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贞观之治5魏征进谏

 墨香笙樵 2017-04-12

演讲人:孟宪实 

讲师简介: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论著

内容简介:在隋末大乱之时,魏征曾有一腔政治抱负,却无从施展,直到他被唐太宗李世民收服,并得到重用时,魏征的满腔抱负才终于发挥出来。其中他对唐太宗的进谏也成了一段千年佳话,作为君臣关系的典范永载史册。那么魏征在贞观时期究竟是如何向皇帝进谏的呢?他的进谏对贞观之治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全文:

解说:在隋末大乱之时魏征曾有一腔政治抱负,但却无从施展,他先是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后来几经周转归顺了唐朝,进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任职,此时的魏征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没成想不久又陷入到李世民与李建成两兄弟太子之争的漩涡中,最后李建成被杀,魏征被唐太宗李世民收服,并得到重用,至此魏征的满腔抱负几经辗转终于在贞观时代发挥出来,其中他对唐太宗的进谏也成了一段千年佳话。作为君臣关系的典范永载史册,那么魏征贞观时期,究竟是如何向皇帝进谏的呢,他的进谏对贞观之治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我们后世人从魏征的进谏中又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孟宪实先生深入历史核心,直透人性深处为您精采讲述。

魏征为什么能够进谏,在《旧唐书》或过去的旧史籍中都有记载,大概有两方面的因素,第一说魏征这个人有治国之才。他有这个才干,对国家有充分的理解,第二性格刚直,有性格方面的因素,我说两条,其实还有第三条,就是对唐太宗的知遇之恩。玄武门政变之后,作为东宫的一个重要官员,李世民没有杀他,逃过一次大劫,所以李世民反过来又重用他,在他看来或者在一般的知识分子看来这就是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把自己豁出去了,不管皇帝高兴不高兴,只要对国家好,对人民好,那我的意见非提不可。其实还有第四个理由,就是我今天在这里强调就是制度性的理由,魏征尽职尽责。魏征的进谏是他尽职尽责的表现,过去这事说的不多,李世民一开始任命魏征在东宫做了一个小官,后来很快就让他做了谏议大夫五品,谏议大夫的任务就是负责给皇帝进谏,他担任这样的职务,他不进谏谁进谏,这是他的职务要求的,后来魏征又很快成了秘书监是从三品,这个秘书监是什么工作,是个文臣,管图资料工作的,唐朝的图书最早是在魏征的手里丰富起来,就是唐朝的宫廷藏书,当他做宫廷的秘书监的时候,他就参与朝政,这是唐朝的一个特点,你是有具体的职务,然后给你家个衔,加个名称,叫参与朝政,参与朝政干什么,就可以参加宰相的会议,参加皇帝身边的御前会议,在唐朝大概会议有几种,一个是行政办公会议,就是部长级会议,那是什么呢,叫做八座议事,就是六个部尚书加上左右仆射,这是行政办公会议,这是很重要,比他再高的就是政事堂的会议,政事堂在门下省,那是一个宰相会议,凡是有参与朝政职衔的人都可以参加宰相会议,第三个更高级的是皇帝的御前会议,有了参与朝政这个头衔,即可以参加宰相的政事堂会议也可以参加皇帝的御前会议,因为魏征有这么一个宰相的职衔可以参与朝政,所以他就可以随时提意见,所以魏征一直离不开这个提意见的职位,到位贞观七年,他就当了门下省的长官,门下省长官叫侍中,门下省的工作就是审核皇帝的命令,看他对不对,对了发下去,不对反驳回去,魏征为什么留下那么多的意见,魏征一直到死他都是门下省的长官,所以魏征留下的意见特多,就跟他这个职务有关系,原来是谏管,后来是门下省的长官,就不停的提意见,他就是提意见的角色。

解说:魏征能够直言进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谏本来就是魏征的工作如果不进谏就是魏征工作不到位,如果进谏没有效果那就是魏征没有工作能力,所以魏征在其位必须就要谋其政,必须时时刻刻要盯着皇帝提意见,在此也可以看出唐太宗在完善政治制度确立依法治国方面也是下了不少工夫,下面孟宪实先生将结合具体事例为我们分析魏征是怎么提意见的,看看他在提意见的工作中到底有哪些独到之处。

贞观十二年越王泰,唐太宗的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魏王泰、李泰,忽然反映有些大臣,三品大臣对我不尊敬,对亲王不尊敬,唐太宗就很恼火,把群臣都召集来,说我今天有一句话要跟你们说,开就这么说,我要告诉你们,以前的天子是天子,现在的天子是不是天子,以前的天子儿是天子儿,现在的天子儿是不是天子儿,我的儿子是不是天子的儿子,这个意思,他说当初隋文帝的时候,那亲王多厉害,所有的大臣遭受过亲王的侮辱,他说我自然不会让我的儿子这样,不会纵容他这么做,但是你们如此不尊敬他,如果我把放任不管,他收拾你们还不简单吗,唐太宗发火了,因为魏征这些人对越王不尊敬,把大臣们吓坏了,房玄龄等立刻拜倒在地,承认错误,对不起皇帝,我们错了,只有魏征脸色蛮严肃的,正色对皇帝说臣以为当朝诸位绝对没有人敢于如此轻视越王,没有这样的事情,再者说按照儒家的理论来理解,大臣跟亲王是一体的,就是一个级别的,大臣是为国家做工作,皇帝礼待大臣是应该,尽管大臣什么地方有所不对,做的不对也不允许亲王来侮辱他们,这是不允许的,隋朝那个事情,那还能当经验来谈吗,那些亲王横行霸道后来怎么样了无足道哉,那是不值得说得,他声音比皇帝声音还大,哎,你看,然后他又接着说,如果我们现在是一个无道的时代,甭说亲王,谁横行霸道也可以,可是我们现在是一个开明的时代,我们现在是一个有道明君在指挥我们,我们怎么能容许这样的事情,魏征这么仗义执言这么一说,你看他里面有个技巧,他这个技巧就是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听出来了吗,他我们现在是一个光明的时代,不是无道的时代,无道的时代,好的时代,我们现在就不能犯这样的错误,隋文帝的时候,那是什么时代,岂能跟他比,说陛下你的统治是好的,但是这个错误还是错误的,所以唐太宗立刻颜色就改变了,就说,说这个人凡是言论有理你就不能不服,你看唐太宗,他说我刚才发火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听魏征一说,还是他有道理,我那是私利,他讲的是公法,当然是他有道理,改了,以后定个规则,三品以上的大臣见亲王不必下车行礼,大家各干各的,没事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你看魏征一方面仗义执言,有胆有识,另一方面他有技巧,这种事还不是发生一次,另外有一次,李世民这个皇帝的亲家,这个蜀王妃的父亲叫做杨誉,这个人犯了一点错,就是被有关部门给抓起来了,抓起来要了解情况,相当于审问,然后这个杨誉的儿子在皇帝身边工作,就向皇帝汇报说我爹被人抓起来了,怎么怎么不合法,皇帝就不高兴了,说谁干的事情要处分,坚决处分,要免冠,事情大了,魏征又出来了,魏征这么说,他说自古以来,这个皇亲国戚号称难治,国家最难弄的一帮人,他说城狐社鼠,就是城墙下面的狐狸那个太社里面的老鼠,叫城狐社鼠,你要说他们自己有什么本事,一个狐狸一个老鼠有时间本事,但是它有所凭借,它占这个地方好,所以收拾起来比较难,就要打鼠忌器,投鼠忌器很难,自古以来这些皇亲国戚就号称难治,你现在陛下如果放纵你的亲戚,胡作非为,不守法的话,这样下去不得了,这现在是个小事,以后就是个大事,越来越难收拾,所以大臣为你守法,你应该支持他,不能纵容这些亲戚,不仅是这么说的,他还说了另外一番话,他说自古以来,惟有陛下您能治理这种人,能够防微杜渐,最后皇帝又听他的话,有关部门的领导也没有受处分,也没有被免职,你看在这么严肃的问题上,魏征能够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在强烈的批评之外,一定有表扬的话语,这个照顾了皇帝的尊严,照顾了人性的弱点,事情办了。

解说:从孟宪实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魏征的进谏成功首先是来源于他的一片公心,因为皇帝心里装的是国家的大局,所以大臣提意见时也应该着眼于国家的大局,这样才又可能达成君臣一致,其次是魏征进谏的时候,讲究方式方法,善于因势利导,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进谏效果,不仅如此,魏征还有更高级的进谏智慧,那么接下来魏征还会怎么提意见?

贞观元年的时候唐太宗刚当皇帝的第二年,就有个问题,什么问题,当兵的不足,兵源不够,这个边防要布兵,也可能需要打仗,平时要训练,于是这个封德彝就体一个建议,说是中男大小伙子也可以当兵,就是讲制度,就是唐朝是这样规定的,人根据年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年龄不同他为国家的负担就不一样,这是始生为黄,刚一出生这孩子叫黄,黄口小儿,四岁为小。四岁就是小孩了,在户口本上都写着黄,小,到16岁变成中男,半大小伙子,二十为丁就是成年了,二十岁了就要承担国家的兵役,一个完整的徭役,现在兵源不足,二十岁以上才点兵,所以封德彝就有一个建议,说中男十六岁到十九岁这个期间的男孩也可以点兵,那就是前边不点了,那就是十八岁以上的也可以点兵,这个命令就从中书省小到了门下省,碰见魏征了,王珪也在那里,不同意,他们不属敕,不在这个文件上签名,这个东西发不出去,就是不能下发,些个反驳意见反驳回去,皇帝一看反驳了,那封德彝你说你怎么办,封德彝说他们这是瞎操心,十八岁的男孩有的长的挺壮实的,可以让他们当兵,没问题的,那么可能反驳的意见是中男还没有长成,不应该去当兵,他说十八岁够大了,那可以当了吧,魏征他们又反驳,翻来覆去,皇帝说不行了,这个文件下发不出去,开会吧。召开御前会议,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封德彝就说了,现在兵源不足,只能增加兵源,只好从中男上入手了。魏征就开始提出问题反对意见,很简单一句话,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竭泽取鱼能不能打上鱼,当然能打上来,大的小的都打上来了,把水都淘干了,所有鱼都被你打上来了,可是长远呢,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你这个国家的治理,你要有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很简单,一讨论就讨论明白了,皇帝就立刻下令禁止这一套下发,魏征看到了什么,魏征是从国际更长远的利益来看待这个征兵问题,你不能把年轻人都点了兵,都点了兵赋税怎么办,以后怎么办。你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你看这个魏征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眼光很长远,这个事情足以证明。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发了一个特使到西域去,立西突厥的可汗,这时有一个制度,就是周边的这些民族和国家,跟唐朝关系好的这些的民族和国家他们的领导人要经过唐朝中央的批准那个批准的方式就叫册立,就是册封的意思,去西突厥好远的,那个时候西突厥的大本营大概就是在碎叶,现在的吉尔吉斯那一带,去一趟不容易,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节约点,说使者跑那么老远,去册使别干一件事,再顺便干点别的事,给朝廷买点马,中亚那个地方,盛产马匹,良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魏征提意见了,魏征就看到了他们没有看到的地方,魏征说你派特使去册封人家可汗,什么叫特使,特使就是专门去办这件事的。表示什么,表示朝廷对他多重视,对吧,任命西突厥的一个最高领导人,这是很重要事情,朝廷专门派特使来了,这特使一册封完了,忙着去买马去了,那人家就觉得你是重视还是不重视,你究竟是买马来了,还是册封来了,对啊,哪个更重要,当然册封更重要,他说你这样的一边册封一边又买马,人家觉得没有受到重视,以后人家当了可汗以后会不会很效忠,那就有可能决定人家的忠诚度啊,对不对,人家觉得你可能主要是买马,顺便给我送来一个册一个任命书,看来对我不台重视,以后再说吧,完了,西突厥不效忠于你,你的损失有多大,比你节约那个路费那个大那个小,太容易计算了,所以他讲了这番道理,如果他真正的效忠于你,那个马不自达,你根本你就不用去买马,他就给你送来了,你来派特使去买马,有意思吗,每意思,结果当然是魏征说的有道理,魏征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光注意节约成本了,你忘记了把这个主业给破坏了,那个损失国家损失更大,你看魏征能够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

解说:据史书记载魏征对《春秋》公羊学很有研究,这为他提供了提意见的智慧源泉,另外魏征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更能了解百姓心思,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据统计魏征在贞观时期提意见有二百多次,大部分意见唐太宗都虚心接纳,可是有一件事情令人不可思议,魏征竟然管起了皇帝的家务事,这又怎么回事。

贞观八年的时候长孙皇后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所以她就安排一些事情,有意见事情我觉得他做的还是真不错,她就替皇帝选择对象,就替皇帝选了一个夫人,这个夫人姓郑,是郑仁基的女儿,十六七岁年轻美貌,天下知名,而且郑家又是北方的士族,数一数二的士族,家里家教非常严,门风特别好,最后朝廷就决定让皇帝取郑仁基的女儿为充华,是一个皇帝夫人的名号,其他的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就是一般的工作都做了,就差最后一道了,是派一个使者,一般是派重臣到郑家去宣布册命,册命你为皇帝的夫人,那是有一套仪式要举行的,就在这个时候,魏征听到了一个消息,魏征耳朵挺灵的,说是这个郑仁基的女儿已经跟别人订婚了,在此以前跟别人订婚了,那个订婚的人叫陆爽,不是什么大官,是一个士人,就是个读书人,已经跟郑家的女儿订婚了,皇帝要册封的这个夫人礼仪已经进行了一半,魏征才听到这个消息,他就赶快找皇帝报告,说我听说人家已经订婚了,皇帝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啊,是吧,大家才能信得过你,天下才能响应你,如果人家已经订婚,你不管不问就把人家娶了来,就跟抢婚差不多啊,要是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影响可不好,这个事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儿啊,人家都定婚了把房玄龄骂一顿,这是房玄龄办的事,你怎么搞的你来订婚都没有问清楚,这多难弄啊,皇帝,朝廷怎么办,房玄龄有点傻了,赶快去问郑仁基,你家女儿到底许配给人家没有啊,郑仁基说没有啊,我们没有订过婚,又问陆爽,陆爽赶快给皇帝写了封信,给朝廷上了奏章,说是先父在的时候,我们跟郑家确实有来往,都是士族家庭嘛,也有彩礼方面的来往,但是没有涉及婚姻,我们没有谈婚论嫁,外面的传说那都是不实之言,那都是瞎说的,根本没这事。你看这事儿怎么办,皇帝也傻了,这事怎么回事啊,这是大臣们王珪、房玄龄大家都说这还是继续吧,那是谣言不能听啊,谣言听起来还有完吗,朝廷已经花费了很多了,宫殿也盖好了,准备迎亲吧,继续吧,皇帝是有点犹豫,就问魏征你说这事是怎么回事,你说他们已经订婚,那他们本人都说没有,都否认,你说这是怎么回事,魏征想了想,事情的真相我也不是很知道,但是他们的心情,心理我是可以猜到的,怎么猜的,怎么个意思,魏征就说了,他说这些人一定把陛下当做太上皇了,什么意思?他说太上皇当年从太原打到长安结果看上人家的一个夫人长的漂亮,然后就把夫人接到宫里来了,然后就把夫人的夫君给大发到外地取乐,结果这个夫人的抚军啊,这个丈夫啊郁郁寡欢,整天的担惊受怕,一有长安来得人就很紧张,怀疑朝廷派人要杀自己,大概他们家觉得陛下跟这个太上皇一样,表面上无所谓回头给人穿小鞋,人家害怕,所以就否认,有订婚这件事,说到这唐太宗明白了,唐太宗说我当然不是那种人,这个事情到此为止。你看魏征这个事他不是用正面表扬唐太宗的办法,这也是一个进谏的技巧的问题,它的主要的着眼点是什么,魏征的主要着眼点还是皇帝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这就是朝廷的形象,这就是国家的形象,国家不要因为有权利就可以胡作非为啊。

解说:在皇帝的婚事上,魏征又一次看到了,别人看不道的问题,那就是皇帝无私事,皇帝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否则的话就会失去民心,魏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智慧树立了自己在历史上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良臣形象,唐太宗时时刻刻都处于魏征的“监视”之中,使得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那么唐太宗是不是很讨厌魏征呢,魏征在唐太宗心目中究竟具有怎样的地位呢?魏征与唐太宗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君臣关系呢?

贞观七年德时候,魏征当了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就在这一年身体有病,他就请假,跟皇帝请假说我的身体不行了退休吧,唐太宗说不行你不能退休,唐太宗说了一番很有意义的话,他说你知道玉不琢不成器这个道理这玉跟平时的石头实际上是没什么区别的,只有玉工给他使劲的打磨以后它才变成了一个器,人人可以为宝了,他说我这个人的品质也就是个璞玉就是跟石头差不多的璞玉,如果没有你魏不停的打磨,我哪有今天。当然通过这个话你就知道皇帝多么看重魏征,他把自己跟魏征的关系比喻成璞玉跟玉工的关系,那意思就是我今天是魏征造就的,当然皇帝的气魄也真是够大的,换个领导虽然是这样的是,他也不说啊,打死我也不说,就不说,这是我自己发展的结果,肯定是这样,但是他承认魏征这种导师的作用不只一次,你说有这样的君臣关系,有这样的皇帝真是魏征的福分,能赶上这么样一个好皇帝,所以对魏征平时,皇帝平时好象也离不开,贞观八年的时候,皇帝要向天下派大使出去,叫黜陟使,这个黜陟使就是到下边去了解官场的情况,如果有些地方长官做的好就可以当场表扬提拔,不好就地免职,大使权利很大。然后就商量派谁这个道,派谁这个道,派人都派好了,只有关内道还没有一个人选,关内道就是长安所在的道,这个地区,京畿地区还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然后左仆射李靖,就是著名的将军李靖就是这个关内道号称难治,因为贵族高官多,家属也多啊,这个地方不好弄,所以要派一个有利的人物去,这个事儿非魏征不可,大臣们也觉得魏征厉害,所以最难啃的骨头留给魏征,最难办的事儿让魏征去办,结果正在跟皇帝讨论呢,李靖说了这话,皇帝突然勃然大怒,发火了,说李靖你不知道我也要出差吗,我要到九成宫去,现在我去了,你把他派到关内道去了,魏征怎么能离开我呢,我每次出去魏征都跟着我,魏征在我身边能不停的纠正我的错误,你们能吗,你们谁能纠正我的错误?真是莫名其妙,他来这么一句,结果说你去吧,让李靖去了,把李靖派走了,所以你看魏征对皇帝重要吧,真的很重要,一会儿都离不开,而且他知道说得很清楚,就是魏征能改正我的错误,他能够总是防止我的错误,有他在我就放心,多好。所以魏征和唐太宗俩人关系,感情真的都很不错。到了贞观十七年的时候魏征的身体越来越不成了,后来看来这身体治不了,皇帝亲自到他们家看病,第二去的时候看魏征穿朝服都穿不了了,穿衣服都费劲了,皇帝抚摸着魏征的胳膊失声痛苦,那是真动了感情,魏征去世的那一天,唐太宗梦里面就梦见了魏征,说是穿戴整齐,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皇帝忽然就坐起来醒了,怎么会看见魏征呢,忽然间惊醒了,外面有人来报告是郑国公去也,魏征的封号郑国公,已经去世了。皇帝两行眼泪“哗”就落下来。魏征去世对唐太宗的打击真的很大很大,两年以后就是他去打高丽失败以后回来在路上他说如果魏征还在绝不会让我有这次失败,其实别人也都提出过很多建议,让他不要去打高丽,他非要去,就是别人的劝解无力,没有力度,道理讲得不深不透不像魏征,他现在就想起魏征的好,如果魏征还在绝不会让我有这次失败,所以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就说出了很有名的一段话,这话就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个话其实不用解释我们照镜子,正衣冠,以历史为鉴可以知道,这个国家为什么兴起,为什么灭亡,以人为鉴,一个在你旁边像魏征那样经常告诉你怎样是得,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所以皇帝说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防止自己的错误,现在魏征一去世,我的一面镜子已经没有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很动感情的,说完这番话的时候李世民哭了很久,所以君臣感情如此好,如此亲密,如此真挚,即使我们今天想想也会感动的,实际上贞观时代当然不仅仅是魏征了,皇帝身边的人能够像魏征一样从内心深处帮皇帝使劲儿的,帮皇帝出主意想办法的,除了魏征之外我觉得对李世民帮助最大的人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长孙皇后,咱们下一讲再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