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某晚现场分享中医读书心部分文字稿

 为什么73 2017-04-13



有次过年回家,一位男士甲给我讲了他读《鬼谷子》的读书心得与经历。他说:


他把这本书读了八年,每天都在读,都在实践,可实践八年下来一点成果也没有。让他有段时间怀疑,这本书是不是给讲错了。后来,在生活经历了一件事后,才发现:书上讲的没有对错,只是自己使用后才会产生对错,而多数人之关心使用后效果如何,而不关心自己使用得如何。


那件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男士乙,185cm左右,长得人高马大,肌肉非常结实。说话直来直往,因为这种性情,加上人高马大的体型,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可他学了《鬼谷子》后,说话遮遮掩掩,一切都是让你猜,大家一看你长得这么人高马大,但是说话遮遮掩掩,还让我们猜,这不是小人是啥,接着他的人缘就开始变差了。


我讲这两个事例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


只有我们自己自立自强,站稳了根脚,才不会被书籍左右,不会被人言左右,才不会被利益左右。


什么叫做站稳了根脚?古人叫立志,儒家叫正心诚意。而这些与读中医书有何关系?


从上面提到那甲乙两位男士的读书经历来看,就会发现我们的读书经历与他们的经历本无差别。医书怎么读,怎么用,效果也就那样。读了医书后,多是“以健康的名义”干着自己都没懂的事。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我们应该如何立住根脚,而不是被书洗脑。


我们在一起学中医有一段时间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同样一个疾病,同样一本医书,同样一个方子,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辩证不一样,使用不一样,如果要求把你们变成一样,你们会认为自己能够学好中医么?而我讲立住根脚,就是允许这种不一样,通过这种不一样来完善自己。

某病人,自诉有糖尿病史20余年,他告诉你看过名医无数(递给你一叠名医给开的方子),做过各种西医检查(递给你一叠西医检查结果),告诉你身体的各种不舒服,症状共计53个。西医检查单100张,名医看过的方子至少有100张。这时就会发现,知道得太多,辩证难,知道得太少辩证也难,要知道得刚刚好才最为恰当。


我们在读中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要学会选择吸收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营养。


假设某段医书这样写,应该如何辩证、选择?


一个病人来找你看病,告诉你他的症状有头疼、发热、恶风、腰痛、腹胀,便秘,大脚趾发麻、转氨酶增多、做过肝脏切除术,小便浑浊,脚心发凉、睡眠多梦、时而胸闷、心慌,有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大便颜色偏黑等30来个症状,那应该怎么去辩证?


在外面多数学中医的人眼中,只具备一种直线思维,也就是现代外国人的思维,通俗来说就是认死理。而传统中医的思维是圆融的思维,如同你即能学会扶阳,又能学会滋阴,并能够同时驾驭他们而并行不悖。


这就涉及到立住根脚的问题,大家可以打开自己的QQ看一下,就会发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好友进行分类,每个人的分类方法都不同。辩证也是按照这种分类来进行。


古人的分类方法有:


第一类是伤寒论的分类方法,将发热、恶风、头疼、腰疼等套到太阳病上,将其余症状套到其它阴阳病中,然后按照阴阳内外表里雌雄来决定先治什么,后治什么,疾病会如何变化。


第二类是脏腑辩证的分类方法,五行属火的症状有:心慌多梦等,属木的症状有哪些,属金的症状有哪些,最后按照五行的生克、运气变化等结合人体进行运算疾病发生发展趋势。


到了后世的发展,各个医家的诊断法门都是不一样的,是因为他们对症状的分类不同,有些是按照脉来分,有些是按照经络来分,有些是一个症状一个症状的治,各有千秋各有长短。


但是这些分类方法,有些并不适合你,你自己有自己的分类方法,而医书中告诉我们的只是古人怎么思考的,怎么去分类的。


就我个人而言,看医书,看的是医生的思想,他是怎么思考,接着学会他的思考方式,用来完善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至于用药,学会了思想自然就会了,只需要多练。


如何学会像古人一样思考,下次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