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孩子固执任性的行为,可能是父母不当教育方式造成的...

 昵称32963897 2017-04-13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不好管教,真的是这样吗?

昨天我们发表了文章《两个真实育儿案例:坏脾气的小孩,是我们亲手养出来的》,引发了很多朋友的评论。

比如:

  • 不要总说孩子脾气不好,什么的?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就是看着家长养成的。孩子是一面镜子,反应出家长的脾气,性格,教养等等。所以家长们,想孩子好,就改改自己的脾气,臭毛病……

  • ……平时也忍不住发脾气,总是指责孩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看到不按自己指令来的孩子,心里总有一股怒火……温和对待,可能更有效果,自己也不喜欢无休止的唠叨,唉,就怕明天继续是吼娃妈妈,修养不够。

  • 我的脾气比较坏,我老公的脾气很好,有耐心。我女儿受我老公的影响比较大。偶尔也会发脾气,但一会就好了。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的情绪问题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甚至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育儿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更是父母的修行。爸爸妈妈们在育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成长为对孩子成长有益的好爸爸妈妈。

比如最近上演的真人秀《妈妈是超人》,我们就能从各位妈妈跟孩子的互动中看到自己跟孩子交往中的不足。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马雅舒的育儿过程:

马雅舒是一位焦虑妈妈的代表:很爱孩子,同时很怕孩子在成长中出意外差错,对于孩子的事十分关心,见不得孩子哭闹和伤心,故而常常面对孩子时容易没有底线和原则。也因此她在跟孩子的互动中,就常常是一开始强势,继而退让,最后被动割地赔款。

而孩子呢,很聪明,同时也很容易焦虑,很任性也容易撒泼。

在马雅舒与孩子的互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她时刻关注着孩子,她的口头禅就是,“不行”、“不要”“不许”。

对于她的话,孩子的反应是什么,妈妈的话充为耳旁风,压根不理妈妈,自己想要做什么依然决然地去做去碰去摸去玩。目的和愿望达不到怎么办?会撒娇卖萌、哭闹发脾气、在地上打滚,甚至打人撒谎。

关于孩子的脾气大任性,马雅舒很无奈,表示孩子认定的东西父母无法改变,甚至孩子的性格里有这样一股子劲儿,很任性、固执。

其实,正是妈妈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反应,因为孩子知道妈妈的套路,也知道妈妈最终一定会妥协,只要自己足够坚持。也因此,孩子越来脾气越大,越来越固执任性。因为她是在跟妈妈博弈。

怎么办?妈妈是孩子问题的根源,当然妈妈也是打开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

我们要看到:孩子一定要从小立规矩!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好品格,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从孩子2岁左右开始,他们开始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初步具备了判断能力;也已经知道“我想做什么”,“妈妈要求我做什么”,父母就需要准备给孩子立规矩了。

▇ 先学会表扬,再去立规矩

在给孩子立规矩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表扬孩子。除了说“不”,我们还需要多表扬和鼓励,如要鼓励孩子积极的探索行为,要让孩子有机会去探索;同时要看到孩子好的表现,多表扬。这样父母才能尽可能多地争取到孩子的配合,而不是对抗。

表扬孩子时,要注意表扬具体的某一件事情,某一个行为,千万不要泛泛的表扬。比如,你可以说:“宝贝,你的笑容很让人感动,以后要多笑哦!”而不要说:“宝贝,你真漂亮!”

当我们想要让孩子参与我们立下的规则,并想让他去执行时,家长应在孩子做的过程当中给孩子以肯定的表扬。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父母给孩子立规矩之前,最好能先争取到孩子的配合。

▇ 大声呵斥孩子是不科学的

很多时候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总是一声大喊,或者是揍孩子一顿,让他永远记住这件事。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是不符合人类大脑发展趋势的。

人类在形成某种行为习惯或者建立某种规则时,其实是大脑的很多突触构建的一个过程。我们成年人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来说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稳定下来。

孩子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要比成人快,但是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家长千万别指望一声大喊就能让孩子的大脑发生改变,这是不科学的,孩子也不可能做得到。

▇ 孩子哭时,不要再训斥他

孩子一旦哭了或者生气了,耳朵就关闭了,家长说了什么他完全听不进去。你就是说得再大声,对他来说也是噪音。为什么呢?因为,当孩子很不高兴或是很生气的时候,他或者是背对着你,或者是不看你。

没有目光和眼神的交流,说得再多也无用的。如果说你想要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等孩子情绪好的时候,等他和你有开心的目光交流时,再去和孩子说这件事,这个时候孩子才能听得进去。

▇ 宁可温柔地说上20遍,也不要大声训斥1遍

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温柔地说20遍要比你训斥孩子无数遍有用得多。

在孩子情绪很好时,如果你所立的规矩刚好孩子愿意去执行,这个时候,这个规矩一旦建立起来,孩子就会坚持一辈子。这是孩子内部的秩序感和你立的规矩发生了响应,变成他真心想要去做的一件事。

所以,家长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和科学方法,不要让孩子内在的秩序感与你立的规矩相抵触。

不要简单以对错来定义孩子的行为。

▇ 不要简单以“对错”定义孩子的行为

说一个例子:

我弟弟的闺女来我家玩,到我家不久,小家伙就开始在厕所里“忙活”——她一直在厕所里刷马桶。她的妈妈很生气,赶紧上去制止。我说:“别别别,我想看看她到底能刷多长时间。”

结果,小家伙整整刷了十分钟,刷得满头大汗。她刷马桶的过程很细致,刷两下,然后盖上盖,按一下水。然后再刷两下,再盖上盖,按下水,动作很标准。我猜,她一定是在家里面经常看妈妈这么做。

但她妈妈说,她家厕所的门经常是关着的,她在家如果没有“嘘嘘”是不允许进入的,但我们家是开着的,所以才会对这个这么感兴趣。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给孩子定义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是你自己立的规矩可能出了错呢?千万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

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说“你做错了”。

▇ 懂得留白,适当“示弱”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立下规矩后,一旦孩子犯了错或有要求提出时,孩子就会受到惩罚。有些孩子会因此和家长对峙,可能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就要看看他能哭多少久;看他能拗到什么时候;我就是不满足你的要求,你能怎样?

其实,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给孩子立下规矩后,还要懂得灵活运用。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懂得适当留白,有时,你可以适当弱一下。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可以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规矩。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时间提出想出去玩,这是可以的,但是必须与孩子协定这份作业什么时候要做完,如果没有遵守约定就要接受惩罚。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教育的形式。

宠爱孩子与立规则两者不相冲突,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需要做到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