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农普】羌山有大爱 共谱农普情

 梦立 2017-04-12


北川 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有羌族人口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4%。



这里 拥有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北川老县城,唯一异址重建的新县城,被誉为抗震精神标志、城建工程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紧邻绵阳城区,是目前全省离中心城市最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历史与文化的坐标上,在自然与人文的经纬里,以其浓郁的禹羌民族特色、优美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在延绵的的羌山中,还活跃着一支由尔玛人组成的农业普查员队伍,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三农普”,让广大羌民知晓农普、支持农普;带上PDA现代化设备深入羌寨,把数据录入库里、记在心上。  




当旭日渐渐升起,这支勤劳的队伍便出发,前往大山深处的羌寨。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他们依然边走边歌,一路上不时地讨论着这是谁家的黄连地,一年能出产多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几经辗转到达农户的家里,他们来不及歇息,就一边做着农普记录,一边熟练地帮忙剥玉米,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利用节日庆典宣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力求全村上下人人知道农普、人人支持农普、人人服务农普。




田间地头、水磨圈舍,到处都留下了普查员们的足迹,他们逐户走访,认真询问,现场点数,详细记录,核实纠误。



一户登记完成,他们又踏上去往山那边另外一家普查对象家的路上......



“阿婆,您老高寿?”

“九十岁了。”

“您身体真好”

“请问您家里有几口人啊?”

普查员们亲切地与阿婆拉着家常,

孙女儿在一旁帮忙说清农普各项指标。



北川大山里最远的青片乡,是一处不错的旅游胜地,每年去度假的游客很多,大姐在自家的寨子里经营着一家羌绣店铺,所以她们家没有外出务工的人。


 

红红的火苗映在普查员和羌民的脸上,火塘上的腊肉述说着头年的丰收,与农户促膝相谈,了解他们的所盼所想......



大爷的孩子趁着农闲时间,都出去打工了。

“去年的玉米收成不错,少不了党员干部们关心。”大爷发自内心地对普查员说。




普查员们详细地了解每一户的情况,认真地录入PDA,仔细地询问登记调查表上的每一项内容。




农普员走进羌寨与老百姓亲切交谈,了解羌民的生活状况,交流普查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关数据准确性。



县农普办主任带领农普办工作人员与普查员一起深入古老羌寨指导农普工作。






县农普办一行克服天气寒冷、山高路远等困难,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入户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认真检查了普查表的填报质量,为三农普的高质高效完成奠定了基础。



普查路上一步一景,农普人不畏艰辛,翻山岭,跨沟壑,精准采集数据。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北川的每一个角落,勾画出了美丽的羌乡画卷。




来源:四川省北川县农普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