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的针灸治疗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12-23

针灸治哮喘,以支气管哮喘疗效最好,喘息性支气管炎次之支气管扩张间或有效,心源性哮喘只做缓急之用。

1.先泻后补平咳喘

(1)合并感染,双鱼际;无感染,双内关。双手同步行针、持续捻针5分钟。

(2)膻中,针尖向下,沿皮平刺,降逆气。

(3)风门、肺俞,毫针浅刺,不留针。哮喘严重者,针后拔罐。

(4)喘逆平息后用补法:补大椎,针感前走,胸中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肺气虚补太渊,脾胃虚弱灸三里,肾不纳气补太溪。

(5)对症处理:痰多黏稠,治胃,取丰隆;痰饮味咸,补肾,刺复溜;咯血,针孔最佳。

2.刺络拔罐

大椎穴上下左右各旁开0.5寸,双侧肺俞,锋针放血后拔火罐,连拔数次。直到拔出的血液鲜红为止。

3.火针点刺

背俞找痛点,腹部针三脘,在风门、肺俞、厥阴俞、膏肓、上脘、中脘、下脘、气海等穴上寻找到压痛点,用火针频频点刺,每穴3-5下。

4.锋钩针钩刺平喘息

手掌哮喘点:穴在掌横纹上、第二、三掌骨之间,要钩断肌纤维数下。

扁鹊夹胸找到压痛点,用锋钩针钩刺,要注意角度和深度,以免造成气胸。

5.穴位埋线、疗效巩固

大椎、风门透肺俞、膻中(埋线后用针尖刺激胸骨骨膜数下)、尺前(尺泽前1寸)、足三里。病久膈俞透至阳;痰多加中脘、丰隆;肾不纳气加气海、关元。

6.三伏中药贴敷与数九过午不食

哮喘发作时,痰阻气道而致气机不畅,所以祛痰是本病一大治法。而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化痰之根。中医认为肥甘厚腻助湿生痰,所以需告诫患者远腥荤、薄滋味、忌房劳。

中医有冬病夏治之三伏贴,基本处方源自《张氏医通》,当今此法盛行,因其确有疗效。此为内病外治法,在天热腠理大开时节用中药之力,借经穴之路、达肺脏病所。况且借天阳以补人阳,则散阴寒、化痰湿、通气道之力更胜。这是在其正气盛时治病,也是未雨绸缪之法。我们治疗顽固性哮喘,在治疗见效后,嘱其到伏天继续针灸或埋线,连治3年,远期效果很好。

还有一种与此相反的治疗方法,就是从冬至当日开始,不吃晚饭一百天,治疗哮喘特效,尤其是那些体胖痰多的“三高”症患者。这是在一阳始生、阴气最盛时治疗的方法。有一哮喘妇女,多方求治无效,后得此法,照着去做,竟不药而愈,并且30多年没有复发。可见饮食调理之重要。

这两种方法合起来看,倒像是习武之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身体强壮了,元气自然充足,不治哮喘而喘息自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