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玉琮

 南开360 2017-04-12


良渚文化是距今五千年的一个江南文明时期。因距杭州几十里的良渚镇出土了若干新石器时代的精美前人遗物而得名。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1935 5月,西湖博物馆对杭州一个叫古荡的遗址进行发掘,当时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在整理出土器物过程中,有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别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这种石斧在他的家乡良渚一带盗挖文物之风盛行,尤其是盗挖玉器,因此,在盗坑附件常散落着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行政管理从小生长在良渚,对当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这两地的石斧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良渚为什么也有这种石斧出土呢?这些疑问诱发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调查的想法。经过多次的调查,施昕更先生采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良渚似乎有一个古遗址的存在。将这些情况和想法向当时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先生汇报后,在馆里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施昕更先生开始主持对良渚遗址进行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从193612----1937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由此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有了第一手考古发掘资料后,施昕更先生便着手撰写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报告完成,题为《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书中施昕更先生充分认识到了良渚遗址古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当时认为这支古文化是龙山文化的一支而与后来认定的事实有背,但是应该说,一个年仅25岁,非专业考古工作者的年青人,能作出这样的学术判断,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事实上,他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还想继续发掘考证。但是,193777日芦沟桥事件变爆发,粉碎了他的计划。同年1224日,杭州沦陷,施昕青先生所撰写的良渚>>一书的印刷被迫中断,他携带原稿,随西湖博物馆迁往浙南,不久即投笔从戎,在瑞安县抗日自卫会工作。1938年,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依靠了好心人的帮助,几经周折,良渚>>一书才得以在上海勉强出版,而被视为珍宝的许多出土器物则因来不及搬迁而毁于战火了。更不幸的是,这位本来还应该能够在良渚遗址发掘研究上大有作为的年青人,在19395月因患猩红热而英年早逝。1938年秋,《良渚》一书问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1959年底,考古学家夏鼐(nài)命名这一新石器文化为“良渚文化”。

公元前3千年,这批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拥有非常精致的玉制品、陶器和石器。他们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玉礼器:一种是圆盘,后来被称作璧,另外一种是管,后来被称作琮,玉琮有方形截面,中间穿有一个圆孔。毫无疑问,璧和琮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虽然对于璧和琮的含义和用途有很多说法,但它们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自从良渚文化的玉琮出土后,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玉琮的基本特征 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刻一神人兽面复合图像,用线浮雕结合细线刻雕琢成,四个角又分别刻画了八组简化了的“神人骑兽”图案,每一个角分为四节,其中简化的神兽一节还装饰有鸟纹图案,并与各纹饰上间饰云雷纹。

玉琮本为礼器,古代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可见是当时极为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玉琮制作发达,无论是大小,数量,造型,都是文化时期玉琮制作的巅峰,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不仅器型较大,而且往往在器身加以繁缛复杂的图腾纹饰,线条细如发丝,此件沁色优美,造型大方,年代久远,在器身细雕神人兽面纹,线条由一道道细线组成。在中国历史上,诸多史前文明出土作品中,玉器做为陪葬品,屡见不鲜。但距今五千年上下的良渚文化中玉器文化的精美却令人叹为观止。

玉琮的基本形制为内圆外方,以示天圆地方。此琮呈方柱状,器型规整,轮廓分明。良渚玉琮的形制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为四组。

大部份玉琮的角都装饰有脸孔,由眼睛和平行条表示。这种设计是复杂的兽面雕像的简化形式。玉琮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且要耗费许多时间。因为玉不能像其它石头一样劈开,所以必须要用硬的磨砂进行加工。这件玉琮呈长形,是其所处时代内非常重要的一件玉琮。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称。

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在选材上,良渚文化的玉材为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的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青赭色居多。大英博物馆藏有这件高49.5厘米的良渚文化玉琮,为目前已经发现的玉琮中最高的。玉琮的中心是垂直的圆孔,玉琮的外壁用均匀流畅的阴纹刻线,极精致地勾勒出神秘的图案,立面分为若干节,并以两段为一节,节与节之间有一条较深的凹槽,良渚玉琮的节数差别很大,从少的一两节到多达十三节十五节乃至十九节,可达三十多厘米。有学者认为琮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它的节数反映一个宗族的各个家族延续的世代数。

良渚文化后期,玉琮的形制变得越来越高,作圆筒方柱式。不见神人和兽面上下组合的形式,也见不到钻刻出来的双眼和繁复细致的刻划纹样,神兽形象趋于符号化,概念化。这些现象也许表达了良渚人宗教观念方面发生的某种变化。海外许多重要博物馆都藏有良渚玉器,最多最好的应属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在现代考古发掘之前,良渚文化玉器已经有大量发现,其中部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欧美,被私人藏家或博物馆收藏。

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春秋战国时期玉琮的造型与西周相近,形体较小,战国部分玉琮刻有细致的兽面纹、勾云纹等纹饰。汉代玉琮已不再制造。

宋以后出现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饰当时流行的纹饰。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乾隆皇帝在玉琮上面有这样的故事,他认为玉琮是古时抬举重物的辅助工具,不仅在让工匠玉琮里面刻上他写的诗,有的还做了盖子和做了景泰蓝的保护套,上面插上花。直到乾隆去世90年后,古玉学家吴大澄才考证出乾隆所称的釭头其实应该叫做“玉琮”,是古代帝王祭拜大地时所用的礼器。之前还有博物馆在摆放玉琮的时候,把粗的一边放在下面,其实应该把细的一边放在下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