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穴性的讨论文章(1)

 十二生肖艾艾行 2017-04-12
《“穴性”的讨论》(1)

  【说明】药有药性,穴有穴性。掌握了药性,可据此处方遣药;同样,掌握了穴性,在随症取穴时,就有了依据。但很多人不知道本文(源于网络)中所说的“穴性”,本人认为很有意义,在此连载介绍。个别明显之误处用【】指正,欢迎读者进一步完善。

  1.1 腧穴主治演变之“穴性”

  1.1.1 “穴性”概念的提出

  在讨论“穴性”之前,需要对“穴性”的概念进行界定,以避免概念混淆而造成分歧。当前发表的关于“穴性”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中,有不少实际讨论的是“穴位的属性”,包括了特定穴理论和狭义的“穴性”。本文所探讨的穴性,是狭义的“穴性”,不包括特定穴(如五俞穴、背输【背俞】穴)等固有属性,即特指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仿照中药药性理论中的药物功能(功效),归纳出来的穴位功能或功效,在有的书中也称之为“穴义”。

  罗兆琚在《针灸杂志》第二卷1-5期中连载了专著《实用针灸指要》,在该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穴性”理论:

  “药性穴性,其义一也,凡研究药剂者,莫不谙熟药性,针灸家对于穴性之研究,实未之前闻也,本篇共集穴性二百六十二穴之多,并依经脉次序、详细举出,尚冀针灸同志,努力精求,继续发明,俾臻完善,实所望于先后进君子。[1]”

  该书还示范性的将262穴进行了穴性归类,共分为气、血、虚、实、寒、热、风、湿八大类。如气类穴义:

  中府 理肺利气

  尺泽 调肺气

  鱼际 清热利气

  曲池 行气

  巨骨 开肺降逆气

  天枢 调肠胃之气

  缺盆 开胸降气

  陷谷 调胃气

  公孙 运脾气

  大包 行胸腹中诸气

  攒竹 宣泄热气

  大杼 理气道

  通谷 理五脏之乱气

  俞府 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

  劳宫 清热理气

  阳陵泉 行气导浊

  太冲 降气

  气海 固元气振阳气凡一切气疾俱以此穴为主

  膻中 升脾气降胃气

  大椎 调和卫气

  并列表方便查询,如气类穴义经络检查表。

  罗兆琚先生在提出“穴性”理论时,并没有对其理论渊源进行回溯,只是说“药性穴性,其义一也”,显然是比附药性而提出“穴性”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能、主治等几个方面,通过后面罗兆琚先生所提出的“穴性”具体内容来看,“药性穴性,其义一也”中的“药性”是指药物的功能(功效)。在本草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在《本经》中就已经有药物功能的归纳,但是药物功能归纳的规范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有关中药功能的认识都在若明若暗之中,没有鲜明地提出,明清的本草逐渐有了改善,但直至民国时期,本草(中药)才对药物的功能作了专项介绍。”[2]民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医学的学校教育,对中医教材提出了切实的要求,“由于按药效分类的本草易于学习运用,20年代前后中医药学校多仿照此体例编写教科书”[3],更促使药物功效分类研究。正是由于民国时期中药按药物功效分类,同时加强了药物功效的研究,这就为“穴性”理论的提出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空穴来风,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穴性理论也不可能无中生有,陡然提出。近十年来,有针灸学者[4]考查古文献,认为自《内经》以降【来】,历代文献中都有散在记载。并认为《内经》“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的提法,是“穴性”理论的滥觞。

  “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素问?【?】气穴论》)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水肤胀,为五十七痏。”(《灵枢?【?】四时气》)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5](《灵枢?【?】热病》)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6],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7]]者,皆热之左右也。”(《素问?【?】水热穴论》)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素问?【?】骨空论》)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菟【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素问?【?】水热穴论》)[8]

  以后历代宗《素问》者,也有散在记述,如《铜人腧穴图经》中:“今附:若频刺风门,泄诸阳热。”

  宋?【?】《太平圣惠方》、《资生经》:“三里下气也。”[9]

  元?【?】杜思敬《治病直刺诀》:“阴都穴,进饮食和脾胃。”“巨厥,化气除诞。”“合谷穴,解表发汗。”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风门,此穴能泻一身之热。”

  清?【?】严振《循经考穴编》也有不少论述。如“少商以泄腑热。攒竹宣泄诸阳之热。风门泄诸热气。三焦俞能生津液。灸足三里引火下行。听会宣泄耳气。足临泣泄水(水肿),使五脏通利而不损元气。风门能提下焦之气。上星出血能宣泄诸阳热气。气海生气之海,男子能藏精,女子以藏血。”

  《行针指要歌》:或针风,先向风门气海中;或针水,水分夹脐脐边取;或针结,针著大肠泻水穴;或针劳,须向风门及胸膏;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针,针中有妙少人知。

  清?【?】岳含珍的《经穴解》一书较完整地解释了腧穴功能作用以及性能,书中运用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说,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腧穴的主治作用机理系统地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分类阐述。如“中府穴,此穴主泄胸中之热,以实肺气”。在(肺之肝病)项中:“胆热呕逆,其汁必苦,金可以克木者,宜补此穴以降胆上逆之气。” 就在罗兆琚在《针灸杂志》中发表他的专著《实用针灸指要》,系统论述穴性之前,《针灸杂志》刊登了河北社员魏复乾《致针灸学研究社众位社员书》[10],文中建议社员根据各自经验,建立平肝针、宽胸针等针灸方:

  “鄙人今欲为举者方便见以创造一针灸表即何者为平肝针、何者为宽胸针、何者为清痰利气针、何者为除风散寒针,将详细有验效之穴填入表内,今以拙见,妄填几项,祈本社诸位同志互相润色,互相纠正”

  针名

  除风针 百会 风府 风门 风池 合谷

  散寒针 清热解毒针

  清痰针 列缺 亶中 上脘 丰隆关元 三里 肺俞

  利气针 亶中 上脘 关元 三里

  续见《“穴性”的讨论》(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