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 | 麋鹿回家

 圆角望 2017-04-12


     麋鹿回家那日,阳光真好。外公一行人全程护送,像寻回走丢的孩子,忐忑,兴奋,激动,更多的是欣慰。

 

游玩归来,儿子忆起了课文《麋鹿》中的描写,“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没想到外公听了,竟出了神,思绪随着轻纱薄雾,飘回三十年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野生麋鹿五人研究小组来到江苏姜堰,说根据姜堰桥头乡开挖河道时出土的大量麋鹿化石,以及实地走访等若干考证发现,100多年前中国的野生麋鹿是在桥头消失的。麋鹿由野生到豢养皇家猎苑直至流落异邦、绝迹中国,可谓命运多舛。这次他们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麋鹿有望回归故里啦!

  

可是,重返故园的数十头麋鹿生长需要1万多亩田地,那是2万多人果腹的口粮啊!在仓廪欠实、衣食不丰的年代,县里思虑再三,婉言谢绝了。不久,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组织伦敦动物园将39头麋鹿从英国运抵江苏大丰,那里有一片广袤的沿海滩涂。麋鹿与姜堰失之交臂。

  

“啊?那后来呢?”我们惋惜又急切,争相发问。

  

后来,到了90年代中末期,外公从主持姜堰农村工作部的岗位上退休了,担任政府农业顾问一职。那时候的周末,外公家里有一个“老部长的客厅”,当地文人常拜访走动。某日提及麋鹿,说当年专家组一行在桥头走访时,听到一位九十高龄的农人动情地诉说:我这辈子不曾见过神兽,但小时候听爹爹(即爷爷)说,那蹄声一得一得的,好听得扎实。有学者即兴赋诗:水乡麋鹿古时多,见载张华博物书,清代御园曾豢养,而今珍兽已濒无……

  

那天,外公的心似一头忧伤的麋鹿在荒野中无可所依地得得乱撞,不能平复。回家!回家!击节般的呼声渐次清晰明朗,那是麋鹿的思乡音符,是姜堰人的深情召唤和远古萦梦。

  

外公决定向县领导提出引进计划,接续麋鹿与姜堰的情缘。然后亲赴大丰洽谈落实,以每头5000元的价格引进4头麋鹿。又邀请上海野生动物专家曹教授同往桥头、溱潼两地反复考察选址,终在林茂草丰的喜鹊湖(即溱湖)畔,建立起1200亩的麋鹿故乡园。麋鹿终于可以回家啦!水乡明珠的喜鹊喳喳报喜,乡人们欢欣喜悦、翘首以盼。

  

麋鹿回家那日,阳光真好。外公一行人全程护送,像寻回走丢的孩子,忐忑,兴奋,激动,更多的是欣慰。外公缓缓地叙述着,表情慈蔼淡定,眼里却有明亮的光束,仿佛那天的阳光还照在他身上。

  

如今,溱湖湿地的麋鹿已逾百头,虽未及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中“海陵多麋,千万成群”的盛况,但麋鹿得以在远祖消失的地方重现矫健秀美的野性身姿,“得得得”的天籁之音又萦绕回乡人的耳畔,真实,亲切而动人……

  

“老外公,如果不是你,麋鹿也许真的会迷路,我就不能在老家亲眼目睹书中的‘四不像’了。”儿子庆幸不已。

  

外公浅笑安然。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