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Leica M6 classic | 柏林

 菲林有毒 2021-04-14

“It is not about the camera...... 

it is about the your eye,it is about your visions,it is about your curiosity.”

——Steve McCurry

不严谨的说,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是在19年3月买的Leica M6。当然我不是入门即徕的土豪,事实上买下这台相机的时候,已经接触胶片一年多。但是在开始讲我买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前,还是想讲讲之前发生的故事。

作为一名95后,对胶片的概念几乎为0。以至于当我第一次从朋友哪里了解到一卷胶卷只能拍36张,并且还要支付不小的胶卷+冲扫费用时,我心想“胶卷看一下算了,以后肯定不会玩这个”。

第一次拍胶卷是在17年末我大一的时候。已经记不清是受朋友影响,还是从淘宝上刷出这玩意:

富士 写ルンです 一次性胶卷相机

严格来说这才是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作为刚入坑的小白,一次性相机已经能满足我对胶片相机的所有要求和幻想。现在翻看照片,都不知道自己拍了些啥

 算是翻出两张能看的

自那以后,回家翻箱倒柜,居然在防潮箱翻出了父亲在20多年前买的的尼康FM2。据父亲讲,当时水货售价两千多块。也许是因为仪式感,始终觉得需要自己上卷的胶卷相机才算是第一次拍胶片,一次性相机就像一个带镜头的胶卷暗盒。

还记得第一次拿起FM2时的感觉——冰冷细腻的镀铬机身,黑色饰皮复古外观,精密机械,有那个男生不着迷?

胶片相机的质感,与平时接触的傻大黑粗的数码单反,是完全不同感觉。拨动过片拨杆、自己慢慢地转动对焦环看着影像重合,转动速度盘测光,心中忐忑地按下快门。虽然麻烦,但是每一张照片记忆更加深刻。加上胶片独特的色彩和质感(后来才知道是扫描仪预设),逐渐迷上了胶片。但没变的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每一张胶片都十分珍惜。往往一卷胶卷能拍一个月(也是因为穷)。

朋友使用NIKON F3/AIS 50 1.4/Kodak CP200拍摄的FM2

可以说FM2的使用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购买胶片相机的标准:手动、全机械、电子零件仅供测光、可换镜头。而M6满足了上面全部要求。

当时FM2配备还是父亲的50 1.8D,后来才知道俗称“人精”。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太久父亲两支图丽镜头都在不同程度上泛白、发霉。

前不久也发现50 1.8D起雾,维修无果,甚是可惜。FM2如今依然在用,并且十分爱惜。后来也收了一些F卡口/改口的镜头,包括Leica SUMMICRON-R 50 2,已经是后话。

用FM2拍摄的第一卷,图丽广角镜头/24-70 2.8/FUJI 业务100

NIKON FM2/Nikkor 50 1.8D/FUJI C200

NIKON FM2/Leica SUMMICRON-R 50/FUJI Velvia 100

NIKON FM2/Leica SUMMICRON-R 50/上海 GP3

NIKON FM2/NIKOR 35-70 3.5MACRO/Kodak E100

由于玩摄影以来器材基本靠(白)借(嫖),在器材上基本没花什么钱,不抽烟不喝酒不蹦迪单身的我慢慢有了积蓄。FM2虽好,但始终不是属于自己的相机。再回头看,Leica似乎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最终,储蓄加上一些小生意,迎来了人生第一台胶片相机——早期生产的小盘徕卡M6。

手上的这台M6并不完美。取景器开胶、起雾、积灰;卡口12点钟螺丝有腊封,应该是开盖维修过;机身内部贴着一张印有日文的贴纸... 因为有瑕疵,能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入手,也是为了向钱包妥协。但是胜在机身没有气泡。

和FM2为了降低成本,外部金属、机内充满塑料零件不同,M6内外大部分都是金属零件。加上联动测距生产更复杂,也不难理解为何当年售价如此高昂。

这里教大家一个小窍门,M6黄斑有时候会眩光。在框线窗贴一张透光的布就能解决问题。我用的是口罩熔喷布。

还记得当时为了分清M的各种型号,把《把玩徕卡》几乎读了一遍,又读了不少文章、帖子。但从来没有接触过M机,旁轴联动测距还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各种资料看了几个月,才最终下定决心。

有了机身还得配镜头。为了避免重复焦段,也是因为之前没有用过而被种草,打算配一支35mm镜头。当时的我还没能分清什么六七八枚玉,但是当我看到徕卡镜头价格时,默默关闭了页面。

M口胜在副厂镜头多,即使不用LM也有各路神仙可选。和单反需要光圈联动不同,由于旁轴的特性甚至还能转接/改口偏门镜头。

回到35mm镜头,目前在产的主要是ZM(蔡司)、VM(福伦达)。福伦达35 1.4 一代二手只需要2千出头,性价比很高。深入了解下素质差了点(有趣的是镜头缺陷在徕卡镜头上叫味道,其他镜头就叫垃圾)。

年轻的我只看素质不信玄学,隔壁蔡司ZM 35 2价格比福伦达贵近一倍,光圈还小一档。再三权衡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ZM。有毒君的《吊打德棍 - 日蔡35mm f/2 Biogon ZM》拜读了不下5遍。现在使用了一年多,除了体积稍大以外各方面都很满意。

也许从儿童时期就喜欢独处,陪伴我长大的更多是玩具。从青少年时期的模型,到成年后的相机。人和事随时间逝去,留下陪伴的剩下物。摄影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表达方式。

听过很多有关徕卡的传闻,什么135顶点、奢侈品、社交属性...不可否认,这也是吸引我一探究竟的地方。

在这个快餐时代,人们很难再静下心思考,欣赏一件作品的设计与用心,在每次的使用中磨练自己的技术。所以不难理解一些朋友入手新相机,玩几天又出掉。但对我而言,即便是使用近3年的FM2也不敢说完全熟练,达到抬手即拍的境界,更别说M6。

旁轴相机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取景、对焦方式,算是在单反操作上换个口味。当然旁轴也有自身的局限,我自己较为诟病的是0.7m最近对焦距离。这台相机陪着我独自旅行、与我一起生活,照片与相机承载的记忆,其意义已经超越了相机自身。

Leica M6/Carl Zeiss ZM 35 2/Kodak UltraMax400

Leica M6/Carl Zeiss ZM 35 2/Kodak Gold200

Leica M6/Carl Zeiss ZM 35 2/FUJI C200

Leica M6/Carl Zeiss ZM 35 2/Kodak Ektar100

Leica M6/Carl Zeiss ZM 35 2/Kentmere400

Leica M6/Carl Zeiss ZM 35 2/Provia100F

Leica M6/Leica APO-SUMMICRON-M 75 2 ASPH./Kodak 5222

Leica M6/Leica SUMMILUX-M 50 1.4 ASPH./Kodak 5222

Leica M6/Carl Zeiss ZM 35 2/Kodak 5222


“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创作有奖激励计划

菲林有毒发起“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创作激励计划,提供给大家一个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让自己难忘的经历沉淀下来,不要随着时间在脑海中淡化掉。

主题: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

要求:字数不限,必须要有图片。

奖励:投递文章会经有毒君筛选,入选者奖励胶卷帆布袋一个,可选,包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