的卷以及涨到29,性价比不在了。扫描仪用的是爱普生v500,扫黑白卷足够好了。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konica hexar af kodak 5222

胶卷的好坏,对于照片最终的呈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没有用过好的胶卷和高质量的扫描仪,那么你可能并不知道你手中镜头的潜力有多大,当你在不断升级器材的时候,不妨试试升级一下胶片和扫描仪,如果感觉好的胶卷太贵,那就珍惜每一张底片,用好它。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leica m6 konica m 50/2 5222

关于数码相机,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几乎没怎么用过数码相机。期间只短暂的使用过富士s3Pro和富士x100,富士x100外观设计非常成功,是这么些年来,设计的最漂亮的数码相机。当然,leica m也好看,只不过是沿袭m胶片时代的相机外观,几乎谈不上新设计。x100取景器甚至要好过巧思af,但是我用的是第一代,对焦速度非常慢,所谓的富士直出色彩,以及胶片模拟,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另外x100重量过轻(大概是200多克),对我这种经常用巧思(大概是500多克)的人来说,感觉像拿了一个塑料玩具在手里,虽说这不像在超市里买菜,但重量确实会影响手感和拍照的心情。x100已经出到第四代了,但镜头貌似一直没有改变设计,不过我还是很想再试试。总的来说,我对数码相机并不怎么感冒,可能也是因为没有机会尝试全画幅的数码相机吧。但是上次在老家用父亲的佳能450d和50mm1.8的镜头给侄女儿拍照,拍完直接在显示器上看色彩并不怎么样,但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之后看纸质的照片,却有非常接近胶片的色彩和质感(没有任何ps),打印机也是廉价的爱普生L301,这确实让我挺惊讶的。另外,最近新买的魅族mx6手机,其相机成像质量远远超过我的预期,手机的摄像头可以用来练习构图和抓拍,挺好的。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leica m6 konica m 50/2 5222

对于镜头的配置,我的第一个原则是永远不买变焦镜头,第二个原则是尽量精简,不保留相同或相似焦段的镜头。如果只保留一个镜头我的选择一定是35mm,但目前的状况是手里仅有一支50mm的标头,好奇怪啊。我用过的最贵的一支镜头是巧思rf那只50/2,居然是只标头,我也是醉了。这只镜头散景非常柔,有时我甚至会觉得他虚化的过于软烂了,锐度非常好,但又不会像nikon镜头那样锐得的过于干涩,而是非常细密柔和,这次镜头没有拍过反转片,本来那次去青岛是带了一些反转片准备要用它拍的。结果刚开始就不小心给摔了,镜头朝上着地,一点事都没有,但m6的黄斑给摔得严重错位没法拍了,后来感觉m6比较娇气,等修好之后就连镜头一起出掉了,一声叹息。加上巧思af的那只35mm2.0,两只Konica的镜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可惜Konica生产的单反镜头,由于法兰距的问题,没办法用在其他胶片机身上,而其自己生产的胶片单反机身又年代久远,乏善可陈。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leica m6 konica m 50/2 5222

最后推荐几本我比较喜欢的摄影类书籍,《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漫步东京》、《东京日和》以及摄影集《感伤之旅》等等。荒木经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摄影师,最早对他的了解是关于他的电影东京日和,第一次看大概是高中的时候,我记得正是因为这部电影第一次激发了我拍摄照片的欲望,在这本书里,有许多他关于摄影的认识和思考,读起来却饶有趣味,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有着真性情的人,而他关于摄影器材的理解,包括对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使用起来感觉上的差异,都有着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见解。

是森山大道的《犬的记忆》、《迈向另一个国度》。在这两本书里摄影师将自己的摄影人生娓娓道来,我甚至觉得,森山大道的文笔比他拍摄的照片还要好。我也常想象自己和他一样,独自驾车行驶在漫无边际的国道上,随心拍照。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konica hexar af kodak 5222

然后是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的《珍藏布列松》,里面有大量布列松拍摄的黑白照片,如果你一直用50mm的镜头,那么这本影集无疑是你最好的构图老师。

阮义忠的《人与土地》、《正方形的乡愁》,阮义忠的照片配合着他的文字看最妙,我非常喜欢他的文字,朴实干净,一枚镜头记录着台湾社会的变化,饱含着浓浓的乡愁,看他的书,仿佛跟着他一起漫步在台湾的大街小巷、村落小镇里,也漫步在对自己过往岁月的追忆里。

潞宁的《寻常》,影集以作者的日常生活为拍摄对象,因为持续的时间长,里面有各种相机各种画幅拍摄的照片,刚开始看,你会觉得这些照片和家里影集的老照片,没什么两样。但细细品味,却会被书中记录的生老离别以及日常细节所打动。借用书的序文:“这些照片的好,是因为他们在中国现今数额巨大的摄影实践和阅读中还能保持一种感受的真切,他们并不在任何主流意味的预设樊篱之内,正是在边界之外,照片像稗草一样生长。”


关于摄影、相机的自说自话

rollei 35s kodak 5222

2017年,我马上要迎来自己的孩子,愿继续用相机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2017.3.11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