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袁宏道《天池》

 棋罢不知人换世 2017-04-11
  天池

  (明)袁宏道

  从贺九岭而进,别是一洞天。峭壁削成,车不得方轨,飞楼跨之,舆骑从楼下度。逾岭而西,平畴广野,与青峦紫逻相映发。时方春仲,晚梅未尽谢,花片沾衣,香雾霏霏,弥漫十余里,一望皓白,若残雪在枝。奇石艳卉,间一点缀,青篁翠柏,参差而出,种种夺目,无暇记忆。归来思之,十不得一,独梦境恍惚,余芬犹在枕席间耳。

  土人以茶为业,隙地皆种茶。室庐不甚大,行旅亦少,鸡犬隐隐,若在云中。因诵苏子瞻“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偈,宛然如画。四顾参曹,无一人可语者。余因下舆,令两小奚掖而行,问若佳否?皆云:“疲甚,那得佳!”行数里始至山足,道旁青松,若老龙鳞,长林参天,苍岩蔽日,幽异不可名状。才至山腰,屏山献青,画峦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低徊片晷,宛尔秦余,马首红尘,恍若隔世事矣。

  天池在山半,方可数十余丈,其泉玉色,横浸山腹。山巅有石如莲花瓣,翠蕊摇空,鲜芳可爱。余时以勘地而往,无暇得造峰顶,至今为恨。寂照庵在池旁,内有石室三间,柱瓦皆石,刻镂甚精。室后石殿一,殿甚宏敞,内外柱皆石,围三尺许,禅堂僧舍,周绕其侧,亦胜地也。时寺僧方有构,庵内行脚挂搭者多,余意欲讽其去,因大书简板曰:“种阿僧祇善根,亲非亲,怨非怨,阳焰空华,诸法皆如幻。遍阎浮提佛土,去自去,来自来,闲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自是诸僧稍稍散矣。

  参考译文:

  从贺九岭进去,别有一番洞天。峭壁如刀削成,两车不能并行,两旁的山峰如飞楼横跨在头顶,车马从楼下经过。越过贺九岭向西,田野平坦广阔,与青山、紫色溪 水的边缘互相辉映。此时正是仲春,晚梅没有完全凋谢,梅花瓣沾在衣服上,香雾袅袅,弥漫十多里,满眼都是白色,好像残雪挂在枝头。奇形怪状的石头、艳丽的 野花,间隔点缀其间,青竹翠柏,高低参差不齐,各种景色夺人眼球,让我没有时间记忆。我回来想一想,记住的美景不到十分之一,只是在梦境中恍惚又见到了那 情景,醒来还能闻到花香。

  当地人以种茶为业,凡有空地都种茶。房子不是很大,来的旅客也很少。隐约有鸡犬之声,好像从云中传来。于是吟诵苏轼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语,宛然 如画。四顾官署同僚,没有一人能交流的。我于是下车,让两个仆役搀着我前行,问他们这里的景色美不美?(他们)都说:“太疲劳了,哪里好?”走了几里才到 山脚下,路边的青松,树皮好像老龙鳞,高大的树木直入云霄,苍翠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奇异难以形容。刚刚到山腰,满山的青翠,美丽的山峦翠色欲滴,两年 来(沉积的)满面尘土,被满山的青翠洗尽,流连片刻,好像战乱之后,马首红尘,仿佛隔了一世啊。

  天池在半山腰,面积大约十几丈。天池的泉水像玉的颜色,平铺浸润于山腹中。山顶有块大石,极像莲花瓣,青翠的花蕊在空中摆动,鲜芳可爱。我当时因为勘察天 池地形而来,没有时间爬到山顶,到今天仍然为此深感遗憾。天池旁有一座寂照庵,庵内有三间石屋子,廊柱屋瓦都是石头,雕刻得都很精细。石屋后面有一座石 殿,大殿非常宏伟宽敞,内外的柱子也都是石柱,都有三尺多粗,禅堂僧舍,环绕在大殿两侧,也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当时寺僧正在争吵,庵内的行脚僧要投寺寄寓 的比较多。我想要劝他们离开,于是在简板上写上:“种阿僧祇善根,亲非亲,怨非怨,阳焰空华,诸法皆如幻。遍阎浮提佛土,去自去,来自来,闲云野鹤,何天不可飞?”从此那些僧人慢慢散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